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注并非不解之谜

愚山農夫

<p class="ql-block">转注并非不解之谜</p><p class="ql-block">作者:吉文辉教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提要: 后世对转注的解释纷繁不一,莫衷一是。其实,转注即辗转注入之义,与“引申”之义同。转注可定义为: 围绕一字之本义,引申其相关新义而不改其字形。造成转注的失义,主要在于许慎囿于汉字的形创而忽视汉字的意创,重在解说本义而不及引申义。转注一法既丰富了汉字的内涵,又制约了汉字的无限膨胀,功莫大焉。</p><p class="ql-block">关键词:转注 汉字学 汉字文化</p><p class="ql-block">作为创字六书之一的转注,百度上是这样讲的: “后世对转注之确切意义莫衷一是,至今无定论”。 《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亦指出 :“许慎的定义不明确,使得文字学家对转注的解释纷繁不一,有几十种不同的说法。” ①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汉字学基础》说的十分明白:“究竟何为转注?后人见仁见智,聚讼纷纭,遂形成我国文字学史上一桩最百家争鸣、历史久远的公案。一直至今,何为转注,还是个谜。” ② 这可以说是近现代语言文字学家的共识。以至于有专家称 “转注是千古之谜” ③。更有学者干脆提出放弃对它的探讨和研究: “我们认为,在今天研究汉字,根本不用去管转注这个术语。……总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卷入到无休止的关于转注定义的争论之中。” ④ 然而果真可以不去管转注吗?汉代班固、郑众、许慎三大家对六书的列举中均有转注明确的记载,难道是无所谓的吗?转注难道因为后人解不通而不存在吗?</p><p class="ql-block">注释何以创字?</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最早对转注予以解释的是许慎,见于《说文解字•序》:“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问题也就出在许慎的解释上。其实,转注之难解者,不在“转注”,而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转注即辗转注入之义,与“引申”之义同。汉字草创时期,“注”字只能是灌注之义,《说文解字•水部》“注,灌也。” 本义为集中灌入。从字形结构上看为形声字无误,从水,雚音。造字时还不太可能有后来的训诂、训释之学术行为,注释之义应是其后来的引申义,《汉语大字典》“注”字的注释义置于第12条亦可证明。将注字解释为注释,应是受许慎的“老考互训”束缚的结果。《说文解字》因为是一部字典,所以它需要对每一个字加以注释,上古人创字难道需要走注释这条路吗?况且,注释能创新字吗?注释只是解字而非造字。 考老之型的互训只是两个字存在着字义相同之处,考字是由老与丂(kao)组合而成,一如耄耋两字是由老与毛、老与至组合而成,老只是部首而已。考、耄、耋三字皆是形声字。如果考字是转注,那么形声字几乎皆可称作转注字了。那还有什么形声可言?干脆都叫转注罢了。《转注论》一书就是陷入到这一困境中的。见该书初版自序:“对“转注”我没有什么玄僻的解释,我只是论证了“转注”即是“加注意符”,并由此得出了一个应该说是符合汉字发展规律的重要结论:汉字孳乳繁衍之大法,即最能产的造字法,并不是形声,而是转注”。⑤ 这样,形声字占汉字造字数量第一的地位便被转注字取代了。这显然是鸠占鹊巢,混淆了形声与转注的界限。本文因是专论转注,对形声暂不作展开讨论。班固、郑众、许慎都将形声排在转注之前,亦不是无缘无故的。形声是汉字形创最普遍、最适宜、最成熟的方法,应当不用怀疑。</p><p class="ql-block">二、何谓“建类一首”?</p><p class="ql-block">“受”字本义就包涵给予和接受双重含义,此与字义引申略同。问题就在“类”字,这个“类”字是指义类,还是指字类,是必须搞清楚的。如指字类,无论是以形符为类,还是以声符为类,都与形声字合掌,那就无需归此一法。至于义类,如果字义完全相同,那又何必再造另一字形?显然此处之类,应是意通之类,而非义同之类。意有联想之义,而义只能确指。《说文解字•心部》:“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一字之由本义辗转引申,形成有脉络可寻的一字多义 ,实为以意相通也。而“转”字,有上去二音,转注的转,应读去声,其字义由本义之车轮转动,引申出回环、运转、转让、传递、转变等义。这些词义几乎都与转字相关。转字本身就是围绕一个圆心转动。在汉字上就是围绕一个字义运转。“首”字此处应作开端讲,而不是部首的首。“建类一首”可释为确定一个字字义的开端,然后再由此开端为圆心,辗转相受,引申出相关诸义。例如“皮”字,本义为剥皮,引申为剥下的兽皮,又引申为表皮、表面,又从表皮、表面引申为覆盖、蒙受,由此又产生后起的披、被等字。又从剥开引申为裂开、显露。又从兽皮的柔软、坚韧引申出皮实、顽皮、调皮、疲软、疲沓之义。其引申义始终围绕剥皮本义展开。又例:“单”字,繁体字为“單”,本义为上古作战的弹射武器,其上为石头,其下为弹射装置。故单字组合的字有弹(dan)、弹(tan)、戰、惮、殚、禅(表示延续)等,均与作战有关。而“单”字被假借为单一的单字后,本义消失,其引申义即围绕单一展开,出现孤单、单独、单薄、单纯、单弱、单调等义。此之谓由一端而辗转同意相受,注入新意,而成其类。“类,举相似也。” ⑥。类有字类、物类、事类、意类等,转注的类,应指意类。从转、皮、单等字还可以看出,古代造字,形声、转注、假借三者存在着穿插进行的现象,并不是各自孤立的、绝对的。</p><p class="ql-block">三、创字并非单纯形创</p><p class="ql-block"> 转注一法,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法的不同点在于它不是形创,而是意创。这同中国传统意象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字集形、音、义于一体,缺一不可。故创字离不开形创、音创、义创。形创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音创有四声,有声母或韵母的变化,有因音借字等。义创中则有本义和引申义的变化,引申义就是意创,就是转注的结果。天地宇宙、万事万物中存在着普遍的相似性和相关性,从自然、社会,到人体生命,无论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无论是母系统,还是子系统;无论是事物的外在,还是事物的内在,到处都存在着相似相关的元素。这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演绎联想空间。转注就是古人就某个汉字的本义进行联想的结果。比类取象、因象生意,“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⑦、“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⑧。一字多义就是“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其思维完全符合自然的法则,这是传统思维的一大特色。普天之下各种事物都具有多重属性,这些属性与周边环境也密切相关,因此,其内涵不可能是单一的、孤立的。可以说,创字六法中的转注,就是《周易》所言的“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 转注》里就说到:“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⑨ 按照朱骏声的说法,当古人从某一本义引申出另一意义时, 不另造一字,“体不改造”,那就是转注。只是他仍受到许慎互训的影响,把例子举错了,违反了自己所下的“体不改造”的原意。</p><p class="ql-block">四、本义乃一字之类首</p><p class="ql-block">一字之本义乃一字之类首。六法当中,象形是原形创字,指事、会意、形声是在象形基础上的增形创字,转注是因字创意,假借是借字创意。这样,汉字的庞大系统就形成了。如果没有转注,那就无法解释汉字系统中存在着的大量的一字多义现象了。而如果没有汉字的一字多义,那需要创造出多少个新的汉字呀!</p><p class="ql-block">汉字在其发展繁衍的过程中运用一字多义和意象结构(意象字、意象词)逾越了文字的无限膨胀和词义僵化两大障碍。一字多义遏制了汉字数量的无限膨胀,意象结构防止了汉字词义的孤立僵化,两者极大地增强了汉字构词的组合功能。时至今日,3500个汉字的使用覆盖率达99.7% 。掌握了3500个汉字便可一生受用 。据电脑统计,《毛泽东选集》所用单字仅2918个,相当于一个小学生所掌握的汉字量。而《毛泽东选集》四卷却有150多万字,所用单字仅占总量的1 /500不到。如果没有汉字强大的组合功能,其有效率会如此高吗?</p><p class="ql-block">汉字在长期的磨合中,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有机整体 。有独立意义的形符所组配的字占总字数的93% 。形符“水”所构字占汉字的总数达6%。构字最多的声符“肖”、“尚”、“隹”等可组字达40个以上的字 。汉字超越了确指的局限,走上了语素化的道路。单个字又变成了词语的基本构件,一字多义又大大强化了汉字的蓄义能力和构词能力。语素可以无限地繁衍,围绕一个字往往能组成一个庞大的词族 。语素化的汉字信息量大,兼容力强,便于容纳外来文化和科技新概念 。而现时的英文却正在穷于应付蜂拥而至的新概念哩。</p><p class="ql-block">《汉字源流字典》和《汉字形义演释字典》两书 ⑽,前者收录2500个常用汉字,后者收录1210个常用汉字。两书对每个汉字的词义演变都进行了系统的解析,《汉字形义演释字典》还附上了《字义发展图示》。所谓演变,实际上就是本义的引申。举例如“权”字,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灌木,《说文解字•木部》:“权,黄华木,从木,雚声”。其引申义为:①古人取黄华木作秤砣,故把秤砣叫做权;②因秤砣是用来称重量的,故权有衡量之义;③因秤砣具有决定物品重量的功能,故权有权力之义;④因权力拥有某种利益,故权又包含权利之义;⑤确定物品重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秤砣在秤杆上移动寻求平衡点,故权也有权衡之义;⑥权衡用在处事上,就有变通之义,如通权达变;⑦权衡用在谋略上,就有了权变之义;⑧因权变存在着临时变通,故权又有权且之义。这样,权字从黄华木作秤砣开始,其内涵逐渐被注入多重词义,而这些词义大体上都有着源流可寻。又如“主”字,象形字,本义为灯头之火焰。其引申义为:①古人晚间灯火是家人团聚的核心,故灯火引申为主要的、核心的;②由主要的、核心的引申出主人、主帅;③由主人扩大为君主、盟主、教主;④因主人、君主具有掌管作用,故引申出动词主事、主持、主管、主宰、主使之义;⑤由掌管、主持引申出坚守、坚持义,如力主和议;⑥由主持、主管又引申为当事的人,如事主、物主、业主;⑦而主管的人应有决断的能力,故主有主见、主张、主意之义。诸项引申义均围绕初起的本义衍生而“体不改造”。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系统思维、联想思维和意象思维,在辗转引申的过程中展现得一览无余。这就是转注!</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转注可定义为: 围绕一字之本义,引申其相关新义而不改其字形。转注充分发挥了古人演绎思维、联想思维的能力,既丰富了汉字的内涵,避免了汉字的僵化,增强了汉字使用的灵活性,又制约了汉字的无限膨胀。由转注产生的一字多义和由形声产生的形音组合是中华先祖在文字创造上具有超前智慧的最有力的体现。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先祖们喝彩!</p><p class="ql-block">由于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而近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故今人很难感受一字多义的氛围,也很难重视一字多义在汉语汉字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再加上当初许慎囿于汉字的形创而忽视汉字的意创,重在解说本义而不及引申义,古代学者又多耽于训诂释经而轻乎联想创意,因此,一千多年来,以意创为特征的转注造字法就成了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这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转注并非不解之谜,而借字毁字的假借何以成为造字之法,倒是一个值得好好探讨的问题哩。</p><p class="ql-block">(2017-04-26 定稿)</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 唐作藩,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 [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2007年: 第838页</p><p class="ql-block">张其昀,汉字学基础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第149页</p><p class="ql-block">陈文敏,汉字起源与原理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第184页</p><p class="ql-block">裘锡奎 ,文字学概要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8年:第102页</p><p class="ql-block">孙雍长 ,转注论 [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 </p><p class="ql-block">战国•庄周,庄子•· 告子上 [O]</p><p class="ql-block">周易•系辞下 [O]</p><p class="ql-block">周易•系辞上 [O]</p><p class="ql-block">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转注 [O]</p><p class="ql-block">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 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p><p class="ql-block">王朝忠 ,汉字形义演释字典,[M]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2006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