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备足饮水备好餐,</p><p class="ql-block"> 今朝相约去爬山。</p><p class="ql-block"> 一路登高冲冲冲,</p><p class="ql-block"> 振臂一呼在顶巅。</p><p class="ql-block"> 2月26日,值周末,天气晴好,日丽风和,昌邑户外联盟年后第4次组织平度高望山之行。前几次,因身体欠佳或琐事相绊,未能同往。吉日相约,首次成行,我心情自是轻松、愉快,相信这高望山之旅将是一趟轻松、愉快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早七点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八点半不到,我们一行即抵高望山下。山就在眼前,路就在脚下,近得似乎一转身、一迈步就进得山去,想想以前,下了车,到山底我们往往有一段很长的路要徒步而行。</p><p class="ql-block"> 在岩石上行走,在松林间穿行,不停地向前,不断地登高,爬过一个山坡,翻过一个小山头,相对平缓的山路,驴友们有说有笑,有前有后,走成了一条线。看前面,松林郁郁,群山矗立,左面是高山,右面是高山,怎样取舍?何去何从?领队提议向左,走一条相对长的驴行线路。于是,我们舍右而就左,朝左面的山体爬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行不久,前面的驴友忽然停下脚步,原来,一处高岩石壁挡住去路,此处狭窄陡峭,大家只能依次通过。虽说有攀爬难度,但大多能自行翻越,体能差一点儿的,上面一搭手,下面推一把,也就通行无阻了。到我了,攀树登高,借树而上,轻松跨到岩体上面。</p><p class="ql-block"> 到得山上,视野无碍,十分开阔,村舍、田畴、道路等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特别是曾经经过的偌大水库,此时竟摇身化作一块透灵的宝玉,镶嵌在苍茫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 山脊之上,巨石乱布,杂树其间,见不得哪里更高,何处谓顶。山岂可无顶?或许因于此,有人用水泥砌了一口缸,倒扣着,从山下远望,大有山巅之状。现在细看此缸,平底向天,缸腹均匀,表面平滑,“一九?三”“高望山”两行竖列,数字模糊,虽有些不伦不类,但还是一件巧匠用心之作……有好事者或站于侧,或立于前,也或盘坐其上;或双手合十,或金鸡独立,也或展翅欲飞,在此留下张张倩影。对拍照,我不感冒,自己不照,也不照别人:“本来人就丑,头发已稀有;满脸是皱纹,其容不忍瞅”。记的去年入伏日驴行马山,我为给驴友照像,下蹲时竟不慎撑裂裤缝,尽管用冲锋衣相掩,也难免一路风光大现,成为驴友们的一大笑资。此行之中,也有一位女驴友磨破了臀部裤子,让人发现“破腚”后颇有些不好意思。其实,类似的事情防不胜防,难以避免。她这点事儿与我相比,“毛毛雨啦“!</p> <p class="ql-block"> “喝茶了!喝茶了!”一声喊叫,打断了我的思绪。领队以石为几,茶盏摆开,众人围坐,功夫茶开喝了!也有驴友拿出自带的干果、自制姜糖与众分享。水刚沏壶中,一股茉莉花香扑鼻而来;第二壶是白茶,味虽不浓,但有回甘之感,那慢慢舒展的片片叶芽,正是《茶经》中的“一旗一枪”,令人口舌生津,不能自已。山中一杯,可抵茶室十壶;山中半日,胜过世间一载!如今,不少人精神世界正在一点点削弱,难以撑起蕴厚的局面,苟且于生活压力与生命尊严间,内心越来越荒芜寡趣。爬一座山吧,喝一壶茶吧,望一次远吧,或者学稽康打一次铁,如陶渊明种一片豆,象姜子牙离水面三尺直钩垂钓一次……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暗淡的日子,或许照进了阳光;平素的日子或许变得花开莺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休整半个小时,十点半我们继续前行,翻越东侧的两座小山。山不在高,连续地上上、下下,闯得膝盖生疼,虽有杖支撑,可能膝盖不给力有关,我第一次体会到下山比上山更为艰难。我坚持着下山,又坚持着上山,好容易爬到第一座山顶时,早到的驴友没有停留就接着下山了,我只能快速浏览一番山顶风光,也跟随而去。我们奔向今日最后一座山了。</p><p class="ql-block"> 下山路陡峭得很,充满危险,几位老驴勇敢地接受挑战,小心翼翼直接下到山底;我们几个力不从心,只好绕道,从远处一低缓处下山。有一个叫“钢盔侠”的驴友一不留神,来了一“腾空翻”,在山间碎石上跌倒翻滚后,“嗖”地一声站了起来,像极了一位专业杂技演员,竟然毫无损伤,是该驴友内藏武功?还是有山神时时保佑?我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座山并不高,日高人困,整个队伍走得慢了,拉开了距离。我累得气喘吁吁,赶紧喝点水,吃块糖补充一下。要说谁行谁不行,哪个体力好哪个体力差,肯定有区别,但坚持第一,咬紧牙,跟得上,就是英雄好汉!回望来时路,哪一座山不都是这么爬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 午餐这一节不能落下,因为这是山中餐饮,极为难得。根据领队意见,队员择山间一开阔地用餐。此处群山环抱,蓝天相映,松林相伴;此时春光明媚,惠风和畅,温和宜人,有的一人餐饮,独得安静;有的夫妇同餐,再享家庭温馨;更多的则集中在一块,围坐在一块,互通有无,边吃边谈……有人分割萝卜,向领队借刀具:“有刀子吧?”领队一边寻找,一边说:“刀子,我有时候带着,有时候不带。”一位驴友狡黠地跟了一句:“你身上也是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啊”。不少人一听这个诙谐内敛的荤段子,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声传得很远,很远……</p> <p class="ql-block"> 爬爬停停蛮轻松,</p><p class="ql-block"> 遍赏风景真高兴。</p><p class="ql-block"> 这山更比那山好,</p><p class="ql-block"> 百座山峦脚下行。</p><p class="ql-block"> 我有爬100座山的计划,高望山是第83座。无疑,高望山轻松愉快地爬过了,接下来的山就未必如此。就让我带着这份轻松和愉快,开启下一程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丁玉昌</p><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28日 图片选自驴友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