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豆沙关访古</b></p> <p class="ql-block"> 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豆沙关古道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经的马帮蜿蜒于此,关隘不断发展起来的古镇,是古时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古丝绸之路川滇的起点。l是由川入滇,到缅甸、印度的古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豆沙关古镇历史悠久,有著名的“五尺道”遗迹、唐袁滋题记摩崖、僰人悬棺等历史文化古迹,已成为川滇跨境旅游线上一颗璀璨明珠。有人言道“南有和顺,北有豆沙”,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 五尺道又称僰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始建于秦,现残存长约350米。</p> <p class="ql-block"> 唐碑刻崖。唐袁滋题记摩崖的拓片挂在亭上,原摩崖石刻在亭内石壁上,亭门锁上,进不去。</p> <p class="ql-block"> 与摩岩对峙的东岩石壁上可以观看神秘的古代“僰人悬棺”葬。据资料记载,僰人是夏朝的移民,商朝的战俘,属游牧民族。</p> <p class="ql-block"> 石门关。豆沙关原名石门关,后来元朝派了窦勺将军驻守此关,他就给此关改名为窦勺关,后人谐音呼之为豆沙关。</p> <p class="ql-block"> 奇观:五条道同框。秦朝修建的五尺道;隋朝疏通形成的水道;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修的昆明至水富的昆水公路;2004年通车的内江至昆明的内昆铁路;2008年修建的水富至麻柳湾的水麻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 观音阁</p> <p class="ql-block"> 盐津县城,全国最窄的县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昭通古城寻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彝人六祖分支祭祀地探密</b></p> <p class="ql-block"> 彝族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国际重要湿地黑颈鹤保护地找趣</b></p> <p class="ql-block"> 黑颈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身的羽毛大部分是灰白色的,只有头部跟颈部部分地方为黑色的,头顶跟眼睛的部分地方呈现暗红色,在阳光照射下会显得很显眼。它有着“雪域神鸟”之称,常年徘徊在雪山云海之上,口中发出的歌声悦耳嘹亮,而其一生仅有一名伴侣。</p> <p class="ql-block"> 云南昭通地区,海拔比较高,并且没有重工业产业,主要是这里有较大水库在,能够方便黑颈鹤洗澡,这里被称之为“黑颈鹤之乡”。</p> <p class="ql-block"> 牛</p> <p class="ql-block"> 羊</p> <p class="ql-block"> 昭通大山包黑颈鹤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黑颈鹤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除繁殖期常成对、单只或家族群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西南部(凉山布拖县就比较多)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龙氏家祠读史</b></p><p class="ql-block"> 龙氏家祠位于云南昭通城南,系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祭祖修建的家祠。始建于1930年,竣工于1942年,城墙内占地26亩,主体包括祠堂和宅院两大建筑群,并有门楼、粮仓、月牙池、花园、碉楼、网球场、城墙、护城河等附属设施。</p> <p class="ql-block"> 龙云(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彝名纳吉岬岬,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云南恩安(今云南昭通)人。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p> <p class="ql-block"> 1914年,龙云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步兵科。任云南都督唐继尧侍从副官。1922年被唐委为第五军军长。1927年发动政变,逼唐下台,独掌云南军政大权,至1945年,共主政云南18年之久。龙云主政云南期间,保持了云南相对稳定的局势,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整顿和改革,对东南亚各国采取开放政策,收到一定成效,云南实力增强,被称为“云南王”。</p> <p class="ql-block"> 1942年回昭通。</p> <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13日,龙云在香港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正式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2年在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p> <p class="ql-block"> 龙云和朱德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昭通历史上是云南省通向四川、贵州两省的重要门户,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之一,为中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这里彝汉杂居,民族氛围浓郁。黑颈鹤栖息之地。云南王龙云故乡。此行时间虽短,收获颇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