杨柳青镇第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辟地转鸿钧

叶子

<p class="ql-block">一、活动背景</p><p class="ql-block">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一到,天气回暖,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里冬眠的各种动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我国古代的人们非常重视惊蛰节气,因为惊蛰一到,忙碌的春耕就要开始了。今年的3月6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惊蛰节气,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传统习俗,彰显民族文化魅力,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根据惊蛰的节气特点和习俗,杨柳青镇第一小学以惊蛰节气为契机,组织开展“惊蛰”主题综合实践活动——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辟地转鸿钧。</p><p class="ql-block">二、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1.价值体认:</p><p class="ql-block">通过查找、整理资料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熟悉我国二十四节气之惊蛰,知道惊蛰节气的寓意,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让学生获得体验民族自豪感的情感体验。</p><p class="ql-block">2.责任担当:</p><p class="ql-block">围绕活动主题,动手制作绘画、菜肴等形式定格惊蛰的美好,初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以亲身实践劳动的方式来担当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p><p class="ql-block">3.问题解决:</p><p class="ql-block">在教师的引导下,搜集与惊蛰节气相关的知识,认识惊蛰节气的物候、习俗、相关古诗、谚语等。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综合能力。</p><p class="ql-block">4.创意物化:</p><p class="ql-block">认识节气物候,解释物候谚语,体会节气的魅力。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尝试掌握梨汤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惊蛰习俗作品。</p><p class="ql-block">三、活动对象和活动时间</p><p class="ql-block">活动对象:全体学生</p><p class="ql-block">活动时间:2月24日-3月3日</p><p class="ql-block">四、活动准备</p><p class="ql-block">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查找惊蛰节气的特点和气候特征,了解惊蛰节气的风俗习惯、气象变化;查找有关惊蛰的谚语和古诗词;动手制作创意惊蛰节气相关手工作品,亲身参与制作一道惊蛰节气特色菜肴或食物。</p><p class="ql-block">5. 活动形式</p><p class="ql-block">1年级:画春天</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外、公园里走一走,看看抽芽吐蕊的柳枝,含苞待放的春花,呼吸初春时节温暖湿润的空气,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惊蛰”美景。</p> <p class="ql-block">2年级:体验播种</p><p class="ql-block">惊蛰标志着春耕时节的到来,此时农民伯伯们也要开始忙碌于田间,辛勤劳作了。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亲手种下一颗小种子,体验播种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3年级:整理花木</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留意到,小区内、花盆里的植物已经悄悄的冒出了新芽,惊蛰前后,是它们成长的最佳时期。孩子们帮它们松松土、浇浇水,修剪一下过冬残留的枯枝,相信在孩子们的细心照料下,这个春天,植物会长得更茁壮的!</p> <p class="ql-block">4年级:诗词话惊蛰</p><p class="ql-block"> 正值惊蛰节气,孩子们搜集了有关“惊蛰”的古诗词,朗诵自己喜欢的古诗词。</p> <p class="ql-block">5年级:寻找昆虫</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去自然界寻找各种昆虫,记录下美好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6年级:品尝美食</p><p class="ql-block">惊蛰时节,气温还是偏低和干燥,因此还应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说是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孩子们制作美味的冰糖雪梨水,与家长一起品尝。</p> <p class="ql-block">  三、 惊蛰养生</p><p class="ql-block"> 1.春捂很重要</p><p class="ql-block">常言说得好,“春冻骨头秋冻肉”。惊蛰时节,早晚温差大,阴雨天气多,乍暖还寒很容易导致感冒。惊蛰常有倒春寒现象,故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这个时候衣着可下厚上薄,穿衣遵循“背暖、肚暖、足暖,头和心胸要寒”的要领,以手脚暖、背后无汗为大原则。当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p><p class="ql-block"> 2.预防疾病,避免过敏</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进入惊蛰,多种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是流感、腮腺炎、脑膜炎等传染病的高发期。尽量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房间内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惊蛰一过,百花盛开,空气中扬着花粉、柳絮等,如果儿童对花粉等过敏,应尽量减少户外暴露的时间,外出时要戴口罩。</p><p class="ql-block"> 3. 滋补脾胃</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饮食方面顺应惊蛰节气阳气上升、万物始生的特点,多吃性温、味甘的食物,如梨、大枣、山药、南瓜、栗子、春笋、百合、小米等。平时在烹调中可适当增加辛温食物,如葱、姜、大蒜、韭菜、香菜等。尽量要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来帮助脾胃运行,比如山药、芹菜、柚子、豆芽、红枣等,同时也应该选择具有辛香气味的调料以及蔬菜。</p><p class="ql-block"> 今天惊蛰,惊蛰一至春耕始,雷锋精神伴我行。在万物复苏之际,让我们一起品味惊蛰节气的民俗文化,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学会善待身边人,奉献一点点微薄的力量,我们的内心也会因为这一点一滴而变得温暖。</p> <p class="ql-block">撰稿、编辑:王洪叶</p><p class="ql-block">作品指导:杨一小综合实践教师(署名见作品)</p><p class="ql-block">审阅、指导:刘稀桥</p>

惊蛰

惊蛰节

年级

活动

学生

节气

古诗词

制作

食物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