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需牢记

郓城县江河外国语实验学校

<p class="ql-block">  春天,万物复苏,也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是多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人员集中,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场所,所以儿童青少年在继续重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同时,还要注意预防水痘、诺如、麻疹等病症!</p> <p class="ql-block">  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性强、发病急、传播快速、播散面大。甲流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p><p class="ql-block">1.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不要共用毛巾、口杯等日常用品,做到不随地吐痰,以防接触传播流感病毒。</p><p class="ql-block">2.疾病流行期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比如商场、电影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3.加强体育锻炼,经常坚持户外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尤其是过集体生活的学校师生,要多到室外进行体育活动,劳逸结合,保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尽量减少在室内活动和集会。</p> <p class="ql-block">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奥密克戎毒株已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呈现新的特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严峻复杂,需对病毒提高警惕,做好日常防护!</p><p class="ql-block">1.在校时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遵守校门管理规定,校内校外不聚集、不扎堆;</p><p class="ql-block">2.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p><p class="ql-block">3.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尽量减少出门、串门、探亲访友、聚餐聚会;</p><p class="ql-block">4. 应及时接种新冠疫苗,目前我国3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均可接种新冠疫苗,做到应种皆种;</p><p class="ql-block">5.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就诊过程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不能往人群聚集处扎堆;</p><p class="ql-block">6.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的,应主动报告给所在社区和学校,按照各地相关防疫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及核酸检测。</p> <p class="ql-block">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易造成暴发流行,多见于儿童。患儿通常会出现发烧、发痒的红疹,水痘向心性分布,最初出现手身躯(前胸、后背),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面部和四肢散布,持续3~4天后变千、结痂。水痘潜伏期为14~21天,患病期有传染性,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愈后不留瘢痕。水痘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p><p class="ql-block">1. 注意室内通风,定期对儿童的衣物、玩具等晾晒或消毒,加强防范;</p><p class="ql-block">2.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登记追踪;</p><p class="ql-block">3,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室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p><p class="ql-block">4. 督促儿童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手部的清洁,养成不面对他人咳嗷、大声说话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5.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免疫力;</p><p class="ql-block">6.接种疫苗最有效,建议在上幼儿园前接种,可防儿童在集体生活中受到传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诺如病毒是杯状病毒科的一种肠道病毒,人感染病毒后可发生以腹痛、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诺如病毒潜伏期非常短,感染后48 小时内人的身体就会出现强烈反应。感染者的吐泻物含有大量病毒,很容易污染环境,极易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传播,还可经食物和水传播,常引起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病程一般是2~3天,属于自限性疾病。</p><p class="ql-block">1.勤洗手、不喝生水、尽量不要生食蔬菜水果,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不要直接用手抓食物;</p><p class="ql-block">2. 加强学生晨午检工作,发现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要求患病学生及时回家隔离治疗,并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理;</p><p class="ql-block">3.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p><p class="ql-block">4. 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p><p class="ql-block">5.一旦出现聚集性发病和突发疫情时,应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置;</p><p class="ql-block">6. 管理好食品和水卫生,厨工、托幼机构保育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出现胃肠道症状,应立即离岗。</p>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p><p class="ql-block">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p><p class="ql-block">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p><p class="ql-block">3.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p><p class="ql-block">4.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p><p class="ql-block">5.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p> <p class="ql-block">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p><p class="ql-block">1.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p><p class="ql-block">2.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p><p class="ql-block">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p><p class="ql-block">4.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完了以上知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相信大家对春季传染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一定的了解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希望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新的一学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能够做好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健康快乐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