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一书在新闻直播间上发布消息。

陈为江

<p class="ql-block">《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作为“出版人口述系列”的第一辑,计划于2023年出版。口述作者都是1945年以前出生,从事出版工作30年以上,为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全国出版界有一定影响,均获得过中国出版政府奖、韬奋出版奖等重要奖项,都是为出版事业奋斗一生,德高望重的老前辈。</p><p class="ql-block">在刚落下帷幕的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有5位嘉宾出席新闻直播间,从不同的视角,和大家分享《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策划和编辑出版中的最新信息和精彩故事。他们是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编委会办公室主任、北京书友之家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丽霞,《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作者、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原董事长陈为江,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社长陈彩云、青岛城市传媒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丽楠、江西高校出版社顾问、编委会委员朱胜龙。</p> <p class="ql-block">左起:节目主持人聂慧超、陈彩云、陈为江、刘丽霞、韩丽楠、朱胜龙。 。</p> <p class="ql-block">节目主持人向各位嘉宾提问时情景</p> <p class="ql-block">刘丽霞在访谈中讲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事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勇于开拓创新的出版人,他们带领出版单位快速发展,成为出版领域的先进群体。总结老一辈出版人的亲身经历,发扬老一辈出版人的开拓精神,对我国出版界有着重要的价值。把老一辈出版人踔厉奋发、甘于奉献的精神宝藏转化为出版界的共享精神财富,促进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的作者都是出版行业德高望重的前辈,都是杰出代表。该项目集中展现他们所亲历的出版界重大事件及其从业经历中的精彩片段,以小见大,通过他们所亲历的重大事件,以及重大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反映新中国出版发展的成就。该项目每位作者的口述文章和口述视频资料,使口述实录内容在融合中实现了立体化、形象化、多样化,得到了延伸和深化。口述作者生动的出版实践,既见证了新中国出版事业发展的成就,也总结了新中国出版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探索了新中国出版改革与发展的规律,丰富了我国出版文化研究,为书写新中国出版史提供了真实、鲜活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作者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原董事长陈为江与编委会办公室主任、版协副秘书长、书友之家总经理刘丽霞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口述者之一、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原董事长发言中说,《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项目的实施,书写历史,传承精神,为出版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这既是出版社的工作,也是我们作者的任务,经历过出版业改革发展的老出版人,有责任把这段重要的历史整理出来,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势,我经历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创办,以及越办越好、越办影响越大,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成为在全世界排名第二的国际图书博览会,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重要窗口的历程,我们为此感到自傲。</p> <p class="ql-block">陈为江简明扼要地介绍在中图公司任职16年期间,如何将一个老公司改制成为现代化的集团总公司。</p> <p class="ql-block">陈彩云社长说,计划于今年出版的《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第一辑入选的17位作者,都为新中国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新中国出版人的杰出代表。口述内容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出版实践,都是新中国出版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具有开创性。内容真实可信,细节感人,同时,也为出版史研究提供宝贵资料和重要参考。入选的作者都是1945年以前出生的高龄老人,平均年龄在85岁以上。这几年,每年都有高龄出版前辈作者离世。这要求我们工作开展要早、要快,要以抢救式发掘的心态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争取主动,收集更多的宝贵资料。图书出版的融合性。《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项目,既有口述文字,也有口述视频,还有作者手书、部分文章影印件,等等。我们将运用融合技术,让读者全方位多方式感受我国波澜壮阔的出版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陈为江与江西高校出版社董事长、社长陈彩云合影</p> <p class="ql-block">韩丽楠董事长说,承担《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的影像摄制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融合出版项目,通过视频、照片及文件资料的形式,全方位反映老一辈出版人的奋斗与奉献,展现中国出版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为老一辈出版人录制口述实录,是抢救性的采访和记录,是为中国出版记录一段历史,与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书友之家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一起,为出版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有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陈为江与青岛城市传媒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韩丽楠董事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江西高校出版社顾问和总策划朱胜龙说,《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选取出版前辈从业经历中的精彩片段,讲述出版前辈的动人故事。所以在编辑出版流程,是先形成万字口述文章,再录制口述视频。由于口述作者,其工龄与新中国同年,目前都年事已高,要对几十年前经历的主要事件,进行回忆、梳理,形成清晰的口述思路,整理出完整的故事,显然是个挑战。</p> <p class="ql-block">新闻直播间的主办单位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宋强总经理与《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团队合影。左5宋强。</p> <p class="ql-block">陈为江与江西高校出版社邓玉琼合影</p> <p class="ql-block">陈为江与青岛城市传媒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周玥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广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的发言内容供大家共享</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新闻直播间上发言</p><p class="ql-block">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原董事长陈为江</p><p class="ql-block">今天,我能作为《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的作者参加新闻直播间感到荣幸。</p><p class="ql-block">我是1984年从国家科委新技术局总工程师的岗位到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任职。国家科委对我的任命非常重视,国家科委宋健主任和两位副主任亲自陪同我出席就职大会。</p><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是一个老公司,有2000多名员工,其中三分之二是高中以下文化水平。公司办公地点在九爷府大杂院,破旧不堪,会议室坐的是铁制长板凳,职工住的是简易平房,没有一处有清洁卫生间。进口图书通过海运要花3个月时间才能送到用户。带有中国字头的公司在这样条件下工作,使我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公司的面貌。</p><p class="ql-block">进口国外出版物对我国科技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在1952年考上清华大学,后来选派到苏联留学5年,共上了7年大学,学的机械制造,因此有较强的数字概念和逻辑思维,到公司不久就制定了开拓发展的宏伟蓝图。</p><p class="ql-block">1985年,公司决定改制成为企业,召开职代会。同时在国内组建上海、西安、广州、深圳和大连分公司,在国外在美国分公司基础上新组建英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分支机构。1985年经广电部授权进口海外音乐制品,并举办国际音像制品展销会。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举办首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请李鹏副总理和数位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出席开幕式和在人大会堂举行的有1500名国内外来宾参加的大型招待会,取得了圆满成功。随后博览会逐届规模扩大,成为我国图书进出口和版权贸易的重要平台。</p><p class="ql-block">1986年就组建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成立中外合资的万国学术出版社。全公司实现计算机管理。仅用了4年时间,就将公司改制为集进出口、出版、印刷和会展业务为一体的集团总公司。下属的31个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业务发展神速,各项指标每年平均以15%速度递增,无一亏损。</p><p class="ql-block">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图公司还承担组织全国出版界参加众多的国际书展。1993年在北京承办台湾书展,1994年组织大陆出版界到台北举办大陆书展,实现了两岸双向交流。此外,受国家科委委托多次承办了在北京召开大型国际会议的会务工作,公司成为中外科技和出版交流的重要平台。</p><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一直把社会效益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我在公司任职共16年,到2000年我66岁离任时,公司的销售比我任职时增长7倍,达10亿元; 利润增长12倍,达2亿元。总公司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增长70多倍,达5万元。1992年中图总公司新大楼建成,我在职期间为员工购买了1000套单元住房。中图公司的面貌有了根本的变化,并在国内外有着很高知名度。</p><p class="ql-block">科技部1998年在我离任公司董事长时,朱丽兰、邓楠副部长等领导到公司召开大会,宣读了科技部对我表彰的决定。</p><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所以能取得成绩,应归功于上级领导国家科委和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中图公司所有新组建的国内外分公司和出版公司,都要经过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参加了前8届BIBF。博览会规模逐届扩大,现已是国际上第二大国际图书博览会。</p><p class="ql-block">公司的飞速发展,我深刻体会到主要领导一定具有博学多识和思路敏捷,善于广交国内外朋友,勇于改革创新,做好党政领导班子的团结,严格的管理制度,奖勤罚懒,以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这次口述实录对我们老一辈出版人来讲是一项严峻考验,我已经快达90岁高龄,青岛影视公司韩总经理去年对我采访时间近3小时,要清晰记得30多年前的各种经历,能做到对答如流,出口成章,是非常不容易的。我深切希望《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的出版能取得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8日,在中国出版协会的支持、推动下,由江西高校出版社、青岛出版集团、北京书友之家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大型全媒体出版项目《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在北京正式启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时代印记,引起了出版界的关注</p><p class="ql-block">启动仪式上,《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魏玉山主持召开了编委会会议,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等到会讲话。江西高校出版社社长和青岛城市传媒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韩丽楠董事长以视频形式与会。</p> <p class="ql-block">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左起:周蔚华、王利明、刘丽霞、郭义强、陈为江、魏玉山、吴宝安、朱胜龙。</p> <p class="ql-block">陈为江在会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2年1月7日,青岛城市传媒影视有限公司对我的口述实录的采访,时长3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采访团队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计划今年出版,我对此十分期待。预祝出版圆满成功。谢谢各位收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