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道家养生三要

愚山農夫

<p class="ql-block">作者:吉文辉教授</p> <p class="ql-block">提要: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三个基本要素。道家养生方法虽然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大体上都是围绕爱气,尊神,重精三个途径展开的。</p><p class="ql-block">主题词:道家 养生 精气神</p><p class="ql-block">历代道家在人类生命科学上绵绵不断地探索追求,在养生延命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养生理论体系。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很值得我们重视和发掘。 </p><p class="ql-block">道家养生之道在古代与医学是密不可分的。《黄帝内经》首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所谈的道,从下文看来,不外乎养生之道,也就是“治未病”的防病之道。《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柩·逆顺篇》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淮南子·说山训》也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则进一步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千金要方·诊疾》)。古代道家和医家对养生即治未病的重视一脉相承。遗憾的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性和生存价值观的改变,后世对医学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医学渐渐由重治未病贵养生转向重治危病贵治疗,人们率以治危病为良医而不复以能治未病者为良医,医学与道学逐渐分道扬镳,作为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未病的养生学,则主要由道家来承担了。检阅道学大典《道藏》,其中冠名“延寿”、“长寿”、“延年”、“度命”、“保命”、“长生”、“颐生”、“保生”、“延生”的著作随处可见。再以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气功养生丛书》为例,该书辑选历史上著名养生著作59种,其中道家著作就有40余种,而医学养生著作仅一种。于此可见道、医之途别。</p><p class="ql-block">道家有句口头禅:“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三个基本要素。精专指人体内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具有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其内涵要比中医典籍中的精窄一些。气亦于医家所论不完全相同,医家侧重体内之气,而道家则侧重体外的自然之气。神在道家看来,既是寄居于体内的精神意识,又是一种神秘的生命能量。精、气、神三者关系: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子;精能生气,气能养精,精旺气足则神活,精竭气枯则神灭。名虽为三,实则一体,“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太平经·令人寿治平法》)。道家养生方法虽然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大体上都是循此三个途径展开的,今试述如下。</p><p class="ql-block">一、 养精</p><p class="ql-block">道家认为精是维持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精损则令人衰老,精盈则令生命力旺盛。“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生身则求度在仙位,生人则功遂而身退”(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下 》)。道家养精之术主要是房中术。道家房中理论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认为阴阳之道乃天地万物大道,人欲养生长寿,不可杜绝男女房事。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载彭祖语道:“凡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大寿,生百病”。因此,在房事上,道家主张节欲、寡欲,并不主张绝欲、禁欲。二是认为房事按一定方法进行就能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能知道者,乐而且强,寿即增延,色如英华”(《素女经》)。三是将房中之术与行气和日常保精结合起来。例如孙思邈认为:“凡人习交合之时,常以鼻多内气,口吐微气,自然益矣”(《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陶弘景提出房事三忌:“大风、大雨、大雪、日月蚀、地动、雷震,此是天忌也;醉饱、喜怒、忧愁、悲哀、恐惧,此人忌也;山川神祗、社稷井灶之处,此为地忌也。……犯此忌既致疾,生子亦凶夭短命”等等。以养精祛病为要旨的道家房中理论在隋唐以前已相当完善,据《抱朴子·遐览》中所载,当时房中典籍就有《玄女经》、《素女经》、《彭祖经》、《容成经》、等十余家。《隋书·经籍志》中还载有《玉房秘诀》、《素女秘道经》等十余家。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也都是房中专著。道家的许多房中著作虽然已失传,但其内容基本上散见于后人的著作之中。这些理论对人类性科学和性医学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 养气</p><p class="ql-block">道家保真全生,治病祛疴,首在炼气养气。考道家种种修炼之法,诸如吐纳、存思、内丹、胎息、服气、采气、导引等无不与气机有关。早在《老子》一书中就提出过:“专气治柔,能婴儿乎?”(《老子·第十章》)。《黄帝内经》中也谈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养生之道。庄子更认为气的聚散决定着人的生死。气于人的生命不可须臾分离:“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有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抱朴子·至理》。则气不但可以养生,而且还可以治病。道家有关炼气养气的学说洋洋乎大观,以至于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医学体系—气功学,这是在医学著作中很少见的。气功即以气化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以调节、控制和运用人体内气为主要手段,以协调身心、保健延年为主要目的的养生修炼术。古代气功一词最早可上溯到隋唐道教著作《太清调气经》和《延陵君修养大略》。</p><p class="ql-block">道家气功大体上分三个方面,一是养先天之气。所谓先天之气,乃化生万物之本气,又名元气、真气,受之于父母,在人体之中。“人之元气,得自然寂静之妙,抱清虚玄妙之体,故能长生。生命之根,元气是也”(《抱朴子·释滞》)。道家的吐纳、存思、守一、内视、胎息、服气,以及内丹等,都是以炼养元气为主要目的。二是采后天之气。后天之气又称外气,多指日月、星辰、云雾及山石、草木之精华。古代道家修炼,多置身于深山丛林之中,云雾缭绕,空气清净。“天地之精,散而为雾,饵其英华,形可以驻”(《藏外道书·养真集·卷下》)。采气方法,除以口鼻吸引吞咽外,还配合以手掌、头顶乃至躯体其他部位采集汲服外气,通过一定的穴位,流布全身。一般情况下,还辅之以存思、导引,以调动气机运行。三是布气以行医。布气就是具有一定内功的人调动体内真气,施加于患者,与人治病。“布气”一词出现于晋代,《晋书·方技传》云:“学道养气者,至足之余,能以气与人,谓之布气。晋韦虚能以此法疗人疾”。之前的《抱朴子》也记有三国时道士石春行气为人治病的事例。道医布气治病能有神效,全赖体内元气充盈,故布气疗疾之先决条件为施气者必须自己内气修炼到较高程度,即古人所云:“至足之余”,方能“以气与人”。由于道家修炼的目的,在于自身的长生不死,得道成仙,而布气则需要大量消耗自己的元气,与修炼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布气治病在古代很不流行,文献记载虽有,但极少。现代气功热衷出现许多气功师发功治病,主要原因是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社会传媒也起到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真正能够布气的道医是极为罕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 养神</p><p class="ql-block">道家认为修炼和调节心神是养生中最重要的环节:“夫术书数者,莫过修神。调炼真气,使延年疾愈,外攮邪恶,清净身心,使祸害不干”(《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养神又名调心,因为神藏于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神之舍也;…性在乎是,命在乎是”(《道藏·洞真部·表华秘文》)。《寿世青篇·养心说》中更进一步指出“夫心者,万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可通,为神明之主宰,而病否之所由系也”。道、医均重视心的作用,其原因就在于心是藏神之所。养心即养神。神为形之主,神不守则气泄,气泄则形伤。因此,道家养生首重养神,其方法甚多,如泰定、入静、心斋、存思、守一、内视、守中、坐忘、数息、意守等等。其共同的一点就是“静”。《道德经》所说“致虚极,守静笃”、“载营魄抱一”就是为清静养神而设。庄子亦认为“必静必清,无动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庄子·在宥》)。道家修炼者在实践中发现,在深层次的入静状态中,生命会进入一种常态中不可能感受到的空明混沌、物我两忘的境界。道家认为这就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在这一超常的状态下,人的生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也就能从中获得自然的精神和能量,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精神能量的消耗。《黄帝内经》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指的就是这种效果。《淮南子·精神训》从道家哲学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精神静养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在秦汉道家的眼中,以静养神,恬淡虚无,清静无为不仅是养生之道而且也是治国之道,其意义已远远超出养生的范围。</p><p class="ql-block">除静以养神外,道家还主张德以养神。养生主静,但人常为七情六欲所困,因而难以达到精神的清静和心理的虚寂。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道家主张性命双修,以德养性。“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千金药方·养性序》)。为此,庄子要求修德者“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在宥》)。即眼睛不要被眩惑,耳朵不要受骚扰,内心不要多计虑。陶弘景亦主张“目不欲视不正之色,耳不欲听丑秽之言,鼻不欲向膻腥之气,口不欲尝毒刺之味,心不欲谋欺诈之事”(《养命延性录·上卷》),因为不正之色、丑秽之言、膻腥之气、毒刺之味、欺诈之事都是“辱神损寿”的。这一思想均导源于老子。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总的思想是认为过度的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会伤害人的情志,认为人在物质上只需要满足最基本的自下而上条件就行了,没有必要去追求基本生活条件以外的享受。历来道家修炼均十分注重损声色、薄名利、远尘嚣,以修德养性为第一要义。中国现存的古代第一篇养生专论—晋·嵇康的《养生论》就强调过“名位伤德,厚味害性”的道理。在道家看来,养生长生主要依靠自我修心养性,主要是向内追求,而不是一味的向外追求(如药疗、食补等),这同现代预防医学、康复医疗注重发挥人体免疫功能,改善人体新陈代谢机制的道理是不谋而合的。道教认为,要想保持心境平和,神不外泄,就必须过一种合乎道德的生活。道教流传民间名目繁多的劝善书、功过格,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紫微仙君功过格》等都是提倡人生在世应多行善事。一个具有善良意志,充满浩然正气的人,摒弃了种种邪念烦恼,心境自然平和宁静,对身心健康必然大有好处。唐代张绰修行得道,以诗谕世:“何用梯媒向外求,长生只在内中修。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行心不到头”(《全唐诗·卷八六一》)。此诗充分体现了道家重在修心的养生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道家道教以精气神三者为核心,形成里一整套的养生理论体系和方法,至今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道家重视生命,热爱生命,以及对生命永恒的乐观进取精神,充分体现了道家“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人定胜天的大无畏气概。这也是道教区别于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一大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