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0年,我被新疆兵团八师148团3营16连领导安排在机务排当油材员,和铁工、武汉支边青年刘炳衡住一个宿舍。</p><p class="ql-block">那年冬天,雪大雪多。刘炳衡约我去套野兔,他说他看好了,林带里有野兔,雪多好套。</p><p class="ql-block">下午一下班,我带上手钳,从库房取出一卷细铁丝,和老刘一块,踩着齐脚脖子的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51号条田林带。只见林带里有一条窄窄的雪路,是野兔踩出来的。原来野兔有个笨习惯,只顺着踩出来的路来回跑。</p><p class="ql-block">我们把铁丝剪下一段,做成直径10厘米的活套圈,然后把套圈的铁丝头拴在旁边的小树上。套圈要竖起来,离地10厘米,圈口对准野兔跑的路,估计野兔跑来的时候,头刚好能冲进圈里。野兔的头一旦套进去,一冲,套圈就会勒住野兔的脖子。野兔为了摆脱套子,会拼命蹦跳。野兔越是蹦跳,套圈就会越勒越紧,直到把野兔勒死。我们一连下了20多个套子,把周围三个条田的林带都下上了。人累得不行,才满意地往回走。晚上,我们用梭梭柴烧上火,化冰块成热水,美美地擦了一个澡,只等天亮去捡野兔子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天一亮,我们早早地来到条田收兔子。到条田林带一看,只见套子要不是歪了,要不就是变了形,野兔显然是来过了,可是一只也没有套上,白忙乎了。我以为有人先来把兔子收走了。刘炳衡爬在雪地上仔细观察后说,套子安低了,兔子的头没有冲进去。于是,我们又重新调整了套圈的高度。</p><p class="ql-block">第三天,套圈小了一点,兔子耳朵长,头冲进不去。第四天第五天,野兔还是没有套上,野兔子太狡猾了。其实,野兔是很笨的,明明知道有人来过了,还下了套,可是还是在老路上跑,一点不变通,习惯成自然嘛。遗憾的是,我们比野兔还要笨,下的套子总是不合适,硬是套不上比我们聪明一点点的兔子。</p><p class="ql-block">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们则是笨者千累,也有一得。经过多次努力,这天,这次套子大小,高低,角度都安对了,终于套上了一只比我们还要还要还要笨的笨野兔。只见套圈周围的雪被滚得乱七八糟,笨兔子挺挺地躺在雪地上,已经冻得硬梆梆。套子紧紧地勒在笨野兔的脖子上。哎,这只笨兔子虽然比我们要笨,但为了求生,它是经过了多么绝望的垂死挣扎啊!看到这一真实的情景,我这个笨人也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下套子了。</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智兔之偶然一失,但这一失却让它由智变笨,成为笨兔,最终要了它的命。</p><p class="ql-block">回来后,我们两个笨家伙饱饱地吃了一顿笨野兔子肉,虽然只有一些盐,没有什么作料。</p><p class="ql-block">吃了笨肉我们两个笨家伙会不会更笨呢?</p><p class="ql-block">这样套兔子,太辛苦,并且,说实话,野兔子肉也不太嫩,可能兔子越笨肉越老吧。我们俩个笨家伙都没兴趣再去套那些比我们还要笨的笨家伙了,算了。</p><p class="ql-block">现在想起来,套野兔子是有意思,但是实在不应该,因为这对环境是一种破坏。</p><p class="ql-block"> 陈新渝 2005.6.5</p> <p class="ql-block">雪地的兔子小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