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梦起航,教研活动促成长——济渎路学校语文工作坊活动

逍遥燕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万物复苏的季节,迎来了研途好风光。新学期,济渎路学校语文大教研暨小语工作坊活动如期而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教研的主题是: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初衔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刘翠平老师主持,初中和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参加。</p> 小学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小娟执教《自相矛盾》</p> <p class="ql-block">  张小娟老师紧紧围绕“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单元要素,触摸学生起点,借助词句段运用,交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通过理解读,表演读等方式,巧妙引领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同时,巧创情境引领多角度关注旁观者思维,带领学生用规范性的语言去讲述,去感悟寓意。借学生之手指导书写,用评价量表让学生自我检测,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精彩纷呈的课堂,高潮迭起,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p> 初中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周珊珊执教《十五从军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珊珊老师在执教《十五从军行》一文时,深入挖掘教材,关注中考走向,精心设计“介绍乐府诗,了解特点——初读诗歌,整体感知——丰富画面,体味情感——走进情景,朗读感知——对比探究,拓展延伸”五部曲,层层推进,通过不同情境情的吟诵,引领学生感悟人物内心,了解乐府诗特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上,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与文本对话,记录详实,学习扎实高效。</p> 微讲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亚琴:理清新课程标准里的三组关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亚琴,作为市级名师,工作坊坊主,她从新课程标准的要点入手,向大家阐述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观点,帮助大家理清新手思维与专家思维,传统教学与素养导向教学,单篇教学与学期任务群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个个案例,向大家传递着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方法,引领大家行走在语文这片广阔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师们认真聆听,汲取营养</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分组讨论,热火朝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小娟老师说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周珊珊老师说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元媛:小娟老师依据评价量表,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通过读文、抓住关键语句、创设情境,把学生当成不同的旁观者,最后以劝告楚人的方式,使不可见的任务思维外显,使学生了解了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老师这节课,关注中考,能抓住关键词给予学生方法指导,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以及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芳:张老师这节课目标明确,首先出示课时的学习目标,再了解单元目标,着眼于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学生不明白什么是人物的思维过程时,将问题分解为“什么是人物”“什么是思维过程”,这样降低了学生的难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卫卫:两位老师目标定位准确,能根据语文要素确立学习的要点 。都善于从细小处入手,让学生真正理解语文表达的含义。提问的问题用语精准,对学生的回答能作出最中肯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立杰:张老师这节课始终引领学生构建规范性的语言,并理解规范性语言的含义。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创设不同情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建波副校长做最后点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准确处理,恰当定位。两位教师精心钻研教材,从文本出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关注学习方法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两位老师始终关注课堂,关注过程,教给学生方法,使其受益终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永建副校长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课上得非常成功,同时向大家提出希望:希望大家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学习新理念,学习新方法,提升职业素质,展示教师个人魅力。</p> 部分听课记录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清浅,岁月如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次的教研,都是实践与理论的碰撞,对老师来说,这不仅是专业修养的提升,更是促进老师成长的催进剂。我们为语文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路漫漫,且行且珍惜,相信我们一路会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p> <p class="ql-block">图文:王燕 张蕾</p><p class="ql-block">编辑:王燕 张蕾</p><p class="ql-block">审核:苗红霞</p><p class="ql-block">统筹:郭建波</p>

学生

老师

语文

思维过程

素养

教研

学习

教学

工作坊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