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br><br> 为保护视力,学校对手机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电话手表)进学校。让我们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为此我们向家长提出建议:<br><br> 1.多多陪伴助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br><br> 2.课外兴趣促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等;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预防沉迷手机。<br><br> 3.树立榜样多引领,家长要以身作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br><br> 4.合理安排履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孩子文明上网、绿色上网。<br><br> 二、保证孩子充足睡眠<br><br>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小学生睡眠时长要达到10小时。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们的睡眠健康。<br><br> 1.规律作息,制订合理作息表,促进孩子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一般不晚于21:00睡觉。<br><br> 2.劳逸结合,指导孩子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br><br> 3.合理规划,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因特殊情况不能在就寝时间前完成的,可以延时完成,确保孩子睡眠时间。 三、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br><br> 学校一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对于进校园的读物,必须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等特点。为将读书落实到实处,特向家长提议:<br><br> 1.多读书,鼓励孩子认真阅读,养成习惯;每天可以挤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br><br> 2.读好书,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走走,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br><br> 3.好读书,给孩子准备一本读书记录本,记录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四、督促孩子养成作业好习惯<br><br> 学校积极贯彻关于“学生减负”工作: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不超过60分钟。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用手机布置作业。家校是教育的共同体,我们提倡:<br><br> 1.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自觉性;做到劳逸结合。<br><br> 2.培养作业好习惯,培养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完成当天的作业(预复习),养成自主整理的习惯。<br><br> 3.培养独立预习、复习习惯,指导、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方法。 五、协助孩子增强体质健康<br><br>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证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建议家长:<br><br> 1.培养孩子运动的兴趣,引导孩子选择符合身心特点的运动项目。<br><br> 2.积极参加课外体育作业的锻炼,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br><br> 3.注意运动安全,叮嘱孩子在锻炼与训练时要注意运动安全。<br><br> 4.及时家校沟通,告诫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既要克服困难,更要量力而行,加强自身安全保护。 <h1 style="text-align: left;"> 让我们家校携起手来,共同切实落实“五项管理” ,共助孩子健康成长!</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