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基础》绪 论

愚山農夫

<p class="ql-block">作者:吉文辉教授</p> <p class="ql-block">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上古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既是中医学的宏观背景,又是中医理论产生的源头和基础。学习中医必须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必须从文化谈起。</p><p class="ql-block">一、文化的涵义</p><p class="ql-block">由于文化是一个具有人文属性的宏观概念,其内容浩瀚广博,几乎渋及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因此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文化亦具有不同的内涵。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据有关专家统计达200余种之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p><p class="ql-block">1、文化是人文教化</p><p class="ql-block">在古代,文化是一个复合结构词,意思是以文化之。《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天象,以了解四时的变化;观察人文,以有效地教化天下)这里的天文是指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人文主要指社会人伦秩序、礼仪制度。“文”字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花纹、水纹、斑纹等,是“纹”的古字。《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文,错画也,象交叉。”由此初义衍生出文字、文章、文学、文采之义。进而“文”有了与“质”、“实”、“朴”相对的美善之义。郑玄注《礼记》:“文,犹美也、善也。”《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认为文采与质地相配谐调,举止文雅,态度端正,才算有君子的风度。“文”字在中国史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谥法上“文”字为最尊贵的谥号。《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天纬地曰文”,皇帝死后谥“文”字,必须在治国上有超迈重大业绩。</p><p class="ql-block">“化”字的甲骨文是由两个对倒的人组成,意思是转化、变化。《易·系辞上》:“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乎!”(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掌握万物变化的奥秘,那不就通神了吗?)中国古代重“化”之大道,不同于西方人重“创”之道,视化为自然之大道。《礼记·中庸》:“赞天地之化育”,《内经·天元纪大论》:“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在先秦典籍中,化字引申为教化,即通过教育使人的品性向好的方面转化。《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史记·老子列传》:“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列子·仲尼第四》:“孔子动容有间,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丘疑其为圣。”古代有化外一词,就是指中国教化未达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从治国之道论,文化在古代还与武功、武略相对应,取其文治教化之义。见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又晋束皙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昭明文选·卷十九》)即指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p><p class="ql-block">2、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p><p class="ql-block">现今一般教科书和工具书中,大多采用文化的广义,即“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原苏联《哲学百科全书》1964年版)广义的文化认为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人、人为(这里的人为指的是人的一切行为,不同于古代的人文。古代的人文包含有人性、人道,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行为),因此,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梁漱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钱穆认为:“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全体即是文化。”(《文化与生活》,载《中国文化之特质》台湾世界书局1969年版)。现代社会也有用文明一词来表述文化的,两者同属于人类生存方式的概念,虽有相通相似之处,但文化侧重于人文精神内涵,以内在为主;文明侧重于社会物质形态,以外在为主。与文化相对的是愚昧,与文明相对的是野蛮。</p><p class="ql-block">广义文化囊括一切,容易被人接受,但也容易使人产生困惑。既然文化是创造,那么有没有破坏?破坏行为算不算文化?破坏文化的行为又算不算文化?既然是财富,那么什么是垃圾?垃圾算不算文化?为回避这一尴尬,有的学者有意识地取中性的表述,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综合统一体。但是,一个概念如果无所不包,也就失去了它特定的内涵,使人难以把握,这也是造成人们思想易于混乱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3、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反映</p><p class="ql-block">狭义的文化一般是指与人的精神意识活动相关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产物。在西方语言中,“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词为动词,意为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居住、练习、注意等。与拉丁文同属印欧语系的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中的“文化”意义都保留着拉丁文的某些含义,进而引申出对人性的陶冶、品德的教养等意义。这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非常接近,只不过文化在中文中一开始便专注于精神意识活动,直指伦理道德、礼仪制度,而Cultura则是以土壤改良、植物栽培等物质生产引导到能力、知识、修养、情操等精神领域。</p><p class="ql-block">由于人的一切活动除了本能之外,几乎无一不与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尤其是人所创造的一切财物,无不打上人的意识的烙印,例如作为物质财富的房屋建筑,从山洞到窑洞,从树丛到草屋,从平房到高楼大厦,从民居到皇宫,建筑物所包含的人的意识成分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文化不可能不延伸到物质产品。这样,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的界限也就很难区分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狭义文化的理解和使用。持狭义文化论者认为文化应与产品物质本身有所区别,它只是作为人的精神活动,如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隐性的存在隐于产品之中。因此,构成文化的内涵不是表层的、形式的存在,而是深层的相对稳定的存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构成了文化的三项核心要素。正是这三项核心要素潜在地蕴藏在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中,才逐渐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目前,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所采用的文化定义多取狭义文化,其范畴大体上与人文这一概念相似,特指精神财富,主要指向与人的思维、意识、情感等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道德、习俗等,具有明显的人生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目前这一观点比较成熟的定义是“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页)我们说某人只有知识没有文化,就是从这一角度说的。</p><p class="ql-block">以上三种文化概念是就文化整体而言,另外尚有一些特指内涵。例如,一般人口头中所言“有文化”、“文化人”的文化就与知识、修养、气质相关。又如“文化单位”、“文化活动”的文化则专指文学、艺术等内容。再如“马家窑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玛雅文化”等则是考古学专用术语,特指远古时期某一地区的文明状态。还有一些具体的文化形态,如“中医文化”、“武术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居于特定范畴和对象的生活内容,虽与宏观文化相关,但如果不从深层次上解析,则容易流于庸俗化。</p><p class="ql-block">总之,不论如何界定,有一点是肯定的: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生存方式,是人类自我创造的产物。文化是人类从自为状态迈向更高层次的标志和动力,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和源泉。文化实际上就是“人化”与“化人”相统一的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人之区别于其他动物,在于人有文化;人与人之气质、修养、情操之千差万别,在于文化的熏陶;人类生存的光怪陆离、丰富多彩,在于文化的驱动;一个民族之特立绵延,也在于文化的蕴育滋养。总之,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的不断充实与发展。构成各民族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因素是居住地域的差异性、民族人种的特异性、文化形态的稳定性和承传历史的延续性。判断传统文化之价值必须超越时空的局限。民族文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普适性上,而且也体现在它的特殊性上。</p> <p class="ql-block">二、文化的类别</p><p class="ql-block">事物的类分取决于分类的标准,不同标准构成不同类属。即如一个人,可以按性别、年龄、籍贯、身份、职业、性格、气质、修养等等,归属于不同的类。文化由于其概念的不确定性和范畴的无限性更是如此,我们可以从历史、地理、民族、信仰、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对文化进行分类。这里仅取最宏观的视角,即从文化的内在逻辑和文化的社会价值这两个方面做一简要介绍。</p><p class="ql-block">1、从文化的内在逻辑上,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p><p class="ql-block">精神文化主要指文化的意识形态部分,如人的认知、信仰、情感等,包括科学、哲学、思维、伦理、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物质文化主要指文化的物质形态部分,与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包括建筑、园艺、器物、服饰、文物、文献等。制度文化主要指文化得以实施的保障体系,包括政体、家庭、语言文字、教育、法律、机构、团体、礼仪制度等。行为文化是指文化的实施过程,包括政治、军事、工程、技术、学习、交往、饮食、习俗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者客观上是相互交融、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难以截然分割的。这样的分类只是为了便于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文化而已。一般认为,精神文化为深层文化,物质文化为表层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均属浅层文化。庞朴将文化划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三个层次。认为“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于二者之间的,是制度和理论体系。”(《光明日报》1986年1月17日)</p><p class="ql-block">2、从社会价值判断上划分,可分为先进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和一般文化。先进文化与优秀文化近似于同义语,只是在时间层面上略有侧重,先进文化侧重于当代,优秀文化侧重于历史。衡量文化先进性的标准是:有利于捍卫人类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有利于保持和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有利于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美好的心灵。落后文化是历史上形成的不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具有迷信、愚昧、颓唐、庸俗等色彩。落后文化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是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腐朽文化主要指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稳定、腐蚀人们心灵的思想和行为。在先进和落后之间,则是为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一般文化,无所谓先进与落后之分。在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中普遍的、大量的存在着的是一般文化,我们应当坚持和弘扬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不断提高文化的品位和人文素质,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腐朽文化赖以滋生的土壤。</p><p class="ql-block">先进文化、一般文化和落后文化总是交织在社会生活当中,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在某一历史阶段,由于政治因素和时尚驱动,先进和落后有时也会出现错位。例如文化大革命,便出现了人妖不分、是非颠倒的严重错位,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这是需要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以社会的实际效果加以检验和区分的。从本质上讲,反动腐朽的文化应是反文化行为。从古义上讲,反动腐朽的文化不属于人的文化行为。</p><p class="ql-block">有一点需要说明的,从价值判断上分,文化存在着先进、一般、落后与腐朽之正负面区分,但是,一个概念在使用中往往会随着它所处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一般性的论述中,文化多取其正面意义。有创造,就有破坏。破坏行为不是文化行为,而是反文化行为。正如我们使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这些集合性概念时,只能从正面去理解。基于此,几乎每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科书,没有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弘扬其富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一面的。</p><p class="ql-block">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p><p class="ql-block">社会文化中包含有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新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界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分析过什么是文化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弄清什么是传统。</p><p class="ql-block"> “传”的繁体字作傳,甲骨文为一人手持器皿,正在传递给另一个人。因此,传的最初涵义是传递物品,后又引申为“传授”,“传递”、“传播”。《论语·学而》:“传不习乎?”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指传授。“薪火相传”的传指传递。《周礼·祭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则是指传播。古代传、遽互训,《尔雅》:“遽,传也。”东晋训诂学家郭璞注:“皆传驿马之名。”古代道路沿途多设有定点驿站,专供传递信息的使者短暂休息和换乘车马。因此,传在古代又指驿站或驿站的车马,进而表示一站一站地相传不辍。</p><p class="ql-block">传统的“统”,本义指丝的头绪,《淮南子·泰族》:“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女工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统是抽丝全过程的关键所在,抓住了“统”,丝就有了头绪。由此,统被引申为在众多因素中能够控制或总领全局的根本或关键,地位非同一般。《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朱熹解释说:“君子造基业于前,而垂统绪于后,但能不失其正,令后世可继续而行也。”统就是后世代代相传而不失其正的纲纪。故古代有道统、皇统、国统、学统、医统等等,都是指某个领域内恒久不变的核心体系。</p><p class="ql-block">传统由单一概念转变为述宾结构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后汉书·东夷传》:“倭……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南朝沈约《立太子恩诏》:“守器传统,于斯为重。”这两则说的是皇统、国统的世代相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已扩大到文化的各个领域,除政治、国体外,还指世代相传的具有独自特色的礼俗、道德、思想、观念、民风、民俗、以及语言、艺术等。</p><p class="ql-block">文化具有传统和创新两个层面。传统文化也强调发展、进化。《易经》上讲:“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但作为传统文化,其主体特征应是传统,即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天不变,道亦不变”。正如一个人的身体从小到大在不断变化,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却始终不变。传统是一个历史概念,他在历史的进程中虽然在不断充实、发展和变化,但从其本质来看,没有延续和稳定就谈不上传统。今人谈传统,往往强调其发展变化的一面可谓本末倒置。究其原因,在于混淆了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界限。传统文化只是社会文化中的由历史承传下来的比较稳定的、有自己特色的那一部分。社会文化一如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生物界,呈现多元化状态。各种文化相互间是平等共存、互补互融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新生文化共存于现实社会之中。构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是传统。真正把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使之绵延千年的是民族传统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根。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除血缘、血统、种族关系外,还取决于该民族生存的地理生态环境、基本生产模式以及政治经济结构。</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有多民族组成的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自然也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样统一的文化。它是几千年来先民们艰苦创造,各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特质之独具,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以空灵明慧的哲学思辨、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深远丰厚的人文追求,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近代大学者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譬诸冬季之树木,虽已凋落,而本根未死,阳春气暖,萌芽日长,及至盛夏,枝叶扶疏,亭亭如车盖,又可庇荫百十人矣。”(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5页)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切的体会和了解,才能下如此自信自强的断言。</p><p class="ql-block">人类文化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世界文化迷人的魅力就在于全球各国保持着各自文化的独立性。这众多的不同文化交汇在一起,异彩纷呈,绚丽夺目。文化越显示其民族性,就越具有世界性。人类文化是在互相滋润、互相融汇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古人所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爱其所同,敬其所异”,就是这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四、什么是国学</p><p class="ql-block">“国学”,系针对西学(即西洋外来之学)而言,是近现代中国学者对中国固有学术的简称,为的是区别于西洋学术。与国学同时,也有称“中学”、“国粹”、“国故”的。由于国学的中性色彩比较浓,且无歧义(如“粹”即有精华、精粹之义,而民国间多有人认为传统为糟粕者,故反对用国粹),容易被大家接受,因此,使用得比其他同类词广泛、频繁。</p><p class="ql-block">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是一个小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学术性质的部分。传统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它不仅包括学术思想和学术研究,而且还包括日用民生、衣食住行、民风民、民间技艺等。由于思想和理论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国学在传统文化中居于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这也是反对传统文化的人总是首先拿国学开刀的主要原因。 </p><p class="ql-block">国学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清乾隆间姚鼐将国学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曾国藩又为之增加了一项经世之学。义理之学:包括经学、子学、道学、佛学和哲学等。考据之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目录学、考古学等。词章之学:包括文学和艺术等。经世之学:包括政治、军事、医药、科技等。也有人将国学概括为四大类:考据之学、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历史之学,实际上就是字学、文学、哲学、史学。但总不如古人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来得清晰。经:包含儒家经典和文字、训诂学。通常所谓的十三经指:《易经》、《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仪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史:包括史书、史料和史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史部分为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地理、政书、目录等15类。子:包括三教九流、兵艺医卜、诸子百家以及杂学、小说、类书等。三教为儒、佛、道;九流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法、医、农、兵学等。集:包括文章、文学和文集等。有关政治、道德、教育等思想和理论则分散在经、史、子、集之中。有关科技知识多在子类之中。</p><p class="ql-block">国学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重在明“道”。即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讲的是天人之道、做人之道、处世之道、治国之道、阴阳之道、中和之道。学习、研究国学,不能把它当作与己无关的单纯的学问,必须身心投入、知行合一。不若此,则不能深得个中三昧。介绍、宣讲国学也宜直指经典、原著、史实为要,研究古代文化,切不可以今人之思想或个人之好恶歪曲、篡改或强奸古人。</p><p class="ql-block">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1、有助于了解祖国的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今天能够成为一个泱泱大国,能够昂首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与无数的仁人志士艰苦卓绝的进取和奋斗分不开的。他们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数千年的文化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们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例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境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价值取向的典范。只有了解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艰难历程,才能珍惜我们的今天,才能增强我们的爱国主义热忱。没有文化传统的民族,只能自趋沉沦、消亡。中国传统文化指向的是人,而不是单纯指向国家、民族、政党、集团。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人的价值和尊严,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歧视、诋毁中国传统文化绝不是炎黄子孙应具的心态和品格,中国人应为本民族拥有自己伟大的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2、有助于消除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努力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其人文精神一直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将直接面对古人,直接面对《周易》、《老子》、《论语》、《孟子》,体会它们的深邃的人生哲理;直接面对唐诗、宋词、《三国》、《水浒》、《红楼梦》,感受它们的无穷的艺术魅力;直接面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震撼于他们雄视天下的伟绩丰功,等等。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归咎于传统文化,其实这是人们认识上的错位。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中,政治是刚性的,文化是柔性的。政治具有生杀予夺大权,而文化只是被采纳、被利用的对象。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董仲舒云:“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由也”。文化的取舍不决定于自身而决定于政治。其实中国的古代科技不发达并不是文化的落后,而是生存价值观与现代社会不同。传统文化认为道德的修养远高于知识的追求。她表现的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不存在落后与否的问题。落后的概念是以西方价值观和认识论为标准通过强权意志强加给传统文化的。中国近代社会贫穷落后的原因是当权者的腐败和西方的欺凌,本不与传统文化相干。只要提供一定的宽松与激励的社会条件,中国实现科技发达并非难事,文化大革命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可以为证。五四运动提倡民主政治和现代科技是对的,但否定和抛弃传统道德和民族文化则是错误的。传统道德和民族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丧失了传统道德和民族文化,我们的精神归属何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消除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p><p class="ql-block">3、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p><p class="ql-block">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物质与精神生活当中,是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哺育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子孙,是传统文化使古老中国荣获“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的一批仁人志士,在面对西方文明时都曾拥有过宽广博大的胸襟和谦逊恭敬的品格。其实,这些胸襟和品格都是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广博、大度、精辟、深邃),源远流长,雍容大度,对外来宗教、外来意识和现代科技既未排斥,亦无须排斥。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如饥如渴、诚惶诚恐地向西方学习,并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传统的自强不息和兼容并包的精神是分不开的。由于华夏文明几千年来一直是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基础上滋长、形成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天然地具有多元性。西方文化长于科学、法治、宗教;中国传统文化长于艺术、礼治、道德。西方的哲学思想多源于自然科学,取向客观世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多源于人文科学,取向主观世界。传统的人本思想不同于西方的人文思想。中国传统人本思想立足于人性,强调的是人的道德,是共性的弘扬;西方传统人文思想立足于个性,强调的是人的价值,是个性的张扬。这些文化特色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当前中国的国情。</p><p class="ql-block">4、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一个首尾相接的既封闭又开放的环型结构。封闭者,有机整体也;开放者,兼容并包也。环型结构的要点有六:1、(人心)以天为大,“巍巍乎,唯天为大”,“天地者,万物之母”,“道之大,原出于天”。人之为人本于天,大德得自于天。2、(天)以人为本,“人者,天地之心也”、“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儒佛道之理论与方法皆为优化人生、医治人心之大道。3、(人)以德为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为政以德”、礼义廉耻为立国之本,仁义礼智信为人伦规范。4、(德)以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 “和也者,天地之大道也”。和之道系取法于天地万物共生共荣之理念。5、(和)以中为至,“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中者,天下之正道”。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执阴阳冲和之理,“中正以观天下”。 6、(中)以心为宗,“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道不远人人远人,得失进退、取予用废全在于人之心和己之心。这一环型结构给人类社会缔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人伦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是一种道德信仰,是对完美人格和祥和政治的追求,不是对神仙,对方术,对上帝的崇拜,“子不语怪、力、乱、神”。</p><p class="ql-block">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例如儒家的中庸之道、贵和思想、忧患意识、自省精神以及崇尚道德的价值观念和追求典雅的审美情趣,都是克服当今世界各种弊端的良方妙药。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知识智慧。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改善人类道德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国家的诸项功能,全都体现在文化上。中华民族,拥有一个方圆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屹立于世界伟大民族之林,历时五六千年,自有其刚健自强的生存功能。这一生存功能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它的顽强的生命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与之颉颃的。历史上,我们国家也曾多次生过病,到了晚清时分更是生了大病、重病。无数的志士仁人为谋求民族的生存、国家的复兴,满腔热血的投身于医治国家的奋斗行列。百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伟大成就。但是,不可回避的也存在着一个极其严重的隐患,令人担忧。自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革新的人们在崇尚西方文明、推行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刻意斫伤和毁弃中华民族赖以传承的传统文化,无情地妖魔化祖国的历史,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的大肆泛滥。为恢复局部功能而漠视生命之本,这是长期以来困惑着民族复兴的一个大患。社会道德的大幅度滑坡、心理素质的严重失衡,民族自尊心的日渐削弱,正在使一个伟大的民族失去自己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源泉。这也是现今中国需要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道理。对于饱受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毒害的年轻一代更应值得重视。这是恢复健全中华民族生命力和自信心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其重要意义绝不亚于经济建设。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精神支柱和道德源泉,富有和强大能意味着什么呢?中华文化,本乎天道,具有宗教精神,而无宗教痴迷,故能与科学理念并行不悖,决不可将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人为地对立起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主体的思辨能力,增强个体的激情、美感和悟性,净化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西方文化,尤其是科技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理应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中医从业人员更应率先珍视这一宝贵的祖先遗产。</p> <p class="ql-block">六、中医药文化的界定</p><p class="ql-block">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水乳相融、休戚相关。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如鱼在水,不可分离。中医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它直接反映着人类的主导思维方式,体现着医学和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可以说,在遗存至今的古老的传统知识体系中,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像中医学这么全方位的蓄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医药文化这一概念就是在近几年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提出的。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界定。</p><p class="ql-block">1、中医的根是中国传统文化 </p><p class="ql-block">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正是熔铸了传统文化中哲学、易学、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物学、人体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等诸科知识并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加以建构,才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学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发展、成熟起来的。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没有这个根,中医药学就会失去生命原动力。既然中医药是传统文化这棵大树的一部分,那么,其本身是文化则是毫无疑问的了。</p><p class="ql-block">2、中医蕴含着传统人文精神 </p><p class="ql-block">从本质上讲,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思想、理论、知识和行为活动才够得上称文化。恰恰在这一点上,中医蕴含着极其丰厚的传统人文精神。“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素问·征四失论》)古人认为医道之广大,充盈于天地四海之间。认为“医道之大尚矣,其上医国,其下医人”(《儒门事亲·后序》)“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吕氏春秋·审分》)医人之病与医国之病道理相通,故范仲淹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之慨。传统文化称儒术为仁术,同样亦称医术为仁术,二者同具仁爱之心。“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明·王绍隆《医灯续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千金方·序》)。清代徐廷祚写道:“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认为只有谋利的心淡薄了,良心和责任心才能产生。因此,他一再告诫医家:“医虽小道而所系甚重,略一举手,人之生死因之,可不敬惧乎!”(《医粹精言》)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和医德的基本原则。中医不仅仅是治病的医术,而且还是治人的医道。中医是治病的人,不单是治人的病。这些都是中医人文精神的体现。</p><p class="ql-block">3、中医药融入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化连绵数千年,辉煌灿烂,在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医药不仅与传统哲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与史学、文学、伦理学、语言文字学;与阴阳、五行、干支、八卦等数术密切相关,而且还充实发展了这些学科。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是集阴阳五行、集天地人三才、集相术、集气学、集象学、集养生学、集人体学等学术之大成的煌煌巨著。今人所著《中医体质学》、《中医气象学》、《中医养生学》、《中医文献学》、《中医康复学》、《中医老年学》等等,都是对传统和现代文化的促进和发展。中医药不仅在学术文化方面如此,而且还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除文学艺术、饮食起居外,民风民俗中也具有中医药色彩,如端午节家家将菖蒲艾叶插于门楣,饮雄黄酒,佩香囊以避邪驱瘟。重阳节登高远眺、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中医药已形成一道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景线。</p><p class="ql-block">4、中医学体现着人类医学的终极价值 </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工,刺其未病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从医学的社会价值层面归纳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这一观点突破了医学本身的社会价值,体现了大医之道的终极价值。第一层面表述的是:国家治理好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的健康就有了充分的保障。人心治理好了,产生疾病的心理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得到了改善,人们患病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地减少了。医家治病的水平提高了,许多疾病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第二层面表述的是:上等水平的医家能够防治尚未出现的疾病,体现的是疾病预防;中等水平的医家能够把疾病控制在初发阶段,体现的是疾病早治;次等水平的医家能够治疗症状明显的疾病,体现的是疾病治疗。先秦著作《鹖冠子》曾记载了古代医家扁鹊的一则故事,说的就是这一思想: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古人认为能治“未”病者为上工,今人则认为能治“危”病者为上工。一字之变更,大道遂不显。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想与传统文化中其他学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古代军事上主张“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善之善者也”。政治上讲“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主张“治国君民,教学为先”等,都体现了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重在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周易》中的一个重要人文精神就是忧患意识。由此可见,古人谈的是医道,今人谈的则是医学。中医谈的是医学终极价值,今人谈的多是医学的经济价值。</p><p class="ql-block">5、中医十分强调医家的文化素质 </p><p class="ql-block">中医学的文化属性不仅表现在医学理论和医学思想上,而且也反映在医家个体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上,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素养上。传统中医如同绘画作文,需要主体综合素质的全部参与,临证的效果关键取决于医家主体。“通乎儒不通乎医者,容有已,未有通乎医而不通乎儒者也。徒通乎医者,庸人也;兼通乎儒者,明医也。”(《图注八十一难经》徐昂序)这里所讲的儒,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历代医家几乎都说过:“医者,意也”。这里的“意”就是指思维活动,认为中医是一门注重思维活动的学科。而现代科学则注重实验,西医发展的特点是以术传人。理论的突破和技术、设备的更新,决定着临床效果。引进一台CT机,可使整个医院诊断水平提高。而中医发展的特点是以人传术。个人主体悟性的强化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决定着临床的效果。同一个道理,未必人人皆能掌握。中医理沦的效应与医家的主体综合素质极为密切。因此需要强化的是个人的素质和悟性“流变在乎病,主治在乎物,制用在乎人”,“物之性有尽也,制而 用之,将使之无尽;物之用有穷也,变而通之,将使之无穷”(《圣济经》)。中医临证最忌讳的是胶柱鼓瑟,按图索骥,这是历代医家一再谆谆告诫的。为培养和激发个人的悟性,需要阅渎大量的古代哲学典籍和重要医著,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谓也。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指出,执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著至教论》)中医临证带有很大的个人技艺性,这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特点。晋代杨泉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物理论》)清代医家徐大椿更进一步强调:非聪明敏哲之人,非渊博通达之人,非虚怀灵变之人,非勤读善记之人,非精鉴确诚之人,不可学医。(《医学源流论》)医非小道,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医的。重视医家的素质,实际上就是重视医学,重视生命,这是医德的一种表现。</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体现和超越中医药本身的一种文化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融为一体,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她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