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i>《上海知青》杂志社出版</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i>策划审核:王建国总编</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i>《体认知青精神》:《上海知青》杂志第五期彩图截图</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i>美篇插曲:万里江山</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i>编辑制作:吴桂森</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体认知青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第五期篇首语 2007年8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作者:王建国</b></p><p class="ql-block"><b> 朋友:还记得2004年底在云峰剧院那一场演出吗?那一天上海知青沉寂了多年后第一次联手举办《我和我的祖国》知青大型文艺演出,全场观众激情难抑、热泪盈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中。</b></p><p class="ql-block"><b> 作为本次演出活动组委会的秘书长,我是千般滋味在心头。男儿有泪不轻弹,此时却任由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痛快地流淌,不去擦,也不掩饰。此情此景为平生仅有。</b></p><p class="ql-block"><b> 这是怎样的场景,又是怎样的力量能将知青心底几十年深深锁闭的情感闸门瞬间打开?在社会急剧转型自我迷失的今天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在净化我们的心灵?</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不必讳言,这就是天地为之动容、鬼神为之敬畏,人间为之感动,我们执着不弃的知青精神——勇于报国的奉献精神,勇于胜利的勇敢气概,追求高尚的价值取向,直面人生磊磊取向,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知青精神身体力行者黑龙江刘东辉先生如是说。</b></p><p class="ql-block"><b> 知青因特殊经历的练就其思想行为的规范保留着更多的理想主义痕迹。在思想萎缩、人性日趋荒芜沙化时,知青相濡以沫,不肯相忘于江湖,心中依然拥有着一片葱茏的绿洲。</b></p><p class="ql-block"><b> 诚以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知青是向英雄致敬的整整一代人,是真正燃烧过也被燃烧过的一代,面对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虽然几次三番被历史的潮头无情地打回原点,但是知青认了,挺过来了。</b></p><p class="ql-block"><b>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雄关如铁——</b></p><p class="ql-block"><b> 试问人生能经得起几次从头越?</b></p><p class="ql-block"><b> 人生又能拥有几次从头越?!</b></p><p class="ql-block"><b> 精卫填海、子规啼血、凤凰浴火——</b></p> <p class="ql-block"><b> 当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天穹,这一顽强不屈的群体再度击鼓开拔时,蓦然回首,我们已修成正果——知青精神。千百万知青用特殊的人生证明:激情是这样燃烧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可以这么说,知青精神源于理想,始于磨难,成于坚守,达于价值,终于境界。</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传播者,如今浸淫在外来文化中已成为反哺之势。现实是,保卫我们的民族精神尚且如此费力,更遑论用软实力去影响他国造福世界了。时至今日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被普遍接受的精神力量能坚守住维系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b></p><p class="ql-block"><b> 道不远人,如果说在以往一千年中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一百件重要事件中,长征作为一个经典事件永远承载着重新解读的价值,那么今天遍布海内外千百万知青其鲜明的群体形象已穿越时空突破了国家、民族和政治的界线,成为人类精神的永远昭示和精彩告白。</b></p> <p class="ql-block"><b> 长征已经远去,其追随者的威武行列中有着太多知青方阵。江山一代人,正是这样的热血儿女才能挽民族精神之既倒,才能重新打造中国人的灵魂。</b></p><p class="ql-block"><b> 中华民族的历史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艰辛,经历了太多的失望和希望,这些属于民族的记忆无疑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些拥有才使我们这个民族最具有生存韧力和生存活力,我们必须给予特别的关注——无论其是壮美的还是悲怆的。</b></p> <p class="ql-block"><b> 知青精神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支撑意义已日渐清晰,弘扬知青精神亦是维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我们当仁不让。在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为这一复兴凝聚力量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每一个延续这种精神的人都将分享它的荣光。</b></p><p class="ql-block"><b> 天地无私,日月无私,知青无私。</b></p> <p class="ql-block"><b> 如果能创作出犹如“长征组歌”一样恢宏壮丽的知青史诗,我不会惊讶;如果能雕塑出犹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永垂不朽的知青雕塑,我也不会惊讶;如果能谱写出犹如“命运交响曲一样震撼心灵的知青乐章”我也不会惊讶……</b></p><p class="ql-block"><b> 行文至此,见2007年5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一则消息,标题: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基层建功立业。副标题颇为眼热: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搁笔沉思,别有一番感慨。</b></p><p class="ql-block"><b> 让知青精神的明光与火焰灼照历史的天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