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求阙斋"

老蔡

<p class="ql-block">  曾国藩读《易经》,每读到《临卦》时就会喟然长叹说:"(二月)阳气开始滋长了,而八月是阳消阴长的季节,所以败亡的日子也就很快来到了,不禁畏惧啊! 在天地之气中,阳刚之气到了衰败的时候,就会退而产生阴柔之气; 阴柔之气到达顶点的时候,就会进而转化为阳刚之气。此消彼长,这是自然规律。像我这样,没有作为,没有规划,还总是犯下大错,然而却得到上天如此的赐福,这不是不相称吗? 于是命名我的书房为"求阙斋"(阙,就是缺的意思),凡是外界带来的荣耀、享受,内心的嗜好、欲望,都使它留有余地"。曾国藩在晚年,就为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太圆满就完了,做人做事要留一点缺憾。</p><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在《南国十年之梦影》一书中说:"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发大惭愧------一个人如果事情做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反而增加他贡高我慢的念头,生出种种过失来,所以还是不去希望完满的好。" 弘一法师大慈大悲,诸事"反求诸己",成为了一代高僧。</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缺憾的世界。活得通透的人,知道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缺憾的世界,就不会想不开,也不会羡慕嫉妒恨。宋朝大哲学邵康节,和理学家程颢、程颐是表兄弟,和苏东坡也有往来。二程和苏关系不好。邵康节病得很重时,二程在病榻前照顾,苏东坡来探病,二程不让进来。邵康节躺在床上已经不能说话了,就举起一双手来,比作一个缺口的样子。二程不明白他的意思,后来邵康节喘过一口气,他说:"把眼前的路留宽一点,让后来的人走走。"然后死了。这也就是说,世界本来就是缺憾的,又何必不让人一步,让他的路好走些!</p><p class="ql-block">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做人做事,还是留有余地比较好。曾国藩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这是对自己的警示,也是对人家的暗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