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思索促提升,赋能课题启征程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参加任城区市级规划课题中期视导活动

高晶

<p class="ql-block">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风正沐,赋能课题启征途。</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与指导引领力度,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2023年3月2日,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市课题主持人和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任城区2021年立项的市级规划课题中期视导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中期视导活动在教体局会议室举行,由教研中心教科室张春凤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张春凤老师首先对前期学校视导活动进行回顾,并对本次活动做出安排:听取各课题组中期研究汇报,评议专家查看课题组材料,评议专家针对各课题组的汇报内容及资料情况进行面对面的反馈指导,教科室对下一步课题研究提出任务和要求。张老师明确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希望参与活动的教师们认真倾听各课题组的汇报,相互学习借鉴,提升课题品质,完善中期报告。</p> 课题汇报分享交流 <p class="ql-block">  六项课题从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下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和展示。</p> <p class="ql-block">  济宁市实验中学孙菲老师对陈冲校长主持的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该课题创造性地研究利用学历案为载体进行教学,形成“情景-问题-活动-评价”的循证课堂教学环节,逐步形成基于学历案的课堂循证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  济宁市第七中学李文老师对刘谦校长主持的课题“基于家校共同体的初中生劳动教育实践研究”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该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整合课程资源,多层面打造四大课堂,形成校本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即在家庭层面开展习惯养成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开展学科项目实践劳动教育,在社会层面开展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在文化层面开展传统文化劳动教育。</p> <p class="ql-block">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贾婕婕老师对彭国梁校长主持的课题“基于家校共育的家委会工作策略与实践研究”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该课题在研究中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家委会活动丰富,图文并茂,一次次创新的活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使与会老师们在领略各课题团队精彩成果的同时,也引起了启发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济宁市喻屯二中赵辉主任汇报“农村寄宿制中学校园欺凌的有效预防与应对措施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  该课题组的研究立足于农村寄宿制中学关于校园欺凌第一手资料的搜集、统计和分析,注重数据和资料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种理论的搜集和整理,以期从多维度、多层次阐释校园欺凌现象,丰富关于校园欺凌的理论研究,探讨预防农村寄宿制中学校园欺凌的新思路。</p> <p class="ql-block">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谷慧青主任汇报“初中社团活动和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p> <p class="ql-block">  该课题根植于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社团文化,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社团活动融合的价值,采取“教师线、课堂线、社团线、活动线”四线并行的模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社团活动和师生的生活中,挖掘学校文化特色、凸显学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p> <p class="ql-block">  济宁市南张中学杜兆杰老师对刘婷校长主持的课题“乡镇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落实机制研究”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该课题组的研究紧紧围绕乡镇中学的实际情况,对骨干教师的成长进行更直接、更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研究着意探究骨干教师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使研究更具体、更细腻,构建出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适合乡镇中学骨干教师培养的发展机制——动力机制、能力机制、价值引领机制、衔接机制、合力机制,一定程度上弥补关于乡镇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片段式、形式化等不足。</p> <p class="ql-block">  每项课题汇报结束后,张老师与课题主持人进行一对一交流,肯定了课题取得的突出成果,也提出了下步研究的中肯建议。</p> 专家反馈指引方向 <p class="ql-block">  视导组专家们查看资料后,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p><p class="ql-block"> 1.课堂研究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应有所体现; </p><p class="ql-block"> 2.活动的开展应该明确目的、任务,活动结束后总结此次活动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3.中期报告的书写要规范,注意格式的正确性等 ;</p><p class="ql-block"> 4.活动推进情况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会更加清晰;</p><p class="ql-block"> 5.可预期成果应具体化,如论文的发表、校本课程的研发等。</p> <p class="ql-block">  专家们的指导耐心细致,让课题组成员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接受指导的课题组主持人衷心感谢对专家们的辛苦付出,纷纷表示一定按照专家组的要求认真梳理充实课题资料,提升课题研究质量。</p> 总结提升扬帆起航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春凤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张老师首先肯定了6个课题组在现阶段取得的成果,指出其共性特点:学习有质、活动有序、研究有果、研究有望,同时围绕课题也给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p><p class="ql-block"> 一、课题组责任分工一定要明确。做课题是一个团队力量的凝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所有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协作。</p><p class="ql-block"> 二、过程性资料的整理要注重系统化、系列化。比如“问卷调查法”,首先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再比如活动的设计,首先是活动方案——活动的开展——活动感悟(师生)——活动照片——活动报道。活动的设计要丰富多样,形成系列化。</p><p class="ql-block"> 三、结题资料注重成果化。对照《申报书》中所列的“预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提炼。</p><p class="ql-block"> 四、《结题报告》的撰写要注重“实效性”,切记一个“虚”字,用具体案例、数据来说话。</p><p class="ql-block"> 五、资料的排版要注重美观。一般要双面打印;文字排版要整齐,字号大小要适中,一级二级三级标题要突出;图片、证书整齐排版,彩色打印。</p> <p class="ql-block">  教研中心教科室副主任张素娟对课题组成员提出进一步要求,课题研究材料要丰富,活动要多样,过程要扎实,课题研究的策略、步骤、方法要具体,用过程来证明结果。最后,张主任勉励大家要努力提升课题研究的凝练功夫,对课题进行下一步的优化完善。</p> <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我校教师纷纷表示课题研究目的变得更加精准,研究思路更为清晰,研究方法更加明确,为后续开展研究实践奠定了基础。我校定会乘着本次视导活动的东风,扬帆再起航,相信各课题组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润色,研究出更精准和丰富的实践成果。</p> <p class="ql-block">文字:高晶、薛慧、陈兢</p><p class="ql-block">图片:王义伟、薛慧</p><p class="ql-block">审核:张春凤、郝玉红、王燕</p>

课题

研究

课题组

活动

汇报

中学

济宁市

骨干教师

进行

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