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头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龙头节,也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p> <p class="ql-block"> “龙抬头”的由来与古代天象有关。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如果观察月亮的运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28宿轮流住完,大约一个月,所以称“宿”。古人又将这二十八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在四宫,也就是把“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又称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p> <p class="ql-block"> 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惊蛰至春分间,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仲春而抬头,仲夏而升天,仲秋而潜渊。都是指这苍龙七宿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仲春抬头”是指仲春时期,角宿开始出现在天空,东方苍龙初露头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龙抬头”,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空间变化。</p> <p class="ql-block"> “龙抬头”以后,大地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我国很多地方都开始进入雨季,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不过在古时,“龙”在人们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是祥瑞的化身,也是风雨的主宰,所以人们都普遍认为这是“龙”的功劳。</p> <p class="ql-block">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抬头,春开头。万物迸发的春天,是最适合奋斗的时节。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以奋进的姿态,开启当下,保持热情,坚守初心,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