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簪花围宛若移动花海-蟳埔女头饰(闽南风情2)

南山樵夫

<p class="ql-block">  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的北岸,福建泉州蟳(蟳是我们常说的螃蟹的一种)埔曾经是无数远洋商船的出发地。远洋航船载着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运往世界各地,返程时压船的蚝壳(蚝[hao],牡蛎俗称海蛎子)成了村民们的建筑材料。蚝壳厝(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 [house])具有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冬暖夏凉的特点,是当地建筑的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 蟳埔村除了蚝壳厝,还有另一道风景线就是“蟳埔女”,是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的“三大渔女”。蟳埔女的服饰独特,别具一格。她们身穿褐色的衣服,下穿黑布裤,头发盘到脑后,绾成一个圆髻,用鲜花串成花环,俗称“簪花围”,簪戴在绾髻四周,中间插一根象牙筷子。她们挑着海鲜到泉州沿街叫卖。</p><p class="ql-block"> 爱戴花是“蟳埔女”的天性,从儿时梳辫子起,她们就喜欢把色彩鲜艳的菊花、玉兰花、山茶花插满双鬓,待到及笄(十五岁女孩叫及笄),亲人就要为她们“梳髻”。从此,把秀发盘在脑后,梳成圆髻,佩上金银首饰,中间横插一根象牙筷子。圆髻四周戴上几串四时鲜花缀成的花环,有洁白高雅的茉莉花,有“六月雪”美称的素馨花,有含苞欲放的鹅黄色的含笑花,有球状的白色、红色的粗糠花……逢年过节,便是妇女们争芳斗艳的时刻,你看那一个个的发髻,活象姹紫嫣红的小花圃,谁家有了喜事,就要备上成千串一尺来长的花串,分赠给乡里的妇女。这充分体现了沿海地区的闽南女性以打鱼为生,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让渔女们成为了闽南沿海的一大民俗奇观。</p><p class="ql-block"> 蟳埔女服饰简朴宽松。上衣为布钮扣的斜襟掩胸右衽衣,下沿呈弧形,颜色以青色或浅蓝为主,老年妇女以黑色为主。其肩、臂、胸、腰的尺度力求与身体相协调,既显示出柔和的曲线,又不失女性苗条与丰满。宽筒裤便于在海滩上劳作,挑担行走又轻松自如,适合于渔民劳动需要。裤以黑、蓝色为主,裤筒宽一尺左右,裤头多用白色、蓝色,俗称"大裾衫、阔脚裤"。</p><p class="ql-block"> 走在蟳埔村的大街小巷中都能看到蟳埔村的女性无论年龄多少,都是盘着头发带着耳坠,用一根象牙簪子绾起头发,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已经成为了她们独特的象征,街道上都是她们摇曳的身影,而鲜花发髻下都是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浔埔女的簪花是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