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新年第二天,她在疼痛中离世

zxqiu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引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公历新年第二天,也就是2023年1月2日,她在疼痛中喝农药离开人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她是安徽太湖县人,虽已59岁,为在本文中便于称呼,以下称她为小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小朱怎么来到江苏的淮安,这就不得不先说说她的后任丈夫再生(化名)</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有故事的再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再生是我老婆姨娘家的儿子,与我老婆是姨姐弟关系。说起这个姨兄弟,是个身上有故事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我的岳母只有一个妹妹,没有兄弟。姐姐结婚后连着生了三男二女共五个孩子,妹妹结婚后怀上过孩子,结果是宫外孕做过手术,不能再生孩子了。后来姐姐又怀上小六,妹妹跟姐姐商量,小六子生下来不问是男是女都把给妹妹家养,姐姐家当时也答应了,但到临产前一周左右姐姐家就反悔,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舍不得把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说来也巧,就在姐姐要生孩子的前一天,妹妹家门外传来噪杂声,其间伴有婴儿的哭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出去看看,见有几个人围在一家柴堆前,那儿有一个用旧衣服包裏着的婴儿,显然是被人遗弃的。有人打开包裹望望,是个男婴,仔细看男婴的上嘴唇有裂痕,是个兔唇嘴,其他没什么,哭声响亮,长的倒也喜人。</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人在骂孩子的亲生父母怎狠心把亲生骨肉扔掉,有人说是哪个大姑娘沒结婚生下的孩子,有人议论怎么处理。</p><p class="ql-block"> 有门口熟人见姨娘在场,就说正好你家没孩子,不如抱回家养。</p><p class="ql-block"> 姨娘跑去跟姨夫商量,认为兔唇嘴以后可以手术修复,没有一点毛病人家也舍不得扔,有孩子总比没孩子强。于是夫妻俩一个在原地抱住孩子,一个跑去居委会报告,说什么什么地方有个弃婴,时间长了没有人照应恐有生命危险,居委会主任跟去一看真有这回事,先抱回居委会,再着人去买奶粉,让孩子先喝上热奶。</p><p class="ql-block"> 居委会主任自有一套工作方法,他说这个丢弃的孩子我们先设法找到他的亲生父母,在未找到之前是不是请你们抱回家代养着,你们家也没孩子,如果找不到主你们是不是就收养,我们居委会给你们申请生活补贴,奶粉钱就公家出了。</p><p class="ql-block"> 居委会主任真会处理问题,其实二口子去要的就是这句话,于是这个弃婴就来到了姨娘家,取名“再生”(化名),<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是1965年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姨夫老斐(化名,以下简称老斐)在淮安郊县一家国有公司工作,姨娘在一家服装厂上班,与多子女的家庭相比,经济上要宽松一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到了可做兔唇手术的年龄,老斐夫妇带再生先后数次去南京的医院做兔唇修复手术,手术后外观上你若不仔细看也看不出什么,只是讲话时发音与正常人稍有不同,一听他讲话你就会感觉这个人是做过兔唇手术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小再生来到斐家可不是个省事的灯,小学期间就经常在家翻找父母的钱在外乱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上了初中就更是劣迹斑斑,和一邦所谓的朋友在一起吃喝玩,经常旷课和离家出走,初中没毕业就干脆辍学在外瞎混。</span></p> <p class="ql-block">  钱哪里来?先是偷拿家里的,他能把老斐深藏密处的银行存折找到去取钱,待老斐发现时钱早被花光。</p><p class="ql-block"> 又能把家里能找到的能换点钱的衣物拿出去卖钱。一次夏天家里有事电扇不够用,从大姨家二姐(以下称二姐)家借了台落地扇来,第二天老斐叫再生扛去还给二姐家,结果被他卖掉了。几天后二姐见电扇没有还回来(夏天天气热,电扇借不得嘛),就上门去取,这才漏馅,你想想他这事能瞞几天?</p><p class="ql-block"> 家里榨不到钱就到外边去骗。他以他爸的名义跟他爸的同事、熟人、凡是沾点边的熟人去借(骗)钱、借(骗)物,后来债主纷纷找上门来讨债,家里才知道,先开始只好揑着鼻子替儿子还帐,并声明以后任何人不要再借给他,借了老爸老妈也不替他还,就这样,以后陆续还是有人上门讨债,那些也不知是真被借还是假被借(肯定有混水摸魚的),弄的爸妈后来直接叫讨债人去派出所讨去,家里已多日不见其人影,你们(讨债人)有见到他的直接把他扭送到派出所,一个好好的家被他搅和的鸡犬不宁。</p> <p class="ql-block">  一次再生给他妈妈一个银行存折,说是里面存了1000元钱,让他妈妈替他保管好,然后多天人就不见了。妈妈有点怀疑儿子哪来这么多钱的(那时候一个工作多年的工人也就是二级工工资,一个月才35元钱上下),便叫上姐姐一起去银行看看,结果被银行安保人员扣下并报警叫来了警察,因为存折上实际只存了1元钱,1字前面的100三个阿拉伯数字是后添加上去的(当时银行存折还没有用上电脑和打印机,全是手写),说清楚了原委才没有被警察带走,存折被没收了。</p><p class="ql-block"> 类似事情太多,不一一例举,而且更多的事情家里人也不知道,反正83年到86年国家“严打”期间再生共进过二次宫(监狱),后一次判了二年。</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从山上(监狱)下来(出狱)再生巳是20多岁的人了,也许是不想再去受牢狱之苦,也许是长大懂事了,决心洗心革面,该找个工作成个家安心过日子了。但象他这样有劣迹的人找工作何其难,老斐再有本事也不能弄到单位去抵职什么的,只好与退休的妈妈在家门口路边摆摊蒸包子卖,生意不好也坚持了好一阵,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只得歇业。</p><p class="ql-block"> 老斐农村老家有个远房侄儿,因家贫,32岁还没娶上媳妇,不知什么渠道招女婿到安徽太湖县当上门女婿,娶到人家18岁的女儿,再生在家听闻后想出去转转解解闷,便去了安徽堂哥家,在那里帮堂哥家做做农活,呆了二个月后准备回家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当上上门女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安微皖南的太湖县大山里,有户王姓人家,世代居住在大山里,家里儿女一大堆,大儿子二儿子巳结婚成家另立门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单说这老二(以下称王二)与媳妇小朱恩爱有加,已育有二个孩子,大的是女儿3岁,二的是儿子三个月还未到。他们的生活也与大山里的乡亲们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清苦且平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恶运突然降临到这家人头上,这天王二开手扶拖拉机拉石料在山道上没控制好,一下子冲下山去,一场车禍至使车毁人亡。</span></p> <p class="ql-block">  悲痛之余,现实的问题还是要考虑,王家老人考虑到二儿子走了,老二家便没有了顶梁柱,本是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媳妇带二个嗷嗷待哺的孙子孙女,这往后的日子怎么过?父母本身跟前还有4个未成年子女要抚养,也没有财力和精力再帮扶这么三个孤儿寡母。</p><p class="ql-block"> 要是儿媳妇把二孩子扔下改嫁怎么弄?即便儿媳妇带着二个孩子嫁出去,自家的孙子以后受罪怎么办?老人思前想后把主意打到了村上某人家来的外乡人。</p><p class="ql-block"> 这个外乡人长的高高大大,结实,浑身是劲,能吃得庄家人的苦,尽管修复后的豁嘴讲话时发音有些异常,作为庄稼人也没有什么大碍,年龄与媳妇相当,若把他招回来许配给媳妇,上述的忧虑全都能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 由婆婆出面,先把亲家和媳妇说通,再找村干部一起与再生谈,这样小朱在前夫死去二个月后就又嫁给了再生,而再生就这样轻而易举娶上了媳妇,并当上了二个孩子的爸爸,在大山里有了个家。<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是1997年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成家后的再生与之前判若二人,田里家里都承担起作为丈夫和爸爸的责任和担当,视二个孩子为己出,尽心协助妻子抚养,二个孩子也都把他当亲爸爸看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再生被招到王家前是否有婚前协议,如规定二个孩子不得改姓,反正现在二个孩子仍姓王。又如是否规定二人婚后不得再生孩子?不得而知。多年后再生的二姐曾问过小朱怎么你们结婚后没有要孩子,小朱只是答非所问的说曾怀过孕,但拿掉(打胎)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走出大山当小老板</b></p><p class="ql-block"> 再生招到王家有一年光景,深感这里山区的贫穷,生活的艰难。人说穷则思变,再生就想着要带老婆孩子走出大山,去寻找更好的生活。从爸妈那里知道爸爸乡下老家有个侄儿(再生的堂弟)在浙江长兴县煤山镇打工,煤山离太湖县又不算远,联系上这个堂弟后,一家四口就这样来到了长兴,他们租住了最低廉的农房,当然这起动资金应该还是老斐那儿来的。</p><p class="ql-block"> 煤山镇有好几个水泥厂,夫妻俩先在一家水泥厂找到了工作,工资按天结算,再生日工资23元,小朱日工资17元,做一天得一天的钱,没有社保医保的话(我想想在98年的时候我在一家较大的国营集团公司技术部门上班,一个月工资扣除了五金拿到手是560元左右)。</p><p class="ql-block"> 水泥厂的工作真正是苦脏累,还要加上一个毒(容易得矽肺),一般人都干不长时间就受不了了,每天下了班身子就象散了架,拿那点钱要租房,要日常生活开支,孩子上托儿所都要花钱,所以还得思“变”。</p><p class="ql-block"> 再生天生喜欢在外交朋友,在煤山,他与一些江苏籍在当地打工的老乡交上朋友,有个做果蔬生意的哥们很义气,跟他讲要想多赚钱又不像打工那么累就必须自己当老板,煤山这边那么多厂矿,打工的人多,蔬菜水果生意可做。再生说我从没做过,怎么进货从哪进货等都不懂,朋友说这样你跟我学十天,以后你就自己干。于是再生两囗子就学起做蔬菜、水果生意,租了门面,买了三轮小货车,每天半夜三更就去批发市场进货,天亮时分进市场卖,两口子自己做起了老板。</p> <p class="ql-block">  是再生两口子天生会做生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再生待人热情礼貌、嘴甜,有人上街手上拿的东西多不方便,他会招呼人家先放他店里,办完事再来取。有人买的东西多不好拿,他会让人家暂放他店里,下午空闲时免费给人家送去。</p><p class="ql-block"> 三年下来他们在街上买了个特别的门面房。所谓特别是那个门面房是间违建房,没有产权,若拆迁没有补偿,且随时都可能要拆迁,但他们还是冒着风险花5万盘下,有了自己的门面房就不用为房东打工了。后又因生意上的需要,添置了一辆面包车,考了驾照。</p><p class="ql-block"> 再生与小朱一家在长兴落下脚,与小朱前夫家和小朱娘家一直保持着联系,不时多少还捎点钱回去,二孩子放暑假常回太湖县老家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家度假。</p><p class="ql-block"> 再生的妈妈从50岁前后就身体不好,渐渐生活不能自理,尤其是洗澡等。</p><p class="ql-block"> 起先,家住附近的姨侄女(上述的二姐)常过来照应,不时烧些好吃的端过来,定期搀扶着去洗澡。后来二姐夫妇双双下岗,只得做起生意,经常要去外地进原料和销售产品,一出去就要个把月不在家。再生小朱夫妇得知后把父母接去长兴,与他们一起生活,他们在那又买了一处农房,一家人在外乡团聚,小夫妻俩除做生意还要瞻养老人,生活过的虽不是富足,也算是其乐融融吧。</p> <p class="ql-block">  老俩口终享受到儿子媳妇的福,享受到天伦之乐,当年那个捡来的孩子没白检。</p><p class="ql-block"> 不过再生的妈妈也是个不该享福的人,2006年初夏就病逝。</p><p class="ql-block"> 妈妈去世,在当地火化后骨灰送回老家安葬,丧事办完爸爸不愿随儿子媳妇去长兴,一人留守在老家。</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中 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上帝也真会捉弄人,就在再生俩口子继续打拼之时,2008年前后再生突发脑梗,在当地医院抢救多日,住了一个月医院,好在命没有丢,转回家(在当地的家)在家吃药慢慢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也是人穷命硬,大半年后就能下地,但落下左手鸡爪状、左腿走路一颠一颠的残疾,好在头脑还清醒。治病花掉的钱,近一年生意上受到的影响,原来积攒的一点钱又花的差不多了,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还得拼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以前河南有个村干部杨水才为了群众脱贫是“小车不倒只管推”,这时的再生为了这个家也只有发扬“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而且还要咬住牙坚持住不能倒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开车到批发市场进货,居然还能把车开的稳稳妥妥,买到货有的人看他手脚不便会主动帮他搬上车,没有人帮助时还得自己搬。</span></p> <p class="ql-block">  慢慢的他的果蔬生意又恢复到生病前的状况。</p><p class="ql-block"> 老斐一人先过的还算正常,吃食上虽弄的简单,喝点小酒后去澡堂泡个澡,再与家门口邻居、过去的同事聊聊天,以此打发时光也算暇意。</p><p class="ql-block"> 光荫如梭,随着年龄的增长,老斐的身体状况渐渐衰弱,逐渐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儿子回来要带他去长兴,他执着不去,先是找个钟点工弄弄饭洗洗衣,后来住进了养老院,直至2011年辞世。</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回 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在再生叔叔和姨妈家众多兄长姐妹们协助下办妥丧事,在再回长兴前大家想到了一个问题,即家里爸妈住的房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爸妈住的房子是老斐以前工作单位分给职工的福利房,位于与单位一墙之隔的小河沟边,包括橱房在内计三间平房,房门对着河,河水时常乏着臭味,尤其是阴天。因为是平房,1998年国家在实行住房制度改革时有规定平房暂不出售,没有买下。后来缴单位一些也就买下,但只是小产权没有房产证。现在这个房子主人巳去世,若没有人住空置着单位会不会收回,若被收回,那以后他们再想回来连个住处都没有,永远在外乡漂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但要是回来蔬菜的生意就做不起来了,回来后靠什么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好在天无绝人之处,这时二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并在长兴那边打工,生活上巳不需他们供养,回来后再生打算开电三轮车载客挣钱。还有二姐家当时开着一个做玉石项链的小作坊,可以让小朱来做工,可有点收入。所以在众亲友劝说下,小朱决定跟丈夫再生回再生的老家淮安。</p><p class="ql-block"> 主意拿定他们返回长兴,把住房、店铺和二辆车子都低价卖掉(回来后二年光景镇上拆迁,那间门面房被拆掉了,这是题外话),家里的家电杂物能三文不值二文卖掉就卖,卖不掉的全送人了。</p><p class="ql-block"> 离家十五年,“胡汉三”又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回到淮安,到社区、街道办办到了残疾人证,不过因残疾等级较低,享受不到残疾人补助金。因二个人都o:没有社保、医保,暂时又没有工作,好歹申请到低保,多少有点生活补贴。</p><p class="ql-block"> 再生置办了电三轮载客车,天天在街上转悠载客。</p><p class="ql-block"> 但在相当长一个阶段政府有规定,载客三轮车在上午到下午的一定时间段禁止在主城区的一些街道通行,所以拖客的收入有限。</p> <p class="ql-block">  再生是个混社会的人,他有他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他与多个路口拿小旗子站街执勤的人关系混熟,路过这些人身边时客气地跟人家打招呼,夏天递瓶矿泉水,冬天递个热呵的烤山芋,当载到客须穿过某禁区时那些“朋友”就会告诉他今天哪条路可以走,没有查禁的人。有时这些“朋友”在见到有人要搭车还打电话叫他来。</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是底层社会人,互相帮助也是常有的事,另外,人家也是看他残疾谋生不易吧。</p> <p class="ql-block">  后来政府对载客三轮车政策有了放松,所谓人文关怀,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开三轮车在市区载客不受区域和时间限制,这样再生的生意就好不少,而且他所载的客很多都是熟客、老客,如有的老年人跟他约好,每周哪天什么时间去人家接人送去澡堂洗澡,大概多长时间再去接回头,有些老奶奶每星期有几天要去接到牌场打牌,接回的时间则要听电话。</p><p class="ql-block"> 有一阵儿子从长兴回来在家门口新区一家公司找了个开车的工作,一家三口在一起,女儿在长兴那边嫁人,逢年过节也能回到父母身边,小日子也算将就,家里也有点生气。</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令全家高兴的大喜事。</p><p class="ql-block"> 2019年政府整治流经家门前的河沟,加宽河边道路,并在道路旁增添了绿化带,为此需拆除河边部分建筑,再生家最前靠河边的一间房被拆(还剩二间不拆),按政策给了一个小套安置房,还有几万元现金,房产证夫妻俩人都商量好直接写上儿子的名字,钱存着待房子拿到再凑点钱好装修。</p><p class="ql-block"> 这大概是小朱最高兴的事了,凭他们的收入哪天能给儿子买得上婚房。另外,家门口河沟经过整治并配有河长制管理,水清了,臭味没了,老地方的居住环境也改善了。</p> <p class="ql-block">  不过有得还有失,社区通过大数据发现这家低保户银行帐户上有几万元存款,便取消了他们的低保待遇。为此,再生耿耿于怀,常去社区发发牢骚。</p><p class="ql-block"> 儿子在家待了一阵嫌这里的工资收入低,又跑去长兴打工,靠他姐姐近,俩人互有照应父母在家也放心。</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二姐家小作坊歇业,小朱在家待着,靠再生开车载客收入既少又不稳定,到社区申请低保,社区给小朱安排了一个打扫厕所的工作,一个月有近二千元的收入。</p><p class="ql-block"> 现在打扫厕所的多是一个人包干一个或二个厕所,小朱本就是个能吃苦的人,她把属她包干的厕所打扫的干干净净,领导也满意。后来被调整作机动工作,即是哪天哪个厕所的包干人出点状况请假,领导就通知她去顶岗,本来包干点离家不远,这下每天的工作地点不固定了,有的离家还很远,小朱也不讲条件去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新冠防控放开后“阳”了</b></p><p class="ql-block"> 自去年12月7日国家放开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小朱是首批“阳”了的人,浑身难受乏力,双腿迈不动,不想吃饭,到小医院去拿了些药吃过,请假在家休息才一个星期单位上就因“阳”了的人太多有的厕所已无人打扫而催她去上班,小朱只好拖着虚萎靡的病体去顶班。</p><p class="ql-block"> 上班近一个星期,小朱又二次转“阳”,这次感觉比第一次还厉害,再生带她到大医院去看过,医生检查检查说是没有大碍,回去多休息多喝水,要加强营养。回到家后在病痛中小朱就开始说疼的受不了,不如死了好,而且说她的病医生肯定是说治不好才不让她住院,把她打发回家的。</p><p class="ql-block"> 丈夫再生把小朱的情况电话告诉在浙江的儿子女儿,儿子赶忙给妈妈打电话安慰。</p><p class="ql-block"> 二姐听闻也过来看望,并让再生买老母鸡煨汤给她喝,隔天二姐自己也买了鸡煮好汤端来。</p> <p class="ql-block">  2023年元旦到来,新年新气象、孕育着新希望,人们互祝新年快乐,大家最希望的就是疫情早早结束。</p><p class="ql-block"> 新年第二天即元月2日,上午再生在外转转载客后早早回家,把中饭弄好,小朱说不想吃,吃不下。再生饭后打了个招呼(开三轮)上街了。带过个把客后有熟客打电话让三点钟在靠再生家附近的一地点等候。</p><p class="ql-block"> 再生于是把车开到客人要求的地方,看看时间还有一会,想到妻子没口味吃下饭,就把车停在那,在街边咖啡店买了杯热咖啡,递回家给妻子喝,想给妻子改改口味。</p><p class="ql-block"> 到了家一推门,一股刺激令人窒息的气味扑面而来,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妻子胡乱卧在床上,床上一片凌乱,床上地上全是呕吐物,地上还有二个敌敌畏瓶,再生赶忙打120急救电话。</p><p class="ql-block"> 也是这天下午,二姐俩口子有事外出,由家里出来拐弯往北走没几步,身后越过一辆呜着笛的救护车在前边不远处停下,二人细一看停的位置,哟,不正是再生家门口吗,赶紧过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到跟前一看还真是再生家出事了!只见小朱口吐白沫,地上一下污物。车上医务人员拿出测心脏的仪器等,经检查心脏已停止跳动,但医生还是按压做了一些抢救,才宣布抢救无效,开出死亡证明,这可能是人生能获得的最后一个证明吧。</p> <p class="ql-block">  二姐家两口子当即留在那帮忙处理后事,打扫与整理房间,布置灵堂,打电话通知兄弟姐妹们去,联系殡葬一条龙服务店家等等。</p><p class="ql-block"> 接到报丧电话,在浙江的儿子、女儿女婿并外孙女当天天黒不久就驱车赶回,第二天中午前后,小朱在安徽的娘家人(哥哥和侄儿侄女)和前夫家大伯子小叔子姑子也都脚前脚后相继到达。还好,来的娘家人和前婆家人对再生没有一丝责怪,都很通情达理,一起帮着料理丧事。</p><p class="ql-block"> 家人在小朱留下的手机微信支付上,发现有购买二瓶敌敌畏20元钱的支付纪录,收款商家名称、支付时间记录。</p> <p class="ql-block">  一个瘦弱可怜的女人,同时又是一个曾经坚强的女人,年纪轻轻丈夫就一命呜呼撒手人寰、丢下二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时,你都挺过来了,现在女儿已嫁人当上了外婆,可儿子虽已长大但尚未娶媳妇抱孙子,你做妈妈的责职或是使命还没有尽完,你还未与陪着你爱着你的丈夫走到白头偕老,你怎么舍得这么一走了之,而且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了却一生,这让丈夫孩子和亲人们怎能接受!</p><p class="ql-block"> 但可以想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一定是痛苦万分,恐怖达到了极点,充满了绝望。相信迷信的人说这是鬼死神差,被小鬼硬拽着去的。</p><p class="ql-block"> 是啊,发生这样的事是谁都没想到的,要怪只能怪肆虐人间达四年之久的可恶的新冠肺炎病毒!</p><p class="ql-block"> 愿天堂没有痛苦,愿死者安息!</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尾 声</b></p><p class="ql-block"> 吊唁期间,小朱工作的单位来人送来了400元吊唁金。</p><p class="ql-block"> 社区也来人送来了400元吊唁金,并在丧事后通知再生去社区申办低保,这样再生又能享受到“国家特殊津贴”__低保,。</p><p class="ql-block"> 丧事后离春节只剩下半个月,儿子女儿都没有回浙江,电话向打工的单位请了假,在家多陪陪老爸。</p><p class="ql-block"> 春节后外孙女要开学,女儿要回去了,儿子也要去上班,女儿和儿子要爸爸和他们一起去浙江,再生没有同意,主要是不愿拖累儿女,儿子见老爸不去也没有出去,在家重新找了份工作,好在家陪伴老爸,多么好的儿子,晚上还要给尚未滿60岁的老爸洗脚,到澡堂洗澡就给老爸搓背,我想我们大多数人就是亲生的儿女也做不到,真是难为了儿子的一片孝心,真真做到了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p><p class="ql-block"> 再生的这一双儿女真是没有白养,愿再生能过上幸福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本文发表在清明前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文中插图除最后一张微信支付的截图外,其余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