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母亲徐平诞辰一百周年

佛祖藏我心

<p class="ql-block"> 1989年春天,母亲和我在桃花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的母亲徐平,安徽无为陡沟镇人,1923年农历二月十三生。今年2023年农历二月十三(3月4日),是她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天,即2000年12月31日下午,我的母亲因中风和脑出血臥床两年半后永远离开了我们。记得在丧事办完后的一天,我的小姨徐善岚,也是母亲最小的妹妹陪我来到我的父母亲住宅,桌子上有一本照片簿,那是母亲生前精心剪贴、保存了几十年的厚厚一本相册,有几百张老照片。小姨对我说,你把相册拿回去收好。我时常翻看这些老照片,有母亲各个时期的照片。有她在教育工作中的照片。有与家人、同事、学生、朋友的照片。还有我1945年4月在重庆出生不久的婴儿照片。母亲虽已离开我们23年,她对我们的恩情永远不会忘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2023年农历二月十三,我从 母亲的相册中选出100张照片,用来纪念 母亲诞辰一百周年。让这些照片中人物,在互联网《美篇》中活跃起来,让这些珍贵的相片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说话,让我可敬可爱的母亲徐平,永远活在世上,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的小姨徐善岚叫我收好的照片簿。它收藏了我的母亲一生精心剪贴的几百張各个时期的老照片。这是老相册正面。</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老相册内页。</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少女时代。1937年14岁的时候,母亲徐平在贵州贵阳穿上当地苗族服装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母亲徐平在陪都重庆。</p> <p class="ql-block">  母亲徐平的剪贴照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或四十年代初,在陪都重庆。</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陪都重庆,母亲徐平自己剪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母亲徐平年轻时的剪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母亲徐平年轻时的剪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母亲徐平年轻时的剪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母亲徐平年轻时的剪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母亲徐平年轻时的剪贴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母亲徐平年轻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张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重庆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笑容可掬</p> <p class="ql-block">  少女时代的母亲很爱拍照。1937年或者1938年在贵阳拍的。</p> <p class="ql-block">  时尚</p> <p class="ql-block">  三、四十年代的服装。</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在重庆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举家从重庆回到老家安徽。1948年安徽长江以北地区已经解放,在共产党领导下,母亲在巢县地区从事妇女工作和教育工作。她应该是“离休老干部”。</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母亲回到老家安徽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母亲成为小学教师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安徽芜湖任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母亲年轻时喜爱运动,既是体育老师又是运动员。这是母亲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运动会跳远比赛的一个镜头。</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芜湖市体育场一次运动会上赛跑冲刺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另外一场比赛冲刺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母亲那个时代,很重视政治学习,她在家里学习毛著。</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母亲在芜湖任小学校长时的一张照片,当时社会提倡艰苦奋斗,所以衣服都很简单普通。</p> <p class="ql-block">  这是母亲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差去北京拍的照片,衣着很朴素。</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母亲的着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有了新的变化。这是她外出游玩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母亲退休后在芜湖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母亲出差北京的一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在芜湖一位同事家院子里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退休后的母亲,在芜湖团结路三村住宅附近散步。这个时候所穿的衣服又讲究起来。</p> <p class="ql-block">1985年芜湖市组织退休老教师去江西庐山旅游时一幅合影照片。后排左起依次是:我的母亲徐平,我的父亲刘盛铦,父亲的同事黄同书、我的大儿子王亦农,前排是我的大侄儿刘鲲。</p> <p class="ql-block">  1985年暑假期间芜湖市组织退休老教师去江西庐山游览。我的父亲母亲带着大外孙、我的儿子王亦农和孙子刘鲲同行。这幅照片是王亦农拍的。</p> <p class="ql-block">这幅照片是母亲的大外孙、我的大儿子王亦农1985年夏天在江西庐山拍的。</p> <p class="ql-block">1985年暑假,我的母亲徐平和她的大外孙在芜湖市镜湖公园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的母亲在芜湖市新芜路小学任教,与学校里几位女教师合影。后排左起第一人是我的母亲徐平。</p> <p class="ql-block">  1953年母亲在芜湖市花津小学任教。由于年代久远,照片中有的人认识但叫不出名字了。记得的,前排右起第一人崔老师,第二人是我的母亲,第三人江曙霞。前排左起,第二人鲍老师。</p> <p class="ql-block">  1955年芜湖市私立湘源小学全体师生的合照。背景是学校大礼堂。照片中第三排左起第一人是我的母亲徐平。以后湘源小学改名为芜湖市中长街小学,母亲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为了推广普通话,1956年芜湖市举办小学教师培训班。图中前排正中是我的母亲徐平,后排第三人是我的同学尹新元的母亲尹冰伊老师,她高寿九十多岁。</p> <p class="ql-block">  1956年7月,省直属市芜湖体育教师在省会合肥接受培训时的合照。唯一的一位女性,就是我的母亲。前排右起第三人是芜湖市花津小学张裕顺老师。</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年末,学校政治活动气氛浓厚,这是开展教师表决心活动。图中正面站立者是我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这幅合影照片的背景,是原湖南商界驻芜湖湖南会馆。后为芜湖市私立湘源小学。再以后为芜湖市中长街小学。照片后排左起第三人是我的母亲徐平。</p> <p class="ql-block">  1962年10月的一幅合影。照片背景是芜湖市中长街小学的教室。母亲徐平为前排右起第四人。照片中我可以认出来的有:尹昌荣、马月霞、李国秀、张长庆、耿玉云、陈凤霞、沈慧琴、宁庶味、葛慧芳、张云英、张小英、沈震、汪祝富、校工老王、断腿老赵、传达室老刘等。</p> <p class="ql-block">  1964年6月母亲参加芜湖市小学行政干部培训班的一个合影。前排居中者是我的母亲。照片中有些人面熟,但是现在叫不出名字了。</p> <p class="ql-block">  1964年6月,芜湖市小学行政人员轮训班结业合影。第三排左起第九人是我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对已在乡下的知识青年关怀和帮助,芜湖市组织派遣中小学教师下乡带队。母亲1973年至1974年在当涂县青山公社带队並担任负责人。这是带队任务完成后的合影。前一排第三人是我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1977年母亲在芜湖市北市小学任校长时与全体教职员工的合影。前二排居中者是我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初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母亲(居中者)与同事好友游玩苏州虎丘。右一为余老师。</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初期,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的母亲与同事好友在苏州旅游。前排右起第二人是我的母亲,第三人是余老师。</p> <p class="ql-block">  1982年母亲在芜湖市北内小学任校长时的合照。前排右起第二人是我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1982年母亲在芜湖北内小学任校长时,为缓解当时幼儿园短缺,在小学内办起了幼儿园。前排右起第一人是我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母亲从事小学教育几十年,桃李满天下,英才遍四方。许许多多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和生力军。有不少人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和科技精英、企业老总等。图中这位学生曾经是某重要部门的领导,多年来始终与母亲保持联系。</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母亲退休后被市文明办聘用几年,她做事雷厉风行,认真负责。这一段工作,是母亲最开心的时期。图为城管工作的同事合影。第二排左起第三人是我的母亲,第四人是她的干女儿吴灼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的父亲母亲。父亲名字叫刘盛铦,安徽肥东县人,1919年农历二月初二生,2002年9月15日逝世。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读书。曾任贵阳女子师范学校教师。母亲在这个学校读书,是父亲的学生。1944年他(她)们喜结良缘,1945年农历三月初十我在重庆诞生。</p> <p class="ql-block">  父亲年轻时英俊帅气,又毕业于西南联大。后来,我的大舅徐善诚说过,是母亲追父亲的,这一段师生恋曾在学校轰动一时。</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父亲曾经在蒋经国先生领导下的三青团担任重要职务。解放后接受政府短期的劳动改造。期满后被分配到中学任英语老师。他为人低调诚恳,做事小心翼翼,竞竞业业。他的学生遍布各地和国外。对子女恩爱有加,慈眉善目,和颜悦色。</p> <p class="ql-block">  这幅照片拍摄于1975年夏天,芜湖市鸠江饭店。当时,我的丈夫王士进(佛祖藏我心)因工作需要长期在这套位于三层的包房里办公。包房有空调、单独卫浴间、沙发等,在文革尚在进行的那个年代,已经很奢华了。</p> <p class="ql-block">  1994年是父母结婚五十周年金婚年。我的父亲母亲都是终生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父亲在中学任英语教师,曾经担任过芜湖市中学英语教研组长。母亲任小学教师,担任几十年小学校长。</p> <p class="ql-block">  大约是1960年左右在芜湖拍的一张合影。照片中最长者是我的奶奶王世泽。她生育五儿二女。二位女士均为我父亲的姐姐。我们称五姑的刘淑欣中央大学毕业,在肥东教书。六姑叫刘淑怡解放前在国民党高官张治中家担任家庭教师与张治中的内弟洪世瑞结为夫妻。解放后在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工作。五位儿子,按刘氏大排行,在甘肃兰州的四伯伯刘盛畬,在安徽芜湖的我父亲刘盛銛老五,在安徽合肥的六叔刘盛昶,在江苏无锡的九叔刘盛耀,在四川成都的十叔刘盛纲。</p><p class="ql-block"> 照片前排左起依次是:刘朝慧(四伯伯小儿子)、刘朝霞(我的妹妹)、王世泽(我的奶奶)、刘朝敏(四伯伯的女儿)。后排左起依次是:刘朝阳(我的弟弟)、我的父亲刘盛铦、龚维耘(四伯伯的夫人,我们喊四妈)、徐平(我的母亲)、我本人(刘一宁)。</p><p class="ql-block"> 兰州四妈龚维耘(1917年—1977年),出身名门世家合肥龚家,与龚澎(乔冠华原配夫人)是堂姊妹。</p><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王世泽,高寿九十三岁。她们那一辈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所生五男二女个个都是大学生。几乎全是名牌大学,如中央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等。</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工学院读书的小儿子、我的十叔刘盛纲,现在是国际知名的大科学家。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成都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他今年九十一岁,任然战斗在科学研究的岗位上。</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芜湖市拍照的全家合影。居中长者是我的奶奶王世泽。后排是我的父亲刘盛铦、母亲徐平。前排是我的弟弟刘朝阳、妹妹刘朝霞和我。</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在芜湖市的合影。左起:小姨徐善岚、大姨徐善英、大舅徐善诚、我,刘一宁、母亲徐平、大姨的儿子刘斌。</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或者六十年代初,我们一家五口在芜湖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芜湖市的合照。我们全家五口,帅小孩是四姨徐善桢的长子邓成刚。</p> <p class="ql-block">  1973年秋天,母亲的三妯娌和我的大儿子王亦农在芜湖的合影。左起:依次是六婶黄德荫、我的母亲徐平、九婶李秋萍。小孩是我的大儿子王亦农。</p><p class="ql-block"> 合肥六叔刘盛昶1949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1984年病逝。合肥六婶黄德荫,1926年生,今年九十八岁,是一位贤慧高寿的长辈。无锡九叔刘盛耀,江南大学物理系教授,2014年病逝。</p> <p class="ql-block"> 兰州的四伯伯刘盛畬和我的父亲母亲的合照。时间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地点是父母在芜湖市团结三村的住宅。</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右起第一人,是我的四伯伯刘盛畬(1916年7月~1993年10月)。193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工程糸。毕业后主要从事铁路、公路的工程技术工作,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先后参与湘桂黔、宝天、天兰、兰新、兰青等铁路设计与施工:在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中,亲临工地技术指导,为西宁至格尔木铁路施工起到了重要作用,1956年在修建宝天线隧道的施工中,改进了设计施工方案,为国家节约了数千万元资金。受到了一工局嘉奖,並被评为劳动模范。</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5年4月17日。地点是芜湖铁山宾馆。前排右起依次是:我的母亲徐平、我的父亲刘盛铦、我的十叔刘盛纲,我的十婶蒋臣琪。后排右起依次是:我的大儿子王亦农、我的侄儿刘鲲、我的姨侄顾赟、我的小儿子王虎。</p><p class="ql-block"> 十叔刘盛纲,是我的奶奶王世泽五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儿子。生于1933年12月26日。他是一个大孝子,因为奶奶长年与我们的父母生活在芜湖,记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几乎每年都会来芜湖看望奶奶,住在奶奶只有二、三平米的陋室里陪着他的母亲。奶奶九十三岁临终前,十叔星夜从成都赶来芜湖,为母亲送行。</p><p class="ql-block"> 十叔刘盛纲还是一位当今国内外知名的大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太赫兹之父。1980年四十多岁的十叔刘盛纲破格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任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至今仍战斗在科学研究岗位上。</p> <p class="ql-block">  1952年,母亲和我、弟弟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1950年我和弟弟。</p> <p class="ql-block">  这是母亲的父亲,我的外祖父徐子端,1900年生,1989年去世。1937年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奔远在贵州贵阳的安徽无为籍抗日名将200师师长戴安澜。担任戴安澜的中校副官任200师驻贵阳办事处主任。这是他年轻时的照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外祖父任芜湖市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的外婆徐朱氏。1945年我出世后,就是外婆带的。由于我太胖太重她都抱不动。1946年在我一周多的时候,外婆阑尾炎手术,由于当时重庆药物缺少而不幸死于手术中,时年不到五十岁。</p> <p class="ql-block">  外祖父和他的两个女儿。右边的是大姨徐善英,左边的是我的母亲、二姨徐平。</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的大舅徐善诚。1927年生。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父母还有姐姐、弟弟奔向贵阳,途中弟弟因病缺药而去世。1947年大舅考取北平燕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系,与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同班同学。北平解放前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並成为候补党员。解放后在北京市公安局工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自动辞职后考取武汉大学俄语系。毕业后在湖北当阳中学任俄语老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我的母亲积极努力下调回芜湖市中学任教。大舅终身未婚。晚年的大舅多次说,你的母亲让我跟你们过,我也想跟你们过。大舅人生中的最后七年搬到我们家居住,直到他九十一岁去世。</p> <p class="ql-block">  1995年农历三月初十,是我五十周岁生日。在生日宴会上,我的大舅徐善诚放声高唱俄罗斯歌曲。左边是我的母亲徐平,右边是我的丈夫王士进。</p> <p class="ql-block">  这一张照片是我的母亲外婆家(朱家)的全家福。拍照时间在1971年底或者1972年初。</p><p class="ql-block"> 无为陡沟朱、徐、陈三家,世代深交,渊源深厚。</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间左起,第三人和第四人为我的舅爷爷朱子贤和舅奶奶叶远芳。他们三个儿子分别是我的大舅朱以寿、二舅朱以涛和三舅朱以铸。</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人员名单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乐培燕、朱以铸、朱朝东、朱以涛、叶瑞凡、丁绍南、叶敏</p><p class="ql-block">中间左起:朱德铭、朱以寿、朱子贤、叶远芳、倪惠芬</p><p class="ql-block">中排坐大人怀中的四个孩子,左起:朱裕生、朱庆生、朱永忠、朱永胜</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朱梅生、朱德宇、朱永红</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未在芜湖的合照。前排左起:我的母亲徐平、外祖父徐子端、大舅徐善诚。后排左起:四姨徐善桢、大姨徐善英和她的第三个孙子刘文𤇍。</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的四姨徐善桢的全家的合照。右起依次是:小表弟邓成钊、四姨徐善桢、四姨夫邓寄冰、大表弟邓成刚、表妹邓成艳。四姨和四姨夫都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四姨毕业于安徽医学院,两人都是眼科专家,在安徽省淮南市矿工医院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82年在芜湖的一张照片。左起:邓成刚(四姨徐善桢的大儿子)、大舅徐善诚、母亲徐平、邓成艳(四姨徐善桢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  四姨的女儿、我的表妹邓成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游玩黄山后来芜湖看望我的父母亲时留下的一张在黄山风景区拍的照片。她现在是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我的母亲相册中保存的,我的小姨徐善岚一家四口的合照。拍照时间大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p><p class="ql-block"> 小姨夫陈修诚,五十年代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长期在武汉长江日报工作,任报社总编辑。小姨徐善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长期在武汉市城市建设部门工作。他(她)们的女儿陈十游和儿子陈迎九均为武汉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在耶鲁大学等名校毕业,现在金融行业工作。</p> <p class="ql-block">  我是1945年农历三月初十在陪都重庆跳伞台附近一所公寓里出生的。这是我出生四个多月的照片。由于当时家境尚好,母亲怀我以后营养跟得上,水果吃的多,所以我出世以后很胖。据母亲说,当年在我的出生地—重庆跳伞台附近是出名的小胖子。</p><p class="ql-block"> 母亲生我的那年二十二岁周岁,我今年七十八周岁,如果母亲健在,今年正好一百周岁。</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九个月时的照片。照片背后有大舅徐善诚毛笔写的“九个月的绿珠”。他给我取名绿珠, 说是古代一位美女。但是,我小时候长得很丑。“塌鼻子大扁脸,世上难选。”这是合肥六叔刘盛昶后来经常同我开玩笑的一句话。</p> <p class="ql-block">  一周多的我,躺在妈妈怀里。听妈妈说过,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她抱着我和爸爸一起去过国民党高官张治中在重庆的公寓。因为,爸爸的姐姐刘淑怡的丈夫洪世瑞是张治中的副官,还是张治中的小舅子。刘淑怡又是张治中的家庭教师。我小时侯胖乎乎的很可爱,在张治中的公寓里,他还送我一双小白皮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的大儿子王亦农,小名小农,我的母亲最喜欢他。1969年1月12日在安徽省郎溪县十字舖出生。那时正值文革最疯狂时期,母亲因为是学校当权派被撤职批斗,父亲因为历史问题也被批斗。他们在我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都不能来到我的身边。那一年雪特别的大,天特别的冷。茫茫世界,举目无亲。所幸的是,有一位刚分配到农场的医生李小兵在场。李医生的丈夫卢秉松教授是我的丈夫王士进上大学的老师。那天,一位农村接生婆在我家里烧了一盆炭火,用当地农村传统方法把我的第一个儿子接生下来。由于卫生条件差,消毒不严格,三天后新生儿肚脐发炎送医院治疗。</p> <p class="ql-block">  外婆和大外孙。1973年在芜湖市中长街小学内,父母住的宿舍下面井边。外婆在洗菜,大外孙王亦农依偎在她的身旁。</p> <p class="ql-block">1973年我和丈夫、大儿子在父母家井边洗菜。</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75年夏天拍一张照片。地点是芜湖鸠江饭店三楼的一处套房里。当时正值文革时期,动员城市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我的丈夫在芜湖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工作,他经常没日没夜地写材料。办公室人吵杂无法写,家里小,9个平方住四口人也无法写。最后领导决定在宾馆长期包一处套房给他办公用。我的父母来过。我的许多同学,如郭晓明、许志亨、张必岳、孙春平等也来过。这张照片是我的母亲抱着我的第二个儿子王虎小名小虎子,在宾馆套房里。</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75年在芜湖鸠江饭店套房里拍照的。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弟弟刘朝阳,和我们一家四口。</p> <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的两个儿子。1976年冬季,在芜湖市团市委宿舍里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芜湖市团结三村父母亲住宅里,我的父亲母亲和他(她)们的四个孙子和外孙共享天伦之乐。是用我的大儿子从日本带回来相机拍的。</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母亲。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地点是他们在芜湖市区团结三村的住宅。背后的条幅对联为外祖父徐子端所书。</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徐平和我的大姨徐善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芜湖市团结三村父母亲住宅里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儿子王亦农从日本打工回来后,来到外公外婆在芜湖市团结三村的家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家四口在我的父母亲家里的合照。时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世同堂!1996月1月9日凌晨,我的大儿子王亦农女儿王玥出生。我有了孙女儿,我的母亲有了重外孙女儿,实现了四世同堂。</p><p class="ql-block"> 在王玥出生那天夜里,我的母亲在芜湖二院产房整整守了一夜。一直等到王玥出生护士抱出来给她看了一眼,才满意的离开。那时我的母亲也是73岁高龄,身体还那样硬朗。如果母亲健在,她老人家会更高兴,她的宝贝第四代,如今出落成美丽的大姑娘,留学澳大利亚並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弋矶山医院护士长江增慧的一张老照片。她在芜湖第二中学读书时是我父亲的学生。她和我们一家人都是好朋友。我的母亲和父亲临终时,她都一直在身边,给予无微不至关怀和呵护。</p> <p class="ql-block">1998年6月12日我的母亲患心脑血管疾病,在康复期间,我的大儿媳胡瑜带着母亲的第四代王玥经常去看望老太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