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浸润课堂 竞展道法魅力 ——记安吉县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比赛

🍊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之本,立德铸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减”背景下,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打造和谐、乐群、开放、高效的思政课堂,2023年3月2日,在安吉第四小学开展了安吉县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比赛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赛课活动,参赛的三位教师都作了精心的准备。大家认真钻研教材,充分考虑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力争做到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将德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让品德养成回归生活。课堂上,选手们有的热情洋溢,有的灵动活泼,有的睿智深沉,呈现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优质课。她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良好的教学素养和精彩的课堂展示赢得了评委与观摩教师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节课是由昆铜小学的徐婷婷和406班带来的《白白的大米哪里来》。徐老师循循善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迁移类比,由早饭店的美食引出课堂主题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通过三个活动,模拟体验插秧以及喷洒农药,让学生对不太熟悉的水稻生长过程初步产生亲近感,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资料和音频讲解,引导学生厉行节约,并且设计了许多联系生活实际的小组活动。学习后,孩子们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八小学的倪琳老师上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课堂以一段劳动者的视频导入,孩子们在视频中初步感知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工作。课堂中,倪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调查生活中的劳动者,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引入李东一家与劳动者,让小组梳理情境、劳动者、工作内容以及影响,感受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劳动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南北湖小学陆冰老师上的《环保小搭档》通过学习伙伴“山宝”引导学生观看公益视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理解环保就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陆老师通过争取环保勋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环保之旅第一站竹博园,引导学生理解环保小搭档;第二站205教室,寻找教室里的环保小搭档;第三站自己的家里,听过小组合作介绍自己的环保小搭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精彩的课堂,凝聚了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三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充分体现了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课改理念。从老师们的教学成果展示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新课程标准已经走入教师心灵。老师们已经确立了由生成到整合,由整合到实践的课程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孩子们在认知的基础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不仅贯穿着师生的情感体验,更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极大地丰富拓展了课堂资源,寓情于境,寓教于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优质课大赛,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合作、交流、展示的平台,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魅力,体现了教师良好的个人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一节节智慧涌动的课堂,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必将激励着各位老师在立德树人的路上更进一步!</p>

课堂

老师

学生

环保

优质课

劳动者

法治

教师

搭档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