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徽行(二)……2023.2

怡然

<p class="ql-block">此集上接“春来徽行(一)”</p><p class="ql-block">岩寺古镇,是徽州区区府的所在地,这里有着同其它县城的繁华相似之处,游玩祖源村后,我们当晚赶到了岩寺古镇。这次徽州之行的第2和第3晚就是住在岩岩古镇的龙兴宾馆,吃住行都很方便,性价比挺高的。岩寺老街就在岩寺镇的中间,这里主要以餐饮休闲为主,也有其他等展馆夹杂其中,我们在老街品尝了特色早点酒酿汤圆后,用了一天时间玩转了岩寺周围的4个景点,呈坎、唐模、棠樾牌坊群和徽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 呈坎村</p><p class="ql-block">呈坎村是形成于明代的古村落,有许多建筑是宋元时期建成的,它之所以出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中国风水玄学的活化石,是国家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呈、坎二字本身就取自八卦中的卦象,除此之外八卦学更多的体现在村子的布局上,它背靠八座山,正以八卦的八个方位相合,所谓“一挂一乾坤,一门一人生”,自古以来被誉为探索发现生命玄奥,感悟人生未来先哲圣言的神奇之地。其九曲十八弯的小路号称迷宫,能进不能出,颇有八卦阵的味道,村里的小溪呈S型,穿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著名的八卦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站在犹如北京天坛的八卦村的祭坛上,看到远处那些粉墙黛瓦,水川青石,没到盛开季的绿油油的一片油菜,虽是很难参透风水村的奥秘,然而已经品味出八卦布局中的古老徽韵。</p> <p class="ql-block">因为担心自己走不出村中的八卦阵,我们还聘请了当地资深的导游。呈坎古村除了独具特色的八卦风水特色外,还具有与其他徽州古村落一样的古建筑和古祠堂,村口的溪水与粉墙黛瓦的建筑,相映成辉,美不胜收,每一张都是一幅幅泼墨的山水国画。</p> <p class="ql-block">跨平安坎,一生无坎。</p><p class="ql-block">相信一生无坎的美好寓意,我们都兴致勃勃地跨过了平安坎!</p> <p class="ql-block">在看钟老人热情激昂的祝福词中,我们都开心的撞了平安钟。</p><p class="ql-block">撞钟词为:一撞福,二撞财,三撞好运,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来财,九九归一,全家平安,身体健康,家和万事兴,后代一代更比一代强。</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环秀桥建于元大德七年,是本村罗姓十七世祖罗环秀 之妻程氏捐资建造,当时为通往许村和歙县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 棠樾牌坊群</p><p class="ql-block">棠樾牌坊群记录着徽商包氏家族明清两代400年间,同一家族的荣光,七座主题鲜明的牌坊十分协调的排列一致,气势恢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荣誉体系--忠、孝、节、义。</p> <p class="ql-block">牌坊群旁的旁边,有三座祠堂,鲍氏支祠建在两座牌坊的正中间,五凤门楼两侧的砖雕八字墙和敦本堂两侧墙上由朱熹提写的“忠孝、节廉”4个字是亮点,由于敦本堂里只供奉家族的男性,所以这个祠堂又被称为男祠,包氏支祠旁边是世孝祠,专门供奉包氏家族中历代出类拔萃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清懿堂,全国唯一一座只安放女子牌位的祠堂,凸显了强调男女有别的鲍氏家族,为颂扬鲍氏家族历代烈女贞妇而建的纪念馆。而只有符合“清白贞烈,德行美好”标准的女性才有可能被供进这座女祠。</p> <p class="ql-block">第九站 唐模古村</p><p class="ql-block">唐模古村始建于唐,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是以水口园林,徽派建筑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古村落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细长的村子依附着一条清澈的河,河边一栋栋老宅子连成了线,这条线随着河水的走势摆动,时不时就有一座石板桥,划破了水里的倒影,最惊喜的是小河流到村中段居然还有湖泊、园林,沿着河边的宗祠、牌坊、古建筑,集中体现了徽州村落的水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同胞翰林坊建于康熙25年,是为了嘉奖唐模翰林许氏兄弟的才举功名而立。</p> <p class="ql-block">第十站 歙县古城</p><p class="ql-block">歙县是皖南名县,曾为徽州首府,因此这里至今仍散布着大量古老村落。歙县古城是古时徽州权力机构的所在地,这里有完整的府衙、曹氏二宅、斗山街、城墙城门等。</p> <p class="ql-block">佳逢兔年春节正月还没过,每天县城府衙门口都有几场舞龙表演,我们也挤在人群中看热闹,饱享了徽州人过节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立于古城主路上的许国石坊,12座形态各异的石狮,紧靠着8个立柱,8个门洞朝向四方。这座四面八脚的牌坊是万历皇帝为了表彰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歙县人许国而建的。</p><p class="ql-block">这座牌坊有三绝,在中国所有的牌坊中独具一格,形式独一无二为一绝;许国生前就立坊为二绝;在石头上仿木结榫为三绝。</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 卖花漁村</p><p class="ql-block">卖花渔村,本名叫洪岭村,因为村民世代以卖花为生,而村落又位于新安江南岸高山沟谷中,便口口相传称作了卖花渔村。</p> <p class="ql-block">一片片黑白相间的徽派民居,鳞次节比排列成的形状像一条山涧游鱼,村口是鱼头,沿着山涧往里走,是鱼身和鱼腹,村尾向两边分叉象鱼尾。</p> <p class="ql-block">洪氏宗祠原为卖花渔村洪姓宗祠,祠分三进,首门悬挂宗祠横匾,中进为正伦堂,后进为报本堂。现为卖花渔村乡贤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山涧小路,满山的梅花,一路梅香馥郁,让人喜、惹人醉。更有那云开雾散,万丈霞光牵着视线,有诗意升腾在朦胧的心田,你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以美好的东西比拟眼中梅花。</p> <p class="ql-block">卖花渔村的特点是:春天油菜花未开放之际,.沿着沟谷一面向阳的山坡上,绵延数里,漫山遍野窈窕梅树,摇曳着深深浅浅的新红,将游人视野染得妖娆又鲜艳,气势磅礴,却又饱含着温暖轻柔的深情,踏着花浪滑向村庄,氤氲在四周的芬芳花香,令人怀疑置身阆苑。</p> <p class="ql-block">花与花相伴,处处红粉迷人眼。万花丛中,且起一支细端详,花枝苗条花朵瘦,风骨曾在诗中献,在梅岭徘徊恍惚感觉,如影随形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卖花渔村每家每户门前都有很大种植花卉盆景的的庭院,全村近200户人家600多口人,家蒙都有种花造景的本领,栽花养花卖花。他们养花制作盆景的过程有数个世纪,代代相传的技艺早已炉火纯青,这里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代表着徽派盆景的最高水平。这着实让我们大开眼界,饱览了这样大规模的盆景园艺,实在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卖花渔村,我们开始打道回府,这场徽州之行,从15号到18号,行程达1000公里,总共游览了11个景点,除了个别景点留有遗憾外,几乎囊括了皖南地区有特色的景点。</p><p class="ql-block">回味这一次春天的徽州之行,那一片片早春缱绻阳光下烟雾缭绕的连绵群山,那一群群镶嵌在群山和绿野之中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村落,那一座座轩昂壮观、气势磅礴的祠堂和牌坊,那一件件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艺术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以及漫山遍野浪漫的春花,无不为之惊叹、叫绝。</p><p class="ql-block">我们既饱览了春光,又观赏了一场徽派历史文化艺术的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