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收一例直肠癌术后再发肠梗阻的患者。<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该患者家住衡阳县长安乡,3个月前诊断直肠癌,在中心医院做了直肠癌根治术及乙状结肠造瘘。没想到术后不到2月,就出现腹胀、腹痛,一检查就发现小肠低位不全梗阻了,处理了一个多月也不见明显缓解。</div> 前天来医院时,肚子膨的像个皮球,时不时还能看到肠子在肚皮下蠕动,用手一敲,就像打鼓一样,听诊器下听到的肠鸣音简直就像金戈铁马,万鼓齐鸣。患者是又疼又胀,呼天喊地,看谁都不顺眼,动不动就把陪同的家人骂一顿,医生护士也跟着受牵连。(医护们久经沙场,什么人什么事没见过?其实他们也都能理解,这种状态下谁还能有好心情,不骂娘就不错了!) 以前,一说起肠梗阻,必然是拍个腹平片发给大家看,其实腹平片看多了,也没多大意思,不妨今天换个角度,用CT来看看肠梗阻的影像表现,其实也很震撼。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照片越好看,问题越严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接着往下看</b></p> (还是冠状位,但是换个窗位看起来是不是更有效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来一张躺着的矢状位图像)</h3> 最后我们通过会诊讨论,考虑梗阻的部位应该是在小肠末端,梗阻的原因不明,但是很大可能性是存在一定的肠粘连,毕竟手术才两个多月,局部影像也没有看到明显的肿块压迫或堵塞。所以我们考虑给他进行肠梗阻导管植入,目的就是尽快缓解症状,运气不错的话说不定还能直接解决掉梗阻。<div><br></div><div>结果,患者听说要从鼻子里放根管,而且可能一放就是好几米长,直接就拒绝了,怎么说、怎么劝就是不同意。(不是沟通不到位,是患者心理太强大。)</div><div><br></div><div>我心想:就当是插根胃管而已,就算不舒服,难道还能比现在这种状态难受?<br><div><br></div><div>算了,人各有志,上天有好生之德,我虽有治病良方,但有缘无份,谁也不怪。(如果不遇到我,也许他在当地一辈子也接触不到这种方法,当然,不是说当地医疗水平不好,只是我正好是个既懂点介入,又学了点胃肠镜的医生。)</div></div><div><br></div><div>相信我,我从不骗人!</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一张我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学习时的照片,这可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哦!)</h3> 闲话少说,上正题,聊聊肠梗阻导管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长3米,最深可达回盲部)</h3><div><br></div><div>我最喜欢用的还是日本库利艾特公司生产的纯硅胶材质的导管,事先说明,我很爱国,但为什么还要用这个呢?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好用。国产的有没有?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br></div> (尾部有负压抽吸口、补气口、前球囊口、后球囊口,分别发挥减压、抽吸、防止吸附肠壁等作用) (前导头中有金属小球置入,能在重力及肠蠕动的作用下带着导管前进,起引导作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气液平面消失,如果此时恢复排气、排便,则表示梗阻解除)</h3> 其实肠梗阻导管也不是万能的,只是让患者在无法手术或是能手术前多一种选择,避免白挨一刀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