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古厝碑刻识清未中国科举史最后一名榜眼——朱汝珍

夜静风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朱汝珍(1870-1943年),原名倬冠,字聘三,别号隘园,清远县清城人(今属清城区),清末民初书法家、法学家、文学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朱汝珍应甲辰恩科,以殿试一甲第二名钦点榜眼及第,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名榜眼。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朱汝珍被选派到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攻读法律。回国后,他先后任刑部主事、京师法律学堂教授,奉命创定商律并参与修订国家刑律。清政府被推翻后,朱汝珍留在紫禁城编纂皇室史料,后在津、沪经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钦点状元、榜眼时“朱汝珍”这个名字的缘故,一个“珍”字,让慈禧太后想起“珍妃”,又因为他是广东人,想起了洪秀全等昔日对抗清朝的广东人,则使得内心更是不愉快,于是就把其状元之位降级为榜眼,因而使得朱汝珍错失状元,“状元”由“刘春霖”获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春霖的书法固然上乘,无愧于书法家,但是其实在科举考试殿试之中,仅仅位列第二名,第一名为朱汝珍。但是同样是书法家级别的一二名,为何在最终钦点的时候,贵为第一名的朱汝珍却被调到第二名。只能说是“天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朱汝珍工诗文,善书法。著有《词林辑略》《本纪圣训》、飞来寺石刻《爱山亭记》等诗文,1915年编纂有《藏霞集》,1934年和1937年,先后受聘总纂《清远县志》和《阳山县志》。书法兼学王、柳、欧风格,而又自成一家,尤以楷书见长,其书端正圆润、遒劲清秀,与状元刘春霖、探花商衍鎏、传胪张启后的作品配成“四屏”,深受文人雅士喜爱,在海内外有相当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