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春季是甲流感染高发时期,中小学生是易感人群,孩子的健康牵动着家长和老师的心,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莽卡满族中心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预防甲流从我做起,家校携手共同守护。</b></p> <p class="ql-block"><b> 甲流是一种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因为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所以这一类型的流感被称为甲型H1N1流感。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会出现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大部分患者可在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1—2周即可恢复正常。</b></p> <p class="ql-block"><b>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b></p><p class="ql-block"><b> 2.戴口罩,勤洗手。</b></p><p class="ql-block"><b>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b></p><p class="ql-block"><b>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b></p><p class="ql-block"><b> 5.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b></p><p class="ql-block"><b> 6.注意保暖,春季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要根据温度变化适当增加衣服。</b></p> <p class="ql-block"><b> 1.尽快就医,进行隔离观察,报告学校</b></p><p class="ql-block"><b> 2.居家休息,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同时,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b></p><p class="ql-block"><b> 3.家庭消毒: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手绢和纸巾等要妥善处理。</b></p><p class="ql-block"><b> 4.感染甲流不要恐慌,可防、可控可治,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病毒,科学防治。</b></p> <p class="ql-block"><b> 1.晨午检工作:每天学生入校后,由班主任负责进行晨、午检工作,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以及不能确定的其他症状时,及时送到学校卫生室检查,并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b></p><p class="ql-block"><b> 2.对未到校的学生,各班班主任老师应及时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并登记。如果学生有病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午)检记录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愈。</b></p><p class="ql-block"><b> 3.班级定时做好消毒制度,增强班级消毒环节,严格按照消毒比例进行消毒,保证班级环境的干净。</b></p> <p class="ql-block"><b> 为了增强防控意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希望家长也能行动起来,做好以下预防工作:</b></p><p class="ql-block"><b> 1.如果您的孩子有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及时通知班主任,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b></p><p class="ql-block"><b> 2.如果孩子因为其它原因不能来学校,请主动向班级老师请假,说明原因。</b></p><p class="ql-block"><b> 3.请家长每晚睡前和晨起时注意给孩子测量体温及检查身上有没有皮疹等其他症状,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诊治。</b></p><p class="ql-block"><b> 4.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特别是公共场所:商场、餐厅、游乐场等,以免增加感染机会。</b></p><p class="ql-block"><b> 5.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饭前便后和户外归来要用肥皂流水洗手,不把手指和玩具放入口中,预防病从口入。</b></p><p class="ql-block"><b> 6.保持居住场所经常开窗通风,定期对孩子的衣物、寝具、玩具等进行晾晒和清洗消毒。</b></p><p class="ql-block"><b> 7.让孩子多喝水,多吃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注意饮食的卫生和安全。</b></p><p class="ql-block"><b> 8.保证孩子睡眠充足,防止过度疲劳,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家校共同的职责,为了孩子,请家长和老师们仔细阅读以上内容,同时将疾病预防安全知识传授给孩子。</b><b style="font-size: 18px;">让我们一起加强疾病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科学预防,共同守护孩子健康安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