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返程途中游

舒延川

<p class="ql-block">冬天我和爱人刘哥都会自驾到海南过冬,这已是退休后第四个年头了,今年我们打算在返程途中走走停停看看,我们是2月9号离开海南省儋州市,与爱人发小及朋友一行六人,途径广东、广西、贵州、湖南、重庆、四川、安康,回到西安的时间是2月23号,用时14天,平安自驾4000余公里,期间经历了雾、雨、风、雪等各种天气,只为到向往的地方领略不一样的美景,一路欢笑一路歌。</p> <p class="ql-block">提起中国的北极村,喜欢旅游的朋友都耳熟能详,但问起祖国最南端的南极村,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p><p class="ql-block">我国大陆的海岸线,东起辽宁省东港市的鸭绿江河口,西至广西东兴市的北伦河口,绵延1800多公里,但知晓大陆最南端的人并不多,它就是广东省徐闻县的南极村灯楼角,冬天自驾到海南旅居,徐闻港是必经之路,我很期待去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南极村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南极村的“顶端点”是灯楼角,古有“极南”、“尽南”之称,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唯一极地。</p><p class="ql-block">著名的角尾灯塔就在这里,其位置十分重要,自北向南楔入琼州海峡约3公里,扼北部湾与琼州海峡进出口的咽喉,南与海南岛澄迈县遥遥相望,是琼州海峡航道的要冲。</p><p class="ql-block">因为位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1894年,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署出资,由英籍工程师主持在琼州海峡两岸的灯楼角、临高角、海口湾建造了三座灯塔,灯楼角灯塔命名为“关滘尾灯塔”。它是雷州半岛最早的航海灯塔,也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航线重要的助航设施。</p><p class="ql-block">1941年,民国政府因抗战需要将该灯塔拆除。1953年,海军在古灯塔遗址重建白色铁架灯塔。1979年,改建为石砌圆形灯塔,塔高15米。1994年,在灯楼角灯塔设立百年之际,湛江航标处在此建造了眼前这座现代化的灯塔,这座六角方形灯塔通体雪白,以蓝色为装饰,很有希腊爱琴海边的建筑特色,塔高36米,共十层,寓意着六六大顺,生生不息。灯塔上写有“中国大陆最南端”七个大字,此塔现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地理标志。</p> <p class="ql-block">灯塔不远处的三层碉堡形状房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琼作战指挥所旧址,也是解放海南启渡点。</p><p class="ql-block">一九五零年三月五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加强营七百九十九名勇士,在师参谋长苟在松和营长陈承废的率领下,分采十三艘木帆船从灯楼角启航,飞渡琼州海峡,打响了解放海南第一枪。翌日下午二时,在海南岛僧县白马井登陆。</p><p class="ql-block">三月十六日,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二千九百三十七名指战员,由琼崖纵队副司令员白山和一一人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率领,分乘八十一只木帆船,再次从灯楼角启渡,在海南岛澄迈县玉包港登陆。</p><p class="ql-block">徐闻人民为解放海南作出了巨大贡献,十五兵团司令部赠送旗"解放海南,功在徐闻"的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在灯楼角的海岸上,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合水线”三个大字。人不可以同时脚踏两条船,但是能同时踏进两片海。这里是琼州海峡与北部湾两片海相拥交汇的地方,南海的波澜壮阔遇见北部湾的万丈柔情,形成了一条蜿蜿蜒蜒的合水线,像一只牛角伸向海的中央,它是名副其实的大陆之“角”,神州之“尾”。</p><p class="ql-block">合水线变幻莫测,潮汐风向都会令其变得形态迥异、逶迤多姿。尤其涨潮时分,双海相拥涌起的潮水,拍打出一条罕见的“十字浪”,令人叹为观止,世人称之为“接吻浪”。</p> <p class="ql-block">一年中的温度都在二十度以上、景色优美、海鲜品种繁多,价格实惠且人少景美的海岛,你会想到哪里呢?没错,就是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海陵岛。</p><p class="ql-block">海陵岛隶属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是广东第四大海岛,它从2005年起到2007年连续3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2015年10月8号被评为国家 AAAAA 级景区,中国十大宝岛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里银滩的海岸线长达十六点五公里,这里的沙子特别的细腻,</span>强烈推荐旁边的保利度假公寓,决对的物超所值!每一间都会有家的感觉,在阳台上就能看见大海,坐在阳台的藤椅上,喝着茶,看着潮来潮往、看着日出、日落、步行到海边也就10分钟左右。</p> <p class="ql-block">马尾岛位于阳江海陵岛西南端,与闸坡镇山岭相连,海岸线曲折多弯,三面环海,实为“岛中(半)岛”。远处的鱼排密密麻麻地依次排列,规整有序,像一个军队正在整装待发。马达声忽近忽远回荡在港湾,偶尔夹着若隐若现的喊话声。渔民们生活在渔排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以舟为家,视水为陆,打渔为生,浮生江海。由于他们常年漂泊在海上,生活脆弱如鸡蛋,故称为“疍家”,也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p> <p class="ql-block">自驾沿广湛公路穿越侨乡开平市时,会发现这些千姿百态、富欧陆风情的碉楼。</p><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尚存1466座,或两三为伴倚在村庄旁边,或四五成群散落在田野上。这些碉楼是旧时广东华侨为防御盗匪、海外侨胞筹资回乡兴建的。</p><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建筑融合了“古希腊柱廊”、“古罗马柱式”、“哥特式尖拱”、“葡萄牙骑楼”等多种元素,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p><p class="ql-block">目前对外开放的有自力村碉楼群、锦江里碉楼群、立园、马降龙等,可单独购票,也可买联票进入。</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开平市塘口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稻田、草地、竹林散落其间,与众多的碉楼、居庐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形成一幅阳春烟景、田园诗意般的农耕水墨画。</p><p class="ql-block">自力村大部分建筑皆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的。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其中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铭石楼、云幻楼、养闲别墅、叶生居庐、官生居庐、澜生居庐、逸农售庐和安庐,称为自力村八大名楼。踏着田间小路,穿行在碉楼之间,用笑纳沧桑来诠释碉楼的独特魅力,体现碉楼文化的传承与创新。</p><p class="ql-block">在整个开平很难找到两座一模一样的碉楼,堪称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此外这里还是电影《让子弹飞》的主要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如果想漫无目的地散散步吹吹海风,一定不能错过全国最长的海滨观光公路﹣一情侣路,全长 28 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海滨观光步道,被誉为珠海的“万里长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渔女雕塑矗立在海中,是情侣大道上最亮眼的景观,离它不远处的爱情邮局灯塔也是必打卡的景观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穿过情侣路来到日月贝,一睹中国唯一建设在海岛上的歌剧院,白天呈现半通透效果,一到夜晚则像月光一样晶莹剔透。</p><p class="ql-block">"珠生于贝,贝生于海",诠释的是珠海在中国大陆率先拥抱海洋文明的富有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市精神特质。</p> <p class="ql-block">十年很长,从蕉林绿野到高楼林立,需要高瞻远瞩的谋划与热火朝天的投入。十年的建设长跑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瞄准方向。</p><p class="ql-block">十年很短,在横琴享用"澳门味道",只需在茶餐厅等待一刻钟,跨境同城生活的旅程仅需半小时,更为重要的是,琴澳一体化的崭新面貌和便捷体验,此刻在横琴触手可得。</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横琴,已经不能说是属于珠海了,更多的是属于澳门,未来的横琴一定会超过澳门。</p> <p class="ql-block">广州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主要战场。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黄埔区长洲岛。进馆时光线暗淡,深感历史之厚重;于辛亥革命成功后的展览,光线逐渐明亮,寓意从黑暗步向光明共和。</p> <p class="ql-block">黄埔岛,又名长洲岛,是广州珠江的江心之岛。数百年来,它守望珠江口,像一根纽带,将广州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如一扇窗口,记录和透射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寻强军强国之梦的历史足迹。</p><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这个响亮的名字90多年来一直牵动着海内外无数中国人的心。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以武力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体现。它在艰难困境中成立,走过曲折发展的道路,为民族的解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祖国完全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它,是商贸之岛,见证清代中外贸易往来的辉煌岁月;它,是军校之岛,代表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一个时代;它,也是军工之岛,承载民族海上军工事业的宏伟梦想。</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小楼,原为清代粤海关黄埔分关办公楼。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后,孙中山曾在此休憩。1926年后,辟为黄埔军校校舍和孙总理纪念室。</p> <p class="ql-block">来广州一定要去看看广州塔,它是广州市的标志性景观建筑,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人送外号小蛮腰;以其独特的外形及优美的身段,闻名于世界。广州塔设计是自下而上扭转的椭圆形,中间收缩成纤纤细腰,如同世界名模的身段一样,让塔身体现人体艺术之美。</p><p class="ql-block">它矗立在广州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线的交汇处,白天的宏伟,夜晚的璀璨,各有不同的极致。</p> <p class="ql-block">珠江夜游作为广州“羊城八景”之一,是广州旅游一张靓丽的名片。珠江两岸夜色美不胜收,汇集岭南特色古建筑群,沿途可观赏到广州塔、海心沙、星河音乐厅、白鹅潭等著名景点。航线全程约60分钟,自西向东,两岸灯光闪烁,璀璨迷人,犹如七色明珠镶嵌的十里画廊。</p> <p class="ql-block">都说夜晚的珠江最美,流光异彩的灯光,各具特色的建筑,再加上珠江的碧波荡漾,如此美景,怎能辜负!坐船在水面上荡一荡,一边吹着江风一边感受广州的繁华,实在是太惬意了。</p> <p class="ql-block">黄姚古镇景区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东北部,距贺州市区60公里,是一座岭南文化与峰丛山水完美融合的千年古镇。因为古镇里面的常住户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得此名。古镇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经历了明代兴建和清代鼎盛,到抗战后期更成为广西革命指挥中心和广西民盟的发源地。古镇以典型的岩溶山水景观、神秘的龙文化崇拜、精巧的明清建筑、地道的广府民俗风情和光辉灿烂的革命史迹闻名于世。小桥流水、参天古榕、青石古街和楹联牌匾被称作“黄姚四绝”,堪称人文和山水的融合典范。先后获得“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中国楹联文化古镇”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19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其中黄姚古镇以悠久的历史、秀美的风景入选。邮票设计以实景为基础,采用了钢笔勾线配以淡彩的手法,细腻的雕刻线条,刻画出了黄姚古镇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充分体现了黄姚古镇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和秀美风景。</p> <p class="ql-block">龙爪榕,树龄850多年,是目前古镇中最古老的榕树之一。因其枝干从半空倒垂而下,仿佛天外神龙伸出的一只龙爪,故而得名。其如龙爪般下垂的枝干其实早已枯萎,因气根与藤蔓缠绕而挂垂下来,而树干本体却依然生机勃勃,见证了整座古镇的兴衰变迁。</p> <p class="ql-block">几乎是国内古镇“标配”的红黄灯笼,这里也挂着不少。有意思的是在黄姚古镇,无论屋檐下还是亭台水榭上,灯笼都成了主要的照明工具,因此大部分地方都显得格外“清幽”。</p> <p class="ql-block">在广西与湖南、贵州接壤的三江县境内,有八个连成一片的侗族山寨,不仅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楼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古老传统,而且在与现代生活交融中继续发扬光大,成功地发展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新村,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 它是由马安寨、平坦寨、平寨、岩寨、东寨、大寨、平甫寨、吉昌寨八个侗寨组成,程阳永济风雨桥就坐落在程阳八寨旁的林溪河上。</p> <p class="ql-block">在侗乡一直流传着“有寨必有鼓楼,逢水必建风雨桥”的习俗。在三江里名气最大的是位于程阳八寨景区里林溪河上的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这座古桥始建于1912年,集廊、亭、塔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它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来程阳八寨游玩最好的方式是在寨子里住上一晚,真正做个寨里人,体会寨子里的人文风景。清晨的时候可以爬山,健步,遥望云雾缭绕中的风雨桥,惬意十足。</p> <p class="ql-block">岜沙苗族部落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岜沙苗寨保留着佩带火枪(岜沙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世代以狩猎和农耕为生,它被称为“最后一个枪手部落”。</p><p class="ql-block">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p> <p class="ql-block">远远地,就听到山上传来阵阵的似鼓角齐鸣的音乐。循着音乐,快步走上山顶的古芦笙堂,岜沙人正在跳一种配乐的集体舞。只见男人们在里边一圈排开,双手捧着大大小小的芦笙,一边吹奏,一边有节奏地晃动身体;女人则在外围,双手持手帕,随着节奏不停地腾挪跳跃。铿锵有力的芦笙古乐,听起来就像是刀枪剑鸣,大砍大斫,气势磅礴,就像是战场上冲锋的号角;女人们的舞蹈,节奏相当快,旋转、跳跃、腾挪跌宕,看起来竟像是猛虎下山一般。</p> <p class="ql-block">岜沙苗寨的寨民大都姓“滚”,每家每户的门上都贴着岜沙滚姓家规:“见利思义、见水思源、见难思忠、见德思贤”。呆立良久,默默记下这几行字,句句珍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在寨子里闲逛,这里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的确,除了村口少许的景区建设以外,大部分民居还是很原生态的,包括所能见到的当地人穿着、生活状况,确实有一种强烈的、原滋原味的原始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荔波大小七孔景区分为小七孔景区和大七孔景区。位于荔波县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景区山水秀美精巧,景致古朴幽静,置身景区之中,能够立即感受到如诗如画的唯美情怀。</p><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这里保存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景区内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有“超级盆景”的美誉。应该说,贵州的驰名景区第一位属于黄果树瀑布,第二位则属于荔波小七孔。</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景区全长七公里,游览路线基本是按照河水的脉路,从东门进入,有直达卧龙潭的观光车,那正是从西门进入景区的第一站,游览算是顺流而下,知道现在不是看卧龙潭的最好时节,但还是惊艳到了我,湛蓝深邃的卧龙潭如同春梦一样出现在我的面前。</p><p class="ql-block">船夫在打捞水中的杂物,残肢败叶被收入小舟,见游人围观,便把清洁工的角色切换成了杂技演员,一时间竟然觉得潭水柔美灵动了许多。</p><p class="ql-block">从上游到下游的好处,就是不断地遇到惊喜,因为河流跳跃的关键点总在视野之内。游人不算很多,走走停停,看看拍拍的感觉很是美好。</p> <p class="ql-block">沿着栈道来到了翠谷瀑布旁的翠谷湿地,这里是被隐藏的世外桃源,山清水秀,孤峰一座紧接一座,湖面水平如镜,青峰倒影,能清晰看到湖底的沙石,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翠谷湿地是个可以亲水的去处,想着夏日里挽起裤腿迈入清凉透明的溪水中,任由溪水冲刷,带去燥热送来清凉,不失为消暑的良方。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成年人的乐园,跳入水中,让你忘记了年龄,回到了童年。</p> <p class="ql-block">翠谷瀑布就在不远处,踩着石头铺好的丁步就能走到近前,说是瀑布,却不是直接垂落的那种,水从高处的河道溢出,冲下陡峭的山坡,突出的树木、山石把溪水随机扯成的不规则的布条,在翠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白亮。瀑布更加自然也更容易让人接近。</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景区伴步道的小河就叫响水河,眼前不足两公里的河道,竟然有着一百多米的落差,河谷起伏形成了六十八集姿态各异的瀑布,蜻蜓不畏身下的翻江倒海,一冲一闪地掠过白浪;蝴蝶悠然扇翅,背对着狂欢的响水河。</p><p class="ql-block">小七孔桥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836年,桥由麻石条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古时立波通往广西的商旅要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亲眼</span>见了湛蓝清澈的卧龙潭,也见了古朴的小七孔桥横卧在翡翠一般的响水河面上,心满意足。</p> <p class="ql-block">离开小七孔桥不远,就能找到去往大七孔的车辆停靠站,大七孔景区并不大,也可以算是小七孔景区的一部分,我们买了船票,准备水路进入。河水的颜色不及小七孔的响水河,船工说,要不是频繁的下雨,河水就是碧绿或湛蓝的颜色。</p><p class="ql-block">整个航道都在峡谷中,两边山崖很有气势,与小七孔景区相比多了几分阳刚,航道两侧都有步道,一条紧贴河面,一条吊在悬崖上,不大会功夫,船就靠岸了,下船又走了三百多米的步道,天生桥就迎面出现了。</p><p class="ql-block">大七孔也有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石拱桥,因为石桥附近没有车辆停靠站,只能徒步前行,这也是很少能见到大七孔石桥的原因,留点遗憾,等到来年秋高气爽再游荔波大小七孔景区。</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多到了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北门,刚下车就看见大批表演者在广场聚集,加快脚步,生怕漏掉精彩片段,几十位身着盛装的当地苗家人在卢生的旋律中轻轻摇摆,没有游客的渗透,整个队形不带一丝凌乱,像是尚未公演的封闭彩排。其实这是一场真正开放的演出,因为还没有进入景区的大门,主人愿意把自己的好客高声宣扬,让天地山川为证,银铃清脆脚步轻移,年轻人自不必说,别忘了,其中还有七八十多岁的长者,这是内敛的舞蹈,似乎在向游客讲述苗族先人穿过漫长岁月的迁徙之路。</p><p class="ql-block">很多像我一样从五湖四海走来的游人,走进苗族兄弟的家乡,他们载歌载舞,盛装迎接,每每想到这些,总觉得应该多停留几日,多消费一点,于是我决定在千户苗寨住上一晚。</p> <p class="ql-block">购票进入景区,还要走上一段,大多数游客会和我们一样乘坐景区大巴,沿途会经过苗寨,白水河把千户苗寨一分为二,紧紧相靠的吊角楼,从河边层层递进到山顶,十余个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层峦叠嶂地连在一起,成为整体近一千五百户,六千多人,千户苗寨之称没有半点水分,它是我国最大的苗寨,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苗族村寨。千户苗寨的房屋多,密密麻麻的布满整个山坡,如此大的阵势震撼到了我,暗自窃喜住一晚的决定是很有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苗寨,只要有流水,必有亭廊结构的风雨桥,既有便利交通、遮风避雨的功能,更有关风蓄气,改善风水的讲究。</p><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白水河穿寨而过,七座风雨楼横跨河上,从上游最里面的一号风雨桥(龙湿桥)到景区入口处的七号风雨桥(回龙桥),风格统一,长度各异,画龙点睛般的点缀着典雅、秀丽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唱苗歌,跳苗舞,穿苗服,品尝特色的高山流水长桌宴,是来千户苗寨的最佳体验!满街都是租苗服的店铺,帮忙化妆,还有摄影师帮你选景拍照,午饭过后,就有很多爱美的女孩子在摄影师的指点下完成关于千户苗寨的猜想,同行的美女已经跃跃欲试了。于是我也大胆的穿上苗服,美美的秀一下。</p> <p class="ql-block">我在旅游公众号的评论里,常常看到有人说:千万别去西江的千户苗寨,那里太商业。我想问盛装表演你也许见过;梦幻的梯田也好找;而让人初见就觉得震撼的世界最大苗寨,到了夜晚灯火灿若星河,带你进入童话故事里,这个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感受到的啊!</p><p class="ql-block">因为夜晚的灯光很动人,稍远的山坡上有观景台,那里是欣赏苗寨大片的最佳位置,寨子里有去往观景台的车,发车点就在一号风雨桥附近,没错,千户苗寨风雨桥的名字就是这么直接,听起来不太文艺,对于找路的游客却很实用。</p><p class="ql-block">观光车一路向上行驶,快到终点的时候雨也来凑趣了,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夜色更重,千户苗寨用五彩斑斓预演着即将归来的繁华,密集灰雅的屋檐反衬着点点醒目的白,远远看去像是玲珑宝阁,缀着颗颗明珠,我的眼前有两座珠宝堆砌的小山。太陶醉了,久久不愿离开。</p> <p class="ql-block">镇远县的“和平村”旧址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关押日本战俘的收容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和平村”设立的9年时间里,有6年在贵州镇远。在1938年至1944年期间,曾先后收容日军俘虏600余人。6年时间里,在“和平村”生活过的日军战俘逐渐被感化,先后有137名战俘成为坚定的反战同盟成员。镇远县和平村旧址纪念馆馆长吴寿军说,他们离开"和平村"到战争前线开展反战宣传,瓦解日军士气,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保存完好的和平村旧址,提醒我们,不要忘了烽火硝烟岁月的苦难历史,永保和善宽容情怀。</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是一座藏在深山中的世外桃源。舞阳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p> <p class="ql-block">石屏山是整个镇远古镇最佳的观景点,可是由于多日的降雨,上山的小路已经封闭了;舞阳河对岸中和山上的青龙洞也因内部装修暂时不对外开放,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青龙洞集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会馆为一体的佛、道、儒、俗古建筑群,全国独有的中原建筑与苗侗吊脚楼干栏式巧妙结合的古建筑群号称“南方悬空寺”,也是贵州著名的古迹。</p> <p class="ql-block">古镇因山有水而秀,水有山而灵,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这些相互通达的巷子,组成了镇远古镇生生相息的血脉。</p><p class="ql-block">在古镇的小巷中穿梭,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镇远古镇是“山雄水美”之地。这里没有门票,没有艳遇,只有当地人淳朴的生活,古镇显得很安静,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在古镇中穿梭,朴实的当地人乐意提供帮助,并向我们介绍这里的美景及美食,在这里可以体验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流光溢彩的古城是不是吸引到了你,当下的我正对古镇痴迷,这也是我向往来凤凰看看的原因。但也不得不承认,是这些灯火阑珊让古城拥有了不一样的体验。</p><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的美不只是在穿城而过的沱江,以及两岸的吊脚楼,同样丰富镜头的还有很多身着民族服装的当地人,更打动人的是每晚可以看到神秘梦幻般的水上表演。</p><p class="ql-block">我打算在古镇里沱江边上的客栈住下来,跟着客栈老板去看房间,她熟知我的诉求,阳台最是不能忽略,我们总是擅长把自己装在封闭的空间,却时常想着到远方寻找风景,一个开放的阳台,是感受自然的触角,只要窗帘展开,就算拥有了大半个凤凰了。</p><p class="ql-block">天慢慢黑了下来,凤凰的美已经一点一点的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是沈从文先生十五岁之前生长的地方,沈先生的故居是必去的,这成了我在凤凰古镇唯一购票进入的地方,这是一个占地四百多平米的四合院,说明先生小时候家境殷实。在《崇文自传》中提到过先生的祖父曾做过云南昭通镇守使,又做过贵州总督。</p><p class="ql-block">沈先生故居,是当地在一九八八年进行整修的,里面陈列着先生的作品以及生前的照片,先生用过的家具、物品都是从北京运回的。沈先生字迹美得让人意外,这应该得益于他在当兵时从事的文件收发工作,即便从湘入川,小小的包袱中依旧放了《圣教序》《兰亭序》,看来沈先生是先习字后从文的,沈先生的文字细腻,和他善于观察有关,这些都是漫长的岁月积累。</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凤凰古城,完完全全是一个美妙的梦境。那神秘闪烁的灯光,那临街而驻的酒吧,那通体发光的万名塔,那轮廓毕现的虹桥风雨楼,一本神奇的读物,糅合着古代和当今的元素,向我们诉说着凤凰过去和现在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刘哥说现在的凤凰又多了新的名片,这便是雪桥,据说它是黄永玉先生亲自设计,并出资新建的,不是一座,而是四座,分别是风雨雪雾。多一座桥就多了一层风景,多一座桥就多了一种选择。凤凰的桥跨过沱江,也跨过了时光,沈先生也是喜欢桥的,而且把桥写入他最美的情书中: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p> <p class="ql-block">幽静的灯影里迤逦的吊脚楼群遥相呼应,清澈的沱江水在五光十色的光彩里跳跃着,铮铮琮琮地弹奏着一曲恍如梦境般带着现代元素和古老风韵的和谐乐章。</p><p class="ql-block">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脚下是光可鉴人带着岁月痕迹的青石板路.曲径通幽的长街深巷,拥簇着一幢幢的青瓦木舍,依偎着一户户的小商铺,幽暗的灯光营造出神奇迷人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凤凰古城夜景灯光璀璨,</span>沱江上大气磅礴的实景真人灯光秀,美轮美奂、天水合一,犹如仙境般美丽,让人陶醉愉悦,留恋不舍。</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凤凰古城,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模样,早上起来的时候,雾气还没消退,有一种烟雨朦胧的感觉,很仙~。</p><p class="ql-block">四处溜达溜达,还能看到坐在沱江边垂钓的老翁,也有一队刚洗完衣服准备归家的妇人…</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认识凤凰是通过沈先生的《边城》,却不知真正的边城是这个一脚跨三省的茶峒古镇,它位于湖南省花垣县的茶峒镇,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处于湖南、贵州、重庆三省交汇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翠翠和大黄狗都在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相对于其他小镇而言这里更加的宁静,河中间有一个三不管的小岛,现在叫翠翠岛,岛上竖了翠翠的雕像。2008年茶峒古镇更名为边城。</p> <p class="ql-block">“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沈从文《边城》开头</p><p class="ql-block">相比起凤凰、里耶、芙蓉镇等名气大振的景点,茶峒实在算不上是出名。多亏沈先生的《边城》,否则这座跨三省的小镇恐怕真的会被人们遗忘。</p><p class="ql-block">进入茶峒,你会发现“翠翠”二字几乎随处可见,翠翠超市、翠翠客栈、翠翠副食、翠翠面馆……</p><p class="ql-block">茶峒很小,没什么人、没什么店、也没什么景,我想来这里的旅客一部分是为了重温书里的文字,一部分是打个卡吧。</p> <p class="ql-block">洪茶渡口位于清水江西岸,是连接重庆的洪安古镇和湖南的茶峒古镇的水上通道。它始建于清朝末年,随着公路运输的兴起,洪茶渡口已不是货物装卸的重要码头,而成了过往行人的有名渡口。</p><p class="ql-block">拉拉渡为小说《边城》场景的原型:"小溪既为川湘来往水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p> <p class="ql-block">进入重庆地界,我们离家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部,地处酉阳县、彭水县和贵州省沿河县三县接合部,龚滩古镇现存有长约三公里的石板街、1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中国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龚滩古镇,网友评价是重庆最有穿越感的古镇,它是一个由山腰的环山步道与乌江边的滨江文化长廊相连而成的环形立体古镇,中间有若干条长短不一的小石阶贯穿镇中心。</p><p class="ql-block">古镇位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这里依山傍水,风光如画,古镇是"千里乌江,百里画廊"的起点,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乌江画廊核心景区和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古镇依山而建,房舍层层叠叠,像宫崎骏动漫《千与千寻》中神秘的汤屋,又像是重庆洪崖洞的历史版本,漫步在迷宫般的古镇小巷,脚下是磨得光滑的青石板,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各种店铺,有餐馆、茶馆、旅馆、奶茶店等,因为下着小雨,游客不多,古镇人们悠闲的喝茶品茗,打牌聊天,好不惬意。</p><p class="ql-block">1984年,著名艺术大师吴冠中来到龚滩的时候,对这里的建筑赞不绝口,他说龚滩是唐街,是宋城,是建筑艺术的博物馆,是人民生活的烙印,是爷爷奶奶的家。真是讲得太好了,你们觉得呢?</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镇,有如穿越历史,古朴优美。若你心灵浮躁,不如来龚滩古镇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喜欢龚滩古镇,喜欢这里纯朴的市井生活,没有大城市的嘈杂与压抑,这个小镇足够的宁静,你可以静下心来去拍照,没有网红打卡点,却每一处都那么有味道。</p><p class="ql-block">滔滔乌江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了多少岁月,它与龚滩古镇朝夕相处,缓缓地流淌,默默地守望,淡淡地沐风,静静地栉雨,阴凉中它显得有些冷清,有些孤寂,但它见证了多少年来古镇的变迁。乌江岸边,千年古镇,青石板小路以及一座座的百年老宅,仿佛都在讲述着属于它的故事,又有多少陈年往事沉淀在这座悠悠古镇中,令人魂牵梦绕……</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孩子们应该在乡村度过他们的童年,在那里,大自然会教会他们生活与美的真正含义,让他们的心灵与身体像山野中的树木一样强壮。而我周围的许多朋友,他们最理想的晚年,就是在乡间过一种安静的田园生活。</p><p class="ql-block">人,归根结底还是大自然的孩子,在自然的怀抱中结庐而居,自由自在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也许是人类最好的生存方式。</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古镇,也去过很多的古镇,对古镇怀有着深深的眷恋和向往,我想那是因为很多古镇都有着世外桃源般美丽的自然风光,而生活在其中的当地人,有着对土地之神的信赖;有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民风淳朴,关系融洽,它让我明白,原来人可以这样简单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的旅行也即将结束,人生就是一场行走和阅读,通过行走丈量世界,通过阅读理解人生。在阅读和行走中,走向世界的同时,走进自己的内心。</p><p class="ql-block">余生很短,人生很美,学会把自己从繁琐的事物中抽离出来。在游行中沉淀自我,开阔视野,最终能抵达幸福的彼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