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我的那张新兵合影照

窗含落鸿

<p class="ql-block">  我终于找到了那张我的新兵合影老照片,当见到这张照片时我简直有些欣喜若狂。在此之前为找这张照片,我几乎翻遍了我家中所有的影集。照片是我的一位老战友通过微信传给我的,这张老照片拍摄于山西省阳高县城,拍摄年代是1976年5月的一天,那天是我们经过两个月的新兵训练,部队突然提前为每个新兵颁发了帽徽领章。经过一阵忙碌,穿上了缀有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标识的新军装,新兵们都很兴奋,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全班12人,去到了阳高县城在相馆留下了这张合影照。既然是合影照,照片中的所有人都是有一张的,而我,随着岁月的流逝却不知啥时给弄丢了。</p> <p class="ql-block">  瞧着这张泛黄且黑白颜色深浅不一的照片,我从心里慨叹: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这张照片距今已经46年了。想当年,合影者都是二十来岁的年纪,正是风华正茂,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时候,往事如烟,瞧着这张照片,许多新兵时候的生活瞬间便浮在了我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人这一生值得回味刻骨铭心的事件不多,但新兵生活注定是每个军人都会经历而且一辈子都会记忆犹新的。照片中坐在正中居C位的是我们新兵班刘班长 ,河北省献县人。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早春二月的一天,那天是我从三十里外插队的土桥村上背红苕回家,听弟弟说公社来了接兵部队的军人,于是弟兄俩便跑去看他。初见到刘班长是在公社的礼堂,我们公社的办公区是一座旧县衙所在地,三进的院落,每一进都有数步石阶,刘班长所下榻的礼堂居最高处,记得那天去见刘班长有一种仰视的感觉。其时见他正将一只脚搭在礼堂门口的石阶上压腿,见到我们只是抬眼瞄了我俩一眼,就这一扭头,他那帽檐上闪光的红五星和鲜艳的红领章便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与刘班长素不相识,也无从搭讪。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我灵机一动拿起了公社礼堂黑板报旁边桌上的粉笔,在板报上书写了几排粉笔字,果然,此番操作吸引了刘班长的目光,他停止了压腿动作,走到黑板报前,摸着下巴,瞧了我兄弟俩几眼。这就是我初识刘班长的一面之缘。就是这一面之缘,当我新兵入伍进入政审阶段,在因入伍年龄超两个月的关键时候,是赤水河公安派出所的力证,以及接兵部队连长指导员要我这个兵的坚决态度,顺利地圆了我的兵梦。</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新兵入伍离开家的那天是年三十刚过的初几头,公社包了一辆美式道奇车,那天远处的雪山关上还白雪皑皑,道奇车轮上挂着铁链子。母亲在把我送上车前,弯着微胖的身躯帮我挽上肥阔的棉军裤。车子发动后,母亲眼睛红红的只是对着车上的我们挥了挥手。穿上军装算是半个军人的我们离开家的当晚我们宿在摩尼区公所的招待所楼上,按照命令两个新兵结对子打开各自的背包,一床被子铺于草席上,一床被子两人同盖。那年全区共有140多个被批准入伍的新兵。只觉得整个招待所闹哄哄的。为便于路上带兵,第二日晨,天还未亮每个新兵就被一阵急促的哨声催促起床出了门,胳膊上都被命令缠上了白毛巾。</p> <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天清晨,天还未亮,多支电筒光闪烁下十多辆道奇车排在区公所的院子里,车厢前站满的都是拥挤送行的人群,在影影绰绰的人堆里,忽然听到我那在区供销社旅店工作的三姨妈沙哑的声音:有德,幺哥,路上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哦,说着说着,听出三姨妈有了哭声。那一刻,我忽然有了离别家乡父老瞬间长大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那一天,我们共有10多辆道奇组成的车队在弯弯曲曲的川滇公路那碎石子路面上往北疾行,新兵生活就是从那一天正式开始,一路上饿了就吃行前接兵部队买来准备好的,由摩尼区供销社糖果厂做的饼子。因吃干粮饼子吃得较多,以致有好长一段时间我见到饼子就打干呕。行车中,刘班长一直坐在靠汽车货箱挡风帆布处的背包上,反复地叮嘱大家,若遇下车情况任何人不得单独行动,随时盯牢胳膊上缠有白毛巾的同行兵。到兵站第一要务就是抓紧时间吃饭,见啥吃啥,因兵站往南往北等待出发的接兵部队较多,谁先吃到饭,谁就是好兵。</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近11个小时的长途乘车,我们的新兵车队于傍晚6点过钟到达隆昌兵站,果然下了车满眼所见都是密密麻麻穿绿军装的新兵,好在我们这批新兵胳膊上都有白毛巾,大家你盯我我盯你,谁也没有走掉队,到兵站见到饭菜大家也紧记住刘班长行前所教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抢,也许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合,我的行动终究还是慢了点,待我挤到人堆前时,大筲箕里的白面馒头已是空空如也。就在我发愣的瞬间,一名嘴巴上粘着菜渣,帽子被挤来歪带着的兵走到我的面前,嘿嘿笑着突然递给我两个馒头,就是这天,这个小眼睛,尖下巴,一笑露两颗龅牙的兵从此便进入了我的心头,留下了一生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他叫王家才,是我们赤水公社孙家大队入伍的农村兵,在我们的新兵合影照中右下角的那位就是此君,照片中我的右侧是刘班长,左侧就是王家才,有意思的是在摩尼区公所住宿那晚新兵编队王家才被新兵连临时任命为我们新兵班的副班长。其时,大家都在嘀咕:这个看起来哈戳戳的农村兵,凭啥就能当上班副?后经一阵打探,原来人家入伍前就是孙家大队的支部委员,是在党的人。(不经意间在后来我们的新兵合影照中我竟被班长和班副拥在中间)。</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那天在隆昌兵站吃完饭,我们新兵都被集中在隆昌火车站广场,路灯下,黑压压坐在背包上的都是四面八方赶来在此等待上火车由此奔向四面八方的新兵。作为从乌蒙山区入伍的新兵,我们还是第一次坐火车,望着浓烟翻滚,“突突”而行的火车头,许多兵都觉得既兴奋也紧张,轮到大家都上了火车闷罐车厢,心情都还久久不能平静。</p> <p class="ql-block">  在闷罐车厢里我们一个新兵排被安排坐一节闷罐车厢,记得我们班居于车厢右方,因天气寒冷车厢正中位置烧了一个有烟筒的铁皮炉火。新兵们依然是两个人结伴在草席上打开背包一铺一盖,白天看书读报,晚上休息卧眠。此种长途兵车行,看似简朴甚至有点寒酸,其实比坐客车厢位置舒适。</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新兵专列一路由隆昌经成都翻秦岭出四川过陕西宝鸡至西安,然后再入山西临汾歇太原到大同,一路走走停停,换了不知多少个火车头经停了多少火车站。车途中,作为新兵副班长的王家才一直候在车厢门口,不时地为火炉加炭,每遇停站总见他身上横七竖八挂着军用水壶为新兵战友参饮用水。他这样不知疲倦的忙碌,惹得有部分新兵既佩服也羡慕,心里在嘀咕,这个兵也太会表现了吧?当然,羡慕嫉妒恨的新兵群里,也有我的份。</p> <p class="ql-block">  经过半个多月的兵车行 ,在1976年3月下旬的一天,我们这批新兵顺利到达山西省阳高县城火车站,下了火车,徒步不足400米就是我们将要服役的军营大门,其时,早有列队敲锣打鼓的老战士热情地接过新兵身上的背包,将我们接到新兵连的营地。</p> <p class="ql-block">  到了部队的我们,一切都觉得新鲜。这是一个建国初由苏联老大哥援建的苏式军营。整个军营为一个步兵团的建制设置,营房按品字形布局。中间是一个可容纳千多人列队的大操场。操场正面是部队大礼堂,礼堂一侧和后面是团部。站立于操场,往北远望便可见白雪皑皑起伏逶迤的山脉,山脚下是像玉带一般的古长城和烽火台。我们新兵连临时营地就在营区的大门右边。</p> <p class="ql-block">  山西阳高县属雁北地区在长城外东西北方向分别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和内蒙古察右前旗相邻,古称塞外。属于风口上,毎入冬季温度都在零下10多一二十度以下。新兵到营房的第一天就领略了北风呼号啥叫“寒风刺骨”。好在营房宿舍每间进门都有一个火炉并砌有一面火墙。大同是全国最大的矿区,所产煤炭属工业用煤,油烟且燃点高。用报纸也能点着生火。那天我们新兵一进宿舍,就见火炉“呼啦啦”燃得特旺。那感受真是温暖如春。</p> <p class="ql-block">  从那一天开始,我们才算真正融入了部队生活。由老百姓变为军人,新兵从一日生活制度训起,由班长分别教会骨干再由骨干教会每个新兵叠被子,叠军大衣,整理内务,而后出操进行队列训练,那些天,顶着北风呼啸,大家身着棉衣棉裤外戴皮帽,皮手套,脚蹬毛皮鞋在操场上走正步。初走队列,我们班有个新兵老是把齐步走摆手甩成了同边手。纠正多次也纠不过来,后来还是王家才与他结对“开小灶”,熄灯号响前他俩都在练。有一阵王家才在陪练中不知不觉竟反被此兵影响甩成了同边手,把刘班长都笑出了眼泪水。</p> <p class="ql-block">  我们新兵班副班长王家才个儿不高,身材瘦小,可偏偏有使不完的力气。每天出操训练回营,新兵们都趴在高低床的床板上累得不想动窝。这时的王家才却仍忙着掏炉灰添炭,给战友们打洗脸水挑脚刺。每天清晨起床号吹响前,全班战友的牙刷都被挤上了牙膏,洗脸盆被打上了温水并放上了毛巾。待大家起床后见到这暖心的一切虽没吭声,但心里都明白,这都是王家才做的…</p> <p class="ql-block">  新兵训练期间,每天晚上都有一次全连列队点名,由连长或指导员讲评各班排的好人好事或通报一日生活情况。每次表扬里都少不了王家才的名字。也许是出于嫉妒心吧,一天我把王家才叫到操场边,开玩笑道:家才兄,你已经早就是党员了,现在你把争先进的事都抢在别人前头做完了,你怕多少留点做好事的机会给别人哦。</p><p class="ql-block"> 是吗?家才不好意思的笑着抠脑壳,露出两颗龅牙对我说:那我明天起就不打水添火挤牙膏了。呵呵,我也笑着对他说:你老兄这个新兵老党员硬是觉悟高汕。哈哈,家才听闻此,和着我的笑声笑得更加爽朗。可就在我争得第一次为战友打水挤牙膏做好事被班长点名表扬的当天,连里点名,指导员又特别的当着全连干部战士表扬了王家才。说王家才利用清晨起床号吹响前的时间,顶着寒风把全连公厕蹲位上的尿冰渣子铲了个干干净净,还洒上了石灰…</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新兵都佩戴上领章帽徽后的第二个星期天 ,我们新兵连的全体新战友都全被分到了老连队,按常规新兵连生活应该有三个月时间,之所以提前分配,皆因为按照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最高指示,野战部队均担负有国防施工任务。就在当天,我被分到了步兵四连,同班战友从此被分得你东我西。王家才被分到了三营机炮连。我们匆匆挥手再见。分别被解放牌卡车拉进山西大同市北边的采凉山内,换上旧棉军服,开山放炮打坑道作业。没成想从此与王家才相处的战友缘份竟成为天涯般作别。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憾事。</p> <p class="ql-block">  从那天与王家才战友一别后,因各连队被分散在大山深处施工,加上我最早被调离连队到师团机关工作,我在新兵班的战友竟稀有见面。对王家才的信息也是由其他战友口中零星获得。只晓得此后王家才担任国防施工坑道作业风钻手,泥一身水一身,作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士典型上了军区《战友报》,1980年初被提干当了排长,后来王家才当干部仍不忘当兵本色,新婚妻子到部队探亲,还带着妻子进坑道搬运碎石给战士鼓劲。再后来家才战友被誉为“军中小铁人”先进事迹上了《解放军报》头版。再后来家才战友立了二等功。也就是立了二等功后不到两年,军队实行百万大裁军,我们原所在部队军师团均被裁撤。王家才由部队转业至叙永县金尼乡任乡武装部长(原属古蔺县所辖于1984年划出)然后就是家才战友在一次组织民兵训练场上突然发病晕倒,经县医院抢救无效逝世…然后在数年后一位曾与王家才同一个连队任职如今在国防大学后勤任职的老战友到处打听家才战友遗孀和遗孤的消息,而此时有人说家才战友的老婆和女儿都在外地打工…</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新兵生活距今已经有46年了,随着时代潮汐的起落,许多往事都淡忘了。去年秋季的一天,我去参加一名成都战友组织的小聚会。在一家名为“阳光院坝”的茶座里,战友们聊到了去社区领退役军人“光荣之家”牌匾和“退役军人优待证”的事,我说看到几个须发斑白的老人去社区交证明自己军旅生涯的材料,并交了2元钱的资料复印费,真是令人感慨。聊着军人的牺牲与奉献,不自觉的大家又聊到了王家才。战友老李说:我给大家说一件我亲眼所见王家才的事,那是在八十年代初,那时我在团里当保卫干事,一天团里出了一次事故,一名城市兵星期天去离营区不远的阳高火车站的站台上用相机拍摄火车急驰的车头照片,在倒退着取镜中不注意跌下了站台,被一辆逆行的火车碾压。事故发生后因此兵是王家才所在连队的兵,其时王家才已是该连排长,他也参加事故处理,现场勘察完后,王家才带着其他战士清理事故现场,只见他亲自捡拾尸块,血沥糊汊的弄了一手,看得我都觉着瘆人,其实他完全可以指挥其他战士做这些事情…,老李说完此事后,大家沉默不语,我说:他就是这样实诚得不能再实诚的人…</p> <p class="ql-block">  “阳光院坝”战友聚会后,我头脑中一直萦绕着部队生活的故事,时常纠结着军人的牺牲与奉献这个议题,有哲人说,人这一生都要面对生死,在生命的历程中,人不可能把握生命的长度 但可以把控生命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如此想来,王家才战友虽在世间只活了三十余岁, 但他的生命价值确是既有宽度也有内涵的,因为这样的二等功臣,解放军的军史上有他可歌可泣书写的一笔。数十年了,大家还时不时的念叨着他,说明王家才战友虽死犹荣,永远活在大家心中。想到此,我欣然命笔,写下了我们的新兵生活故事。</p><p class="ql-block"> <b>谨以此文纪念我们已逝去的青春,纪念我们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并献给我亲爱的战友和读者</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附记</b><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3年3月8日,经远在北方的老战友魏守勤(原206师教导队军医)联系,我终于与现居住河北省献县的新兵老班长刘显卿通了电话,老战友在聊天中都分外激动。经问询得知,老班长于1978年复员到地方先后在县政府部门工作,后担任县中学党委书记。现退休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生活。并微信传来全家福一张,照片中老班长抱着孙娃子精神矍铄、其乐融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散文作者:何有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配图采自网络在此致谢,若有侵权即删。</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