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拂面,万物更新,正是一年好时节,为继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标的学习氛围正浓之际,二年级数学组于2月17日下午进行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首先,备课组长刘丕丽对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解读。本单元教材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平均分 例1﹣例3</p><p class="ql-block">除法的初步认识</p><p class="ql-block">除法的含义 例4、例5</p><p class="ql-block">用乘法口诀求商 例1、例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p><p class="ql-block">解决问题 例3</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单元主备教师为七班胡金美老师。基于本单元的重要性,她提倡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本单元,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学生的理解“平均分”等概念就变得尤为重要,要理解透彻才能掌握,老师们对于本单元的教法以及学生的学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预设出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p> <p class="ql-block">所有老师们,针对不同课时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除法含义理解和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p> <p class="ql-block">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从平均分操作过程看,客观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要先确定要平均分的份数再分;二是先确定每一份要分多少再分。由于平均分的过程(方法)不同,具体含义也就不同,但都要用除法表示。因此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形成相应的表象,同时关注平均分的结果,是学生理解除法必备的“拐杖”。</p> <p class="ql-block">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是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是乘法口诀求积的逆思考,学生初学一般较困难。教材用情境图作为形象支撑,先出现乘法算式,再出现两个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乘、除法的关系,然后用乘法口诀想商打开“通道”,突破了这一难点。解决问题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习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的方式表征问题结果,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选择算法。</p> <p class="ql-block">年级主任张翔对全体在最后对全体数学教师又提出了一些要求。首先,课前备好课;其次,课上要管理好学生,尤其对后进生的管理,提倡家校合作,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后,课后的作业布批也很关键,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评价要及时,提倡个性化批语,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因材施教。</p> <p class="ql-block">“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本次集备活动凝聚了我们二年级数学组集体的智慧,展现了团体的风采,老师们打开了教学思路,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加深。通过活动,每位老师都收获满满。每一次的集体备课对老师们来说都是一次成长,期待下次集备活动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