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夜色》 喜悉漳州古城今日获得殊荣,喜极:唐宋的碑坊,民国的骑楼,极至的休闲:走在古城,仿若穿越时光隧道!

高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漳州古城历史沿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漳州自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为“大江南旋而东注,诸峰北环而西顾,山川形胜极佳”,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州治从漳浦李澳川徙至龙溪县登高山(今芝山)下桂林村现址。宋咸平二年(999年),漳州挖掘濠沟环抱子城。祥符六年(1013年)又对古城进行改造扩建,加设西濠,又于西南隅凿水门,接潮汐,通舟楫,竖木栅,围长15里。嘉庆四年(1211年)开始用石块砌东门墙,高17级台阶,长约500丈。绍定三年(1230年),再砌西、南、北三面墙,石阶20级,高约1.7丈,总长2500多丈,并筑谯楼、哨所,共设7个城门。元至正二年(1366年),拆除旧城墙,将东、西、北三面城墙缩入,重新砌石筑墙,周长缩至2173丈。明初,再度修复时加筑女墙、谯楼。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城墙,再建敌台、望楼和城顶谯楼,接着又建起了一直作为古代漳州标志性建筑的威镇阁(俗称八卦楼)。清顺治、康熙年间又先后多次重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历史上漳州城是闽西南汀漳龙的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粤广往来京畿必经漳州,因而城市发展较为迅速,明清时民间有城内“九街十三巷”的说法。明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正式取消“海禁”,在月港(今龙海海澄)开设“洋市”,在月港的辐射带动之下,漳州城经济繁荣,成为“百工鳞集”、“机杼炉锤”交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民国七年(1918年)五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兴师援闽,主政漳州并建立“闽南护法区”。按照三民主义的建国方略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的口号,成立工务局,1919年4月起历时一年半,进行了拆城墙、拓街道、辟公园、筑堤岸、建码头、修新桥、开公路等大规模市政建设,使漳州城迈入了现代城市的门槛。漳州旧府衙及后花园辟为“漳州第一公园”,1927年1月更名中山公园,成为福建省历史最悠久、最具“中山元素”的中山公园。当时共有35条街道进行了拓宽取直、铺设路面,始兴南路(古称新府路)就是拆古城墙的石料铺砌而成,是现存唯一的百年石板路;共和路(古称旧府路)、博爱道等一些具有现代民主色彩的街道名称就是由那时起命名并保留至今。在改造道路的同时,沿街两侧建筑同步改造成二至三层的楼房,整齐中富有变化,并且延安南路、香港路、青年路等还建成了“五脚距”(骑楼)式“竹篙厝”,赋漳州城市面貌以强烈的地域特征。时至今日,漳州古城的建筑和人文底蕴还都集中展示出早期民国的风貌,给人一种时光倒流回到民国时代的“错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以上资料百度提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今日傍晚久违的朋友光临寒舍探访,长话难收,万家灯火时依依惜别:借此机会,送客后又游咫尺之遥,许久未见的古城夜色:一饱眼福,二则为千年古城获文化旅游部《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殊荣,拍摄夜景图片为证,此乃名至实归也!编罢有感而缀五言诗赞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万家灯火明,千载人间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晚年遇喜事,幸为古城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