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城老城区之变 汪正刚

长桥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仿原南门缩影)</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对奉城来说,我的确并不熟悉,但是当我的三弟成为奉城人(上门女婿)后,我对奉城有了点兴趣。奉城,奉贤区的一个镇,现在是奉城、洪庙、塘外三镇合并的一个大镇。而在清末,奉城乃是奉贤的县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城厢历史风貌区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 奉城的历史起源于现奉城镇西约1.5公里的高桥。北宋皇佑年间(1062—1064年),贯穿浦东奉贤、南汇、川沙三县(属民国时间始称)南北的里河塘(亦称内运盐河河塘)在浦东筑成,经当时名为青墩的奉城镇,其与现在浦东新区合庆镇蔡路社区青墩村村名完全相同。后在里河塘内侧设青墩盐场,集镇向东迁移,名为青墩镇。明代洪武十九年(1386年),青墩镇改名为青村镇,其又与现奉贤区青村镇完全相同;同时为抗击倭寇侵犯袭扰,成立青村千户所,负责浦东(当时奉南川统称为浦东)海塘防御。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川沙首任知县钦连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重修了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的里护塘备用塘(亦称外捍海塘、后称钦公塘),在奉贤四团五墩村与里护塘相吻接。雍正九年(1731年)奉贤县城迁至青村镇,所以有了奉城之称。民国元年(1912年),奉贤县县城迁到南桥,奉城结束了181年的县城地位,降格为奉贤县的一个大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南门桥南堍口袋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 奉城成为奉贤县城后,筑起了城墙,由此开挖了东西南北四条护城河、城内修筑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约2.5米宽)、建了四座拱型式城门、城门均设吊桥早开夜关防御。城内具备了一个大镇应有的染坊、糖坊、糟坊三大坊家,在周边颇有名气。当地百姓现在还说,奉城就是没有名点小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南门桥北堍口袋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举,奉城的发展有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在南门护城河建造了水闸,确保塘内旱涝保收。四条大街都扩展了一倍,沿街居民住房得到小规模的修缮。后又向川南奉公路北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川南奉公路两侧建设如火如荼,相对说奉城老城区有些滞后,脏乱差的问题对村民(基层建制还属农村地区)生活和市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南街一段街面)</span></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在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全面推动下,奉城区老区终于换了新天。我因身体原因整整八年没去奉城了,今年2月下旬因三弟岳母逝世去奔丧,抽空去奉城老城区南街看了一下,真是面貌焕然一新。南门桥南北两桥堍的东侧都建了口袋公园,小巧有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南护城河的马鞍型水桥)</span></p> <p class="ql-block"> 问了一下公共厕所管理人员,在这次建设中,老城区新建厕所13座,都由专人管理。南街两侧的房屋绝大多数成了商店,主要经营服装鞋帽、化妆品及点心,也算是赶上了潮流。商店标牌以上横为主,基本划一,视野中还算齐崭。所有马路地上无垃圾,因为有了道路责任区制度,如路面垃圾清理,垃圾分类符合规定;及时清理道路上安全隐患;道路两侧绿化定期维护、修剪;及时上报道路破损情况,由村委会指定人员进行维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村民家门口的小菜园)</span></p> <p class="ql-block"> 墙面美化也较新颖,每一个弄口,也有各种宣传品向村民传授各种知识和居住区的管理要求。奉贤图书馆在奉城设了分馆,甚至在村里也有借阅处,方便村民就地借书。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在家前屋后装点着自己的家园。南护城河的水质得到极大的改善,村民们有的洗漱衣服已经在多座马鞍型水桥上劳作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南街生活驿站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 奉城老城区变了,变得漂亮了,变得舒适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志愿者服务中心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文字与图片完成于2023年2月21、22日)</p><p class="ql-block">(制作完成于2023年2月23日11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