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普查 | 学校心理测试后访谈流程及注意事项

飘逸心理茶馆

<p class="ql-block">每当完成线上心理测试后,通常需要根据预警情况按照一定比例邀请学生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受访谈,以便更好地排查和后续追踪。</p><p class="ql-block">前期准备,让班主任熟悉心理普查工作的进展并通知学生来到心理中心,以便后期与班主任沟通访谈学生情况。</p><p class="ql-block">邀约短信如下: </p><p class="ql-block">班主任:你好!感谢你对学校心理测评工作的积极协助,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随机抽取部分同学进行访谈,访谈时间为10-20分钟。请你通知班级下列学生,在 __月__日__时__分抵达心理中心。感谢您的支持! </p> <p class="ql-block">一、关系确立</p><p class="ql-block">与邀约访谈学生的关系建立在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就开始了,它是心理约谈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心理约谈的重要目标。关系建立的好坏在下一个综合评估环节里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在一个安全的、信任的关系中,学生会更愿意沟通,表露的程度也更深;反之,学生对心理教师提出的问题会用敷衍的态度报以简短的回应。通常,我们会按照这样的方式开始:</p><p class="ql-block">1.解释约谈目的:开门见山,可以削弱学生的防御,让学生信任你,愿意与你交流。 </p><p class="ql-block">2.澄清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 </p><p class="ql-block">3.询问是否愿意配合或有疑问 “同学你好,我是湖师大心理学研究生XXX,是和心理老师一同完成本次访谈工作的志愿者。学校很关心同学们的心理状态,随机在各班抽取了一定数量的学生,本次访谈的问题没有对错,请你按照实际情况回答就可以。这次谈话跟你的学业成绩、评奖惩罚、个人发展都没有关系。此次访谈的结果完全保密,你的家长和老师将无法知道。但是如果你表达了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我们将酌情告知可以帮助你的人。我解释清楚了吗?如果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我们马上开始。”</p> <p class="ql-block">二、收集信息 </p><p class="ql-block">这个过程是心理约谈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约谈开始前,教师要整理出结构化访谈的提纲并充分熟悉,只有对每个问题的设置、提问的流程等了然于心,才能在约谈时做到有的放矢、灵活应变,才能让谈话始终在框架内进行,形散而神聚,提高约谈的有效性。</p><p class="ql-block">在此环节,需要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追问、仔细澄清,对于疑似危机的情况要进行进一步评估。</p><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维度提问:</p><p class="ql-block">1.来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重大生活事件、家庭状况、人际关系状况、学习状况、恋爱状况等。 </p><p class="ql-block">2.情绪状态。包括抑郁和焦虑 “ 有没有特别想发脾气的时候, 想发脾气时候你会做什么?” 身体健康状况、饮食和睡眠状态。“ 有没有生病?有没有哪里经常不舒服?”“最近吃饭怎么样?一顿能吃多少饭?多少菜?”“晚上几点睡觉,躺下多久能睡着?会不会多梦?几点会醒?醒了之后感觉怎么样?” </p><p class="ql-block">3.来访学生的主要困扰。“最近两个星期以来,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困扰?”青春期谁还没有几件烦心事呢,通常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有”,心理教师可继续追问:“是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困扰呢?”以此打开话题。如果学生回答“没有”,心理教师可结合非言语信息来进行判断。 </p><p class="ql-block">4.是否有过负性生活事件,是否现在还有影响。了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比如重要亲人去世、遭遇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等。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对学生过去及现在状态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问题基本可以判断,了解学生是否处于急性应激或慢性应激(压力)之中。 </p><p class="ql-block">5.来访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及社会功能的基本状况。这里需要获取的信息有点儿多,如果只通过一个提问一股脑问学生的话,有可能他回答了一两个方面,就忘了还要回答什么,所以,应把这个提问进行细分。例如,“这样的困扰对你的心情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段时间你和之前有哪些不一样?”“在这个困扰之下,最近学习状态怎么样?”“这个困扰产生以后睡眠情况如何?”“最近两个星期以来饮食怎么样?胃口好不好?”通过具体化的问询,全面了解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和破坏程度,以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 </p><p class="ql-block">6.危机评估(自伤、自杀或伤害他人情况)。每个被约谈的学生都要做危机评估,尤其是处于急性应激或长期难以解决的慢性应激之中,严重影响到基本社会功能,应对方式单一、社会支持弱的学生。心理教师最好采用封闭式提问,以快速、精准地掌握信息。“有的人在自己很痛苦很难受又找不到更好的排解办法时,会通过割伤自己、戳伤自己等方式进行短暂的释放,你是否也会这样?”“有的人在绝望和无助时,会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想法和念头?”如果学生既有自杀意念又有自伤行为,就需要对他的危机情况进行评估,明确危机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危险因素经过上面的流程基本能够明确;对于保护因素,可以用焦点解决技术来衡量学生对未来的希望感、对死亡的恐惧感、对家人的责任感、社会支持系统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经过危机评估,如果问题严重,需要及时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评估是否有自杀自伤的心理危机情况出现。在约谈中发现学生有过自伤行为或有自杀意念, 需要对学生的危机情况进行评估。</p> <p class="ql-block">三、给予心理支持 </p><p class="ql-block">给予心理支持包括提供积极反馈、介绍学校心理中心。对于问题不是很严重的学生,可以把谈话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再积极反馈给学生,例如,“老师发现,虽然你有一些现实的烦恼,但是你也有很多来自家人、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作为保护,你会采用××、××、××方法来应对困难,这些方法安全又有效;你个人有比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这让老师觉得很安心。”给学生一些积极反馈,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感。对于问题严重的学生,可以这样反馈:“老师觉得你特别能坚持,特别有毅力,特别善良和懂事,老师很愿意支持你、陪伴你度过艰难的时刻,相信你的状况一定会越来越好。”最后一定要再次介绍心理中心的工作,说明心理中心的预约方式和联系方式,诚邀学生在需要时前来求助。为完成访谈的学生发放纪念品(书签、明信片等)。</p> <p class="ql-block">四、分类处理</p><p class="ql-block">约谈结束后, 应及时规范化填写心理约谈记录表(含电子档案)。不同心理类型的处理方式:对于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 可提供求助途径, 并建议学生主动预约心理辅导;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协商定期前来,并考虑长期进行心理辅导;对于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有疑似精神病性症状,或有自伤自杀危机情况的学生,需要评估危机程度,访谈结束后立即告知心理中心负责老师,有必要时需要立即联系家长、反馈给班主任,告知班主任后期在学生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或者立刻监护学生安全,启动危机干预程序。</p> <p class="ql-block">五、形成班级、年级报告</p><p class="ql-block">完成班级、年级的心理访谈后,心理老师需要形成班级和年级报告,反馈班级和年级情况。当然,如果没有办法在心理测评后立即开展访谈工作,也需要将测评结果反馈给班主任和年级组,以防突发事件。</p>

学生

心理

访谈

危机

评估

反馈

班主任

情况

老师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