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医护风采 树十佳形象(十)

中医医院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白衣即使命,责任即担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新源县中医医院针灸科医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川江</b></p> <p class="ql-block">  胡川江,男,汉族,新源县中医医院针灸科医师。大医精诚,学无止境,医生的誓言让我们义无反顾,疫情的磨砺只会让我们更加强大。在与疫情的博弈中,他迎难而上,艰辛与汗水是常态,那是青春与付出,也是责任与使命。先后荣获新源县中医医院第四届“中国医师节”古典医学竞赛获得“三等奖”、“建功十四五”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2021年度“抗疫先锋”称号,2022年度“抗疫先锋”称号,2022年度“十佳医生”称号。</p> 不畏风险,勇往直前 <p class="ql-block">  去年8月,在危难关头,他没有犹豫,也不能犹豫,他选择了奔赴一线。没有请战书,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简单的行李,一个皮箱,一个塑料袋,还有那颗满怀热情的心。奔赴一线后的他,迅速投入角色,来不及收整行囊,第一时间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参与区域的划分与设置,整理床位,搬运病床,直到凌晨三四点顺利完成相关工作后,脱下防护服才发现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随着患者陆续进入,身为医生的他开始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耐心询问患者病情,细心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温和而有条理的工作方式与态度帮助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心态,与战胜病毒的信心。随着工作的进行,每日的患者随访必不可少,忙碌的一天又一天就这么开始了,每日电话多则上百,少则几十,需要安抚的患者一个通话时长可达近一小时,他还主动承担下数据分析、表格整理的工作,核酸数据、拟出舱名单、采样名单、患者详细信息名单等,经常忙碌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完成,他仍尽心尽力的完善每一项工作,力求做到最好,他尽己所能、拼尽全力,才能不负青春时许下的医学誓言。</p> 隔离病毒,凝聚希望 <p class="ql-block">  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没有希望。所以他们取了一个“番号”叫做--必胜战队,用以时刻激励自己,我们一定能行,也把这份信心带给了患者,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在各种严峻的形势下冲出重围。所有人在领导的安排下,迅速凝结成一股力量,各司其职,每日的仔细消杀、核酸采集、信息核对、患者诊疗查,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面对患者一张张焦急而又憔悴的面庞,他充分的展现了自己的耐心,细心而又温柔的语气,全面而不遗漏的诊疗,让患者的内心得到安抚,带给了他们希望,因为有希望,所以有力量。奋战长达一百多天,每天辛苦而又繁忙的工作,他也有累的时候,但他知道,他不能倒下,这里需要他,他常常会对自己说:“坚持,希望就在眼前,也许下一刻就胜利了”。即使早已身心疲惫,但看到每一个安全回家的患者,心灵便有了慰藉,而患者的每一声感谢就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图文:针灸科</p><p class="ql-block">审编:高梅玲</p><p class="ql-block">责编:马金凤</p><p class="ql-block">编辑:古力孜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