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你我共有的秘密

zzk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学习《正午之魔》笔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午之魔》作者是英国、美国双重国籍作家安德鲁·所罗门,是位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患有三十余年抑郁症患者。此为学习笔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本人闲暇之余学习一些关于心理学的课程和书籍,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人”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学习心理学在从事的意识形态的工作上有所帮助,归根结底还是围绕着人做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能够帮助自己面对生活、工作、社会遇到的各种难题,更好地调节自己,成为自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写作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罗门从自己的抑郁开始写这本书,他写这本书的一个目标是共情,希望帮助人们真正理解抑郁的人。抑郁症是个体的痛苦,也是时代的顽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3亿人。他在书里介绍,治疗抑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谈话治疗,语言沟通;二是生理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和电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关于抑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中这样描述抑郁,抑郁是一种绝望的机制,体验到衰退,发现自己几乎每天都暴露在雨水的侵蚀中,知道自己变得愈发孱弱,自己越来越多的部分在第一阵强风来袭时就会被吹散,留给自己的越来越少——这些都绝不愉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应对抑郁,作者更多地给予“希望”的建议:抑郁期间,最应牢记的是,失去的时间无法挽回。经历病症时流失的分分秒秒,再也不会与你重逢。不管感觉多糟,你都必须倾尽全力活下去,哪怕当下能做的一切只有呼吸。耐心等它过去,把等待的时间尽可能填满。把握住时间,不要盼着自己的人生消失。哪怕是觉得快要爆炸的分分秒秒,也是你人生中的分分秒秒,一旦失去就不再拥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人生重大事件与形成抑郁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在书里介绍了一项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结果:第一次重性抑郁发作通常与人生事件关系紧密。第二次发作时关联就会减少,到第四五次发作时,人生事件就似乎全无影响了。也就是说,最开始时一定是外部事件触发了人们那个脆弱的地方,但超过某个特定的点后,抑郁会与人生事件脱钩,完全随机,自发而动。经历了糟糕事件的人里,只有大约五分之一会发展成抑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抑郁与自杀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度抑郁常常会催生自杀的念头,以作者为例,作者抑郁最严重的时候,自杀的念头挥之不去,但他并没有自杀的冲动。想自杀,和真的去实施自杀,中间还有很大的距离。不少人都认为,自杀倾向是抑郁的一种“症状”。有自杀倾向是判断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作者看来,“抑郁和自杀二者之间不存在某个简明的等式,它们不是一个引起另一个,而是经常并存、相互影响的独立体”。据作者统计,美国的自杀事件中,有近半数的当事人接受过精神科医师的治疗,但还是意外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抑郁的严重程度与自杀的可能性之间,也不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有些轻度抑郁者会自杀,而有些人身处绝境却依然坚持活着。作者有过自杀的念头,帮助所罗门撑过自杀念头的,是一句很重要的话:“活过这一刻,我永远还能在下一刻结束自己的生命”,了解了这一点,他就可以不被自杀的念头完全压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历史中的抑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西方,抑郁的历史与思想史联系紧密,大致可以分成5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代,古希腊时代的医师希波克拉底认为,抑郁本质上是大脑的疾病,可以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治疗。第二个阶段是中世纪,那时候,抑郁被污名化,抑郁的人会被视作失去了上帝的眷顾。第三个阶段是文艺复兴时期,抑郁被浪漫化,天才艺术家们的颓废被看成是洞见。第四个阶段是17到19世纪的科学时代,人们用实验探索大脑的构成和功能,尝试用生物性的策略来驾驭心灵。第五个阶段从20世纪初到现在,在理解和治疗抑郁方面出现了两项重大运动,精神生物学和精神分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抑郁与哲学、思想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提到抑郁与哲学及思想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20世纪中期的欧洲大陆,孕育出了基于孤寂的新哲学思想,特别是作家加缪、萨特、贝克特等人的存在主义思想。加缪说,世界是荒谬的,既给不出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也给不出一个终结生命的理由。萨特说,“我存在,这个世界也存在,我也知道这个世界存在。这对我来说并无区别,任何事物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贝克特在小说中写道:“无论我出生与否,活过与否,已死或垂死,又有什么所谓?我要继续做一直做着的事,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是谁、我在哪儿,或者我是否存在。”这些作家并不是无病呻吟,他们描述出了人们处于荒诞世界中的心理状态。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一直在处理人生问题:孤独、无意义感、死亡焦虑。如果我们总是处在“难受”的状态中,外部的糟糕环境会引起我们的反应性抑郁,人们多少会陷入抑郁情绪,多少会有疲倦之感。人们之所以能对抑郁症患者产生共情,就在于人们都要面对自己的“在世之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抑郁与贫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作者看来,相比于一般人群,抑郁更常发生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中,接受社会福利帮助的人,他们的抑郁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三倍。美国有大量贫困人口受到抑郁的困扰,他们经济上有困难,家庭关系糟糕,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能让自己从悲伤和痛苦中分心的爱好。贫困很容易触发抑郁,减轻贫困会帮助人们从抑郁中康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抑郁与贫困相遇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点是常态化。资源匮乏和贫困会让人陷入被动性,抑郁在贫困人群中非常普遍,以至于不会受到人们的注意和质疑,这就是常态化。抑郁的穷困人群会把痛苦归结于外在事物,相信外在因素无法改变,并假设内在因素也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抑郁与贫困相遇的第二个特点是躯体症状。中产阶级抑郁了,通常会体验到强烈的负罪感,会对人讲自己失败的感受,但贫困人群的抑郁不是这样,他们的病痛表现是明显的躯体症状,比如,失眠、疲惫、恶心、恐惧,无法与人建立联系。这些问题会让他们容易生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学到了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确认识抑郁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当出现一些苗头性现象时能够站在上帝视角审视自己,调解自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依然要积极乐观地面对,再大的问题也要“活过这一刻”。面对组织改革变革的种种难题,也要有一种洒脱的精神面对,一些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形成的问题也不是一年半载能够解决的,短时间能解决的也就不需要改革变革了。犹如治疗抑郁采取电击极端疗法一样,采取激进极端的改革措施也是不切实际的,别出现病人没有治好,一帮医生抑郁了这种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