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

廖建华

<p class="ql-block">  3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从2014年起,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每年的3月1日确定为艾滋病零歧视日,以维护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号召更多人消除狭隘偏见,并推动实现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全球目标。</p> <p class="ql-block">1.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目前,全国累计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超过100万例。</p><p class="ql-block">2.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可预防。感染艾滋病会对健康、生活和家庭等方面带来较大影响,并需终身服药治疗。</p><p class="ql-block">3.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是目前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日常生活接触如吃饭、拥抱、共用卫生间等不传播艾滋病。</p><p class="ql-block">4.不能从一个人的外表来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艾滋病检测是诊断感染的唯一标准。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能够保持较好的身体状况,正常地工作、生活和学习。</p><p class="ql-block">5.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大于1个月)、肺部感染、体重下降、皮疹;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念珠菌病、带状疱疹、口腔毛状黏膜白斑、口腔溃疡、脂溢性皮炎等细菌、真菌、霉菌感染;长期慢性腹泻(>1个月);生殖器、肛门部位出现溃疡性或赘生性病变时;泌尿生殖器感染等就诊时应行HIV检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发生高危行为后(比如卖淫嫖娼、多性伴、无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注射吸毒等行为) 72小时内, 要在疾控等专业人员指导下,到艾滋病暴露后预防门]诊接受药物阻断(紧急服用药物预防感染艾滋病)。</p><p class="ql-block">2发生高危行为2-4周后,要及时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疗机构进行艾滋病检测,也可以进行自我检测。检测前,夫妻同房时要使用安全套,防止传染给配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有些认知误区</p><p class="ql-block">1.感染HIV就变成了艾滋病人?</p><p class="ql-block">HIV是艾滋病毒,而艾滋病AIDS是指艾滋病毒感染的晚期。</p><p class="ql-block">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年-10年甚至更久以后,免疫系统遭到彻底破坏,才会发展为艾滋病,出现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严重疾病。</p><p class="ql-block">2.感染HIV后会很快死亡?</p><p class="ql-block">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不同,有的人会在数月内发病,有的人可以携带HIV生活数十年,达到预期寿命,是因为谨遵医嘱,坚持有效治疗,可以控制艾滋病毒在体内的发展,延缓发病时间,并延长寿命。</p><p class="ql-block">3.同性恋一定会患艾滋病?</p><p class="ql-block">艾滋病在部分男同性恋者中比较多发,是因为男男性行为更易导致黏膜破损和病毒传播。</p><p class="ql-block">但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的传播无关,对于艾滋病和同性恋者的过分排挤与歧视,加大了防治艾滋病的难度。</p><p class="ql-block">4.被蚊虫叮咬会感染HIV?</p><p class="ql-block">HIV的传播途径是血液,性,母婴传播,以下日常行为不会传染HIV:抚摸、亲吻、拥抱、握手,与感染者共用碗筷,一起进餐​。使用公共设施,洗手间、泳池、公共浴池,以及蚊虫叮咬不会传染。</p><p class="ql-block">5.安全套防不住HIV?</p><p class="ql-block">WHO数据显示,乳胶安全套对于艾滋病毒及其他性病传播的防护率达85%以上。质量有保障的安全套,可以有效隔绝病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