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手术成为治愈疾病的主要方式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如10%~40%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8.16%~27.14%发生肺部感染,13.2%~14.6%出现消化道症状等,术后30天内发生任何类型并发症,可使患者30天内病死率从0.8%上升至13.3%,使患者存活时间的中位数下降6%。由于术后留置引流管、术后疼痛及“三分治、七分养”、手术大伤“元气”等传统观念影响,导致患者术后不愿主动下床活动,依从性差。</p> <p class="ql-block">国内外快速康复外科指南均强调,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加速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临床实践中,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执行率不佳。</p> <p class="ql-block">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及肠梗阻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早期康复主要与下床活动时间早、活动距离有关。长期卧床不仅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而且还会产生其他不良影响,如胰岛素抵抗、肌蛋白丢失、肺功能损害等。术后1~3天早期下床活动与加速康复外科成功与否明显相关,运动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下床活动可预防肺功能下降、血栓栓塞性疾病、肌肉萎缩、肠梗阻、改善胰岛素抵抗。</p> <p class="ql-block">医护人员会对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采取合理有效的镇痛措施,患者应从在床上开始四肢锻炼,尽早下床活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肌肉萎缩、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预防腹胀以及缩短住院时间。鼓励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尽早离床活动。护士应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记录每日累计活动时间及活动量,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及家属的陪同下,逐渐增加活动量,留置导尿管及引流管的患者,应妥善固定管路、集尿袋及引流袋,必要时可使用相应的辅助工具,保障患者安全。</p> <p class="ql-block">加速康复外科指出术后24小时内应积极促使患者活动,最好能达到术后每日2小时活动1次,逐渐过渡到每日活动6小时,</p> <p class="ql-block">以胆囊结石手术为例:</p><p class="ql-block">开腹手术:根据患者客观情况,鼓励自主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每天计划及落实活动量。</p><p class="ql-block">微创手术: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一天下床活动2小时以上,术后第二天累计4小时以上,术后三天累计6小时以上。</p><p class="ql-block">下床活动前患者需达到的条件:</p><p class="ql-block">首次下床活动:在进食的前提下,患者无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同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疼痛评分小于4分、腹盆腔引流管固定良好、引流通畅、伤口敷料无渗血等条件。</p> <p class="ql-block">下床活动“四部曲”</p><p class="ql-block">首次下床活动应遵循下床活动“四部曲”,即床边坐立30s,站立30s,原地踏步30s,再行走;离床活动顺序为床边坐立、床边站立、原地踏步走、床周边小范围活动、病室内活动、病区走廊内活动,以不产生不适症状为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