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的颁布,必然对初中化学教学和初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为了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理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和新导向,掌握新旧课标的差异,并将新课标的目标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和省普教室牵头组织协办、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承办,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省级培训(初中化学学科)。3月1日下午至3月3日上午共两天半时间,在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举行,我省100余位来自各个地市县区的教研员和初中化学教师共同参与了初中化学新课标培训。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陈琼兰老师带队参加了本次培训。<br></h3> <h3> 3月1日下午2:30举行开班仪式,由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郑柳萍教授主持。</h3> <h3> 3月1日下午的第一场培训邀请了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项生昌教授带来了讲座《化学是什么》。讲座过程中,项院长深入浅出,首先对“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化学专业到底好不好”、“化学是否渗透于各个学科”等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项院长结合自身体会及科研历程,指出了化学学科在新世纪发挥着的重要作用及潜力。</h3> <h3> 3月1日下午的第二场培训邀请了各地市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带来了《学员论坛:各地市学校新课标实施经验与困惑》。各地市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积极交流了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的经验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h3> <h3> 3月2 日上午第一场讲座由 扬州大学吴星教授做了《“三新”视域下的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专题讲座。他基于“三新”视域下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讲解了课程新目标、教学新行动、评价新要求是如何推动学生新发展的。为实现课程新目标与教学新行动的高度统一,他建议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倡导情境问题解决,实施主题单元教学,坚持教学评一体化。</h3> <h3> 3月2 日上午第二场讲座由毕华林教授主讲的《大概念的内涵及大概念引领的教学设计》。讲座中毕华林教授用心讲解了大概念的重要性,大概念的内涵,大概念的特征。教学设计中围绕大概念(核心观念)组织并整合学科知识通过学习进阶发展学生对核心观念的理解,成为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h3> <h3> 3月2 日下午第一场由来自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夏建华老师带来了精彩报告《科学探究与实践: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报告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意涵。第二部分用大篇幅介绍了素养导向的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学创新。</h3> <h3> 3月2日下午第二场讲座邀请了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锋老师带来了《准确把握课标,高效实施课程—新课标学习体会及经验交流》。王锋老师围绕课程理解:育人逻辑、目标设计:整体规划、教学实施:深度学习展开讲解。</h3> <h3> 3月3日上午第一场讲座邀请了福建省普通教育研究室正高级、特级教师黄丹青老师带来讲座《基于课程标准的化学学科作业设计》。黄丹青老师从“准确识变:认识中学化学教学和考试变革,科学应变: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作业设计,主动求变: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创新思考”三个方面对新课标作业设计进行解读并结合大量作业案例进行分析。令我们受益匪浅。</h3> <h3> 3月3日上午由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郑柳萍教授带来了《理解·实践·跃迁,促进初中化学新课标落地的行动实践》为主题的第二场精彩讲座。讲座围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该做什么,从研究课标,行动实践,提炼成果三点展开。第二个方面是怎么做,从个体研修,校本教研,区域教研三点展开。并给教师们提了一点提醒与建议。</h3> <h3> 此次新课标培训,为化学教师正确解读新课标提供了帮助与指导,为今后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标精神指明了方向。但教师们要想全面掌握新课标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所以今后我们将会持续进行学习,提升自己解读、探索、践行新课标的能力。相信,只要老师们能把新课标理念根植于心,紧握课标“指挥棒”,找准方向,掌握尺度,我们的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