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二年秋天的旅行——皖南(七)唐模

追逐阳光的人

唐模虽然规模上小于西递宏村,但典型的龙形村布局,水口园林和水乡景观是它的主要特色,唐模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所以,将它安排为此行的必去景点之一。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模村全景图(网上图片)</h5> 在唐模我们选择了法国家庭旅馆住宿。它位于景区的中部地段。旅馆是安徽省旅游集团为了保护那些散落在当地乡村,把十分有价值的徽派古民居,采用异地拆迁、原拆原建方式在唐模景区内建了一片古民居群——七天井。入住后你能感到,院落和房间不仅保留了徽派建筑原有的格局,还对建筑的通风、隔音、保温、卫生间等住宿条件进行了功能提升。既有入住老房的感觉,也不失舒适感。性价比还是挺不错的。 入住、午餐、午休之后,去了唐模村附近的棠棣牌坊群。下午5点回到唐模时,绚丽的晚霞已经在西边天空展开,映衬着这个有1000多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落。从这里走出去的晚清翰林许承尧曾这样赞美家乡:“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了他诗中描述的景色之一。 第二天清晨,我们先是沿着水口水系往下游走。路过了灵宫桥。灵宫桥是唐模石桥之一,为单孔石桥,通往灵宫殿遗址。 这两块石碑,分别为唐模末代翰林许承尧补题及其友人唐式遵。 在路上遇到了一群麻鸭,见到我们立刻停了下来,它们的举动弄得我们不知所措。继续走,怕吓着鸭子,不走吧,它们也不走,僵持了一会儿,鸭子掉头往前走了。 于是我们也慢慢地跟在鸭子后面。一路上,石桥、古树、亭子、牌坊、园林。檀干园还没开门。 沿着水口水系的这条路是一条古驿道,原名微浮古道,又叫檀干大道。东西贯通全村路段,铺筑茶源石板3000余块。 离村口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亭子。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5-1521),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原名沙堤亭,因为东西两面仰望,均为四层八角,因此,村民又称为八角亭。还因为位于檀溪出口之处,属村落水口标志,所以又称水口亭。亭子的东、西两面,分别悬有“沙堤”、“云路”两块扁额。 “沙堤”即是楼亭本名,亭后就是沙石砌筑的水口长堤。相传古时候唐模村有许多人在外为官或经商,逢年过节,衣锦还乡,村人为表示欢迎,往往在这亭前路上铺上一层黄沙,相当于现在的“红毯”。“云路”的寓意是,亲人一旦离乡远去,便是踏上云游之路,不知飘泊何方。 楼亭上下三层,中空,亭基正方形,底层是回廊式结构,回廓呈现的“回”字,表达了家人期待游子早日归来。 八角亭外围用12根石柱撑起,四面都有石阶、石凳,出入休憩都很方便。里围由四方角墙和四个圆门构成亭厅,四根木柱支撑亭楼上层歇山顶,楼上为虚阁,里外方圆相通,上下虚实结合。整个楼亭,层层飞檐翘角,檐角金钟铁马,随风送响,悦耳清心;檐脊麒麟昂立,天犬嗥月,期盼风调雨顺。 下水口西侧为檀干园,这时也已经开门了。 檀干园是清初商人许以城出巨资,模拟西湖造了一个园子。因遍植檀树和紫荆而得名,素有小西湖的美称。 许氏商人客居杭州,于苏浙皖赣一带经营当铺,发达时,许母已年迈,无法远行,为满足母亲看西湖的愿望,这位孝子不惜重金在村里模拟西湖景致,建造了檀干园——古徽州私人水口园林。 檀干园湖中筑有亭台楼阁、水榭长桥,湖中心建有镜亭。 镜亭建于清初,共有宋元明清藏碑18方,为朱熹、苏轼、倪元璐、赵孟頫、文征明、査士标的草书,米芾、蔡襄、黄庭坚、董其昌、祝允明、罗洪先、罗牧、程京萼、陈奕禧、朱耷的行书,还有陆岳的篆书和郑簠的隶书书法真迹。镜亭碑刻原墨本为邻村西溪南一吴姓盐商所藏,清代建亭时有唐模许姓从吴姓那儿求得。 我们能看到这珍贵的碑刻多亏了一位热心的村民。他告诉我们,平常镜亭的门是锁着的,有一位老园丁有这儿的钥匙,碑刻都是历代著名书法家的真迹,一定要去看看。 我们来到园子,首先就找到那位已经八十多岁的老园丁。他看<font color="#333333">到有人要看碑刻,十分高兴地给我们开了门,还热心地向我们介绍碑刻的来源、历史传承、书法特点及风格,使我们大受裨益。因为太过珍贵,碑刻都用玻璃罩上了,所以没能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font>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村民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五四小队借故在此养猪,派专人住在镜亭,后来唐模人的行为受到政府和历史学家的一致称赞。那位老园丁也<font color="#333333">是出于对</font>这些古迹热爱,都八十多岁的高龄了,还不愿意退休,仍然坚守岗位。可见徽州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喜爱。 <p class="ql-block">古驿道就在园子边上过,这是在道上拍的檀干园。</p> 高阳桥是村中的廊桥,位居水街入口。是唐模现存的十座古桥中,体量最大,最为独特的一座。曾经用来供奉佛龛,廊桥内有彩画,可见其曾经的精美。 <p class="ql-block">唐模水街长约1100米,夹溪而建,沿街有祠堂、长廊、民居、店铺鳞次栉比,南北门户隔水相对、面河而开。近千米的溪流上架着十几座石桥,每座都不一样,正是所谓的“十桥九貌”。两岸那青墙白瓦的水中倒影,也是檀干溪的杰作。这些是唐模村最具特色的景观。</p> 尚义堂是位于唐模水街上游的许氏支祠,明代许怀显捐资助边有功,受封上义郎,并获朝廷恩准建立尚义坊。它始建于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焚毁后重建。 <p class="ql-block">檀干园镜亭里,名人墨迹的碑刻原件及拓片在这里有展出。</p> 离尚义堂不远,就是地位次之的继善堂,曾遭厄运,近年重修。 <p class="ql-block">一条溪水,一条古驿道,一条水街,一座园林,几座祠堂、十几座石桥和近百幢民居,连同村落,恰是清奇诗篇,起承转合,余音袅袅。虽然离开了唐模,画面依然像过电影似的在脑海中涌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