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至情与理性的纠葛

Sunny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专题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精选了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等革命文学作品,从不同层面谱写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征程,传递了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本单元选人了中国革命旗手鲁迅的两篇文章。通过对作品的研习,带领学生了解鲁迅的革命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有利于丰富和加深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提起鲁迅,许多学生的第一印象是:反抗黑暗的斗士。这个标签固然不错,但贴得多了,学生可能认为此即鲁迅的全貌,则未免会落人以偏概全、未窥全豹的窠臼,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其真挚情感的表达;结合鲁迅的生平,更可以读出其思想的复杂与深刻。鲁迅是至情至性之人,又是理性思考之人。可是他的至情至性往往与他的理性思考产生纠葛,使得原本果断的思想变成犹疑的,简单的思想反为深刻的。以《记念刘和珍君》而论,</span><b style="font-size:20px;">读懂鲁迅对刘和珍之死的理性思考,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b><span style="font-size:20px;">鲁迅对刘和珍之死的价值认识在主观上存在着巨大矛盾:一方南,他认为刘和珍之死对国家的兴亡和爱国志士的鼓舞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因而值得肯定;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刘和珍之死对于绝大多数国民的直接影响甚为密,贸然赴死不过是轻率鲁莽的表现,因此并不积极提侣。其理性思考本已充满矛盾,其中还夹杂情感的纠葛,更使鲁迅对刘和珍之死的评价陷入了史深层的不盾与彷葆。本设计以《记念刘和珍君》的学习为中心,辅之以《“三一八“:血写的和墨写的》和与之相关的鲁迅其他的文学作品、日记,通过不同文本的联读n和对读,对鲁迅的“至情与理性“进行分析,对两者的纠葛进行观照:在分析与观照中,深化学生的认识。</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预学任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精读《记念刘和珍君》,梳理刘和珍的生平事迹,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刘和珍的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以“节”为单位,各用1一3个词语梳理《记念刘和珍君》的情感脉络,画出并品读体现鲁迅至情的语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联读林贤治《“三一八”:血写的和墨写的》,比较传记作品和鲁迅其他作品中所记述的对“请愿”一事的不同态度,理解并概括鲁迅的真实意图。</span></p> <p class="ql-block">【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 一、纪念永远微笑的刘和珍</p><p class="ql-block"> 1.阅读课文,按时间顺序梳理刘和珍的生平事迹,概括鲁迅对刘和珍的印象,制作《刘和珍简明档案》。</p><p class="ql-block"> 表1</p><p class="ql-block"> 刘和珍简明档案 </p><p class="ql-block"> 生平事迹 人物印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梳理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概括人物形象,是单元导语和学习提示共同强调的学习重点。对刘和珍事迹和形象的把握,可以使学生强化对人物的感性认识,为后续探究鲁迅的情感和思考做好铺垫。本任务可以作为预习任务,让学生从课文中对人物形象进行梳理;可以使信息呈现得更为直观;课堂上以小组交流和补充的形式展示,可以节省时间。</p><p class="ql-block"> 表2</p><p class="ql-block"> 刘和珍简明档案</p><p class="ql-block"> 生平事迹 人物印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毅然预订《莽原》 勇于接受新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任学生自治会职员,被开除 无畏、独立、民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开除后到宗帽胡同听鲁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讲课,态度始终温和 好学、温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复校后,虑及母校前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黯然落泪 爱校、真诚、感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5)为反抗帝国主义欣然请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不幸牺牲 勇敢、爱国、激情</span></p><p class="ql-block"> 2.研读《刘和珍简明档案》,思考鲁迅对刘和珍生平事的记述有些特征?这样记述有什么妙处?</p><p class="ql-block"> 在上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鲁迅“记念刘和珍”的记述特征,加深学生对鲁迅行文风格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明确:1)第一个的特征:以片段和印象的记述为主,几乎不叙述完整的事情。这样安排可以突出刘和珍的形象,减少行文的枝蔓,同时又避免了鲁迅对刘和珍并不熟悉的不足(参《“三一八”:血写的和墨写的》一文可知)。2)第二个特征:繁简结合,突出重点。鲁迅在记述刘和珍的其他事迹时用简笔,记述被害的惨状则用繁笔。鲁迅用尽量客观的文字细记刘和珍遇害时的惨状,其中蕴涵真切的悲情与愤怒。文字表面的情感是克制的,文字背后的情感则是汹涌的。3)第三个特征:鲁迅记述刘和珍时,注重夹叙夹议,做到叙事、议论和抒情的结合。一方面以简要的叙事带出鲁迅深切的情感,一方面以深切的情感带出深刻的思考,另一方面又以情感和思考带动叙事的发展。读者不仅对刘和珍之死有直观的感受,更有理性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二、品析鲁迅的至情与理性</p><p class="ql-block"> 1.用1一3个词语括每一节中作者的情感,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画出其中最能体现鲁迅至情的语句,有感情地品读。</p><p class="ql-block"> 《记念刘和珍石》在行文上的一大特色是以“节”为单位进行片段式的叙写。作者的情感过于强烈,读来给人感觉像是一个人讲话吞吞吐吐,并不连贯;但节与节之间以似断似连的部分,恰好隐藏了无数不写之写的情感,使之如珍珠般串连成线。因此,文章的结构虽以“节”为形式隔开,但文章的情感脉络还是有迹可循的。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宜快速浏览课文,以“节”为单位,对鲁迅的(主要的)情感用1-3个词语概括。情感脉络补充完善后,教师可提醒学生分组对其中至情的语句有感情的品读,加深学生对鲁迅语言的情感体悟,使课堂学习张弛有度。</p><p class="ql-block"> 明确:《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可谓一篇浸润着“哀”与“愤”的文字。其情感脉络可以概括为:痛苦、悲愤、同情——赞叹、失望、绝望——悲哀、崇敬——愤慨——同情、悲哀——消极、失落、遗憾——振奋、激越。</p><p class="ql-block"> 2.下列支体现了鲁迅对刘和珍之死的理性思考。任选两句,谈谈你的理解,写两则简要的读书札记。(提示:撰写读书札记时,如果能抓住词语、紧扣文本,分析就能更为准确。)</p><p class="ql-block"> (1)代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奉献于逝者的灵前。</p><p class="ql-block">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p><p class="ql-block">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就在沉默中灭亡。</p><p class="ql-block"> (4)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p><p class="ql-block"> (5)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6)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p><p class="ql-block"> 读书札记:</p><p class="ql-block"> 我选()句。我从这句话中读到了___ </p><p class="ql-block"> 我选()句。我从这句话中读到了___ </p><p class="ql-block"> 鲁迅对刘和珍之死的理性思考,集中体现在上述语句中。这些语句措辞严谨、情感充沛、表意深刻,体现出鲁迅对这一问题复杂而深刻的思考。为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同时降低难度、节省课堂时间,我采用读书礼记的形式,井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教师可在学生发言后,进行点拨,以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例如:</p><p class="ql-block"> 读书礼记:我选第(1)。我从这句话中读到了——鲁迅的愤怒。他的愤怒不仅指向残暴的执政府,也指无耻的流言家。因为执政府在肉体上消灭了革命青年,流言家则说革命青年是受了蒙骗而死,把她们真诚的爱国之心给玷污了,可谓在精神上消灭了革命青年。因此,鲁迅三次强调被执政府和流言家们把持的世界是一个“非人间”。“非人间”里没有仁慈,没有是非,没有正义,只有残暴和无耻。鲁迅撰文纪念刘和珍等人,自知也是被“非人间”的执政府和流言家“快意”的下场,仍表现出对革命青年的支持和同“非人间”战斗的姿态。</p><p class="ql-block"> 我选第(2)句。我从这句话中读到了——鲁迅的矛盾。鲁迅称赞刘和珍等人是敢于直面人生并为之战斗的“真的猛士”,并称赞她们不仅“幸福”而且“哀痛”。她们哀痛是因为人生惨淡,国家衰亡;她们幸福是因为直面人生,直面战斗。但是,鲁迅暗示这种战斗的意义并不久长,只能使民族的血气稍微为之一震,从而延续一丝民族的血脉——“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使之既不马上毁灭,也不马上扭转;苟延残喘到何时何地,难以预料。对这种状况的描述,体现出鲁迅的反感与不满,从中似乎显示出鲁迅对于刘和珍等人的请愿并不十分赞同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三、情理纠葛中探寻鲁迅的心理</p><p class="ql-block">1.阅读下面的文本,比较其与《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刘和珍“请愿”一事的态度异同,探究鲁迅的多元思考。</p><p class="ql-block"> 文本一: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鲁迅《无花蔷薇之二》)</p><p class="ql-block"> 文本二:(三月)十八日 晴。上午寄小峰信。下午有麟来并赠糖食三种。夜鲁彦来。得秋芳信。(三月)二十五日晴。上午赴刘和珍、杨德群两君追悼会。(四月)一日,晴。下午季市来。(《鲁迅日记·1926》)</p><p class="ql-block"> 文本三:这一天清早,许广平带着刚刚抄完的《小说旧闻钞》,来到了老虎尾巴。她放下书稿,简略做了交代,立即转身便走。“为什么这样匆促?有事么?” 鲁迅发觉她的行动有点异常,问:“要去请愿!” “请愿请愿,天天请愿,我还有些东西等着你抄呢!” 这分明是有意挽留的话。许广平想了一下,终于答应留下,一个人带了稿子躲进南屋里去……下午,许羡苏便带来了噩耗——(林贤治《“三一八”:血写的和墨写的》)</p><p class="ql-block"> 比较阅读上述文本和《纪念刘和珍君》可以发现,尽管鲁迅在文学作品中称刘和珍遇难的这一天“最黑暗”,歌颂刘和珍是“真的猛士”等,但作为私人记录的鲁迅日记几乎不记刘和珍请愿等事;鲁迅在3月18日当天劝阻许广平请愿,更是直接表明他对于青年学生参与请愿的冷静甚至是反对态度。可以说,日记和劝阻许广平请愿的行为,直接表明鲁迅的态度是比较消极的,这与鲁迅阅历丰富,深知请愿结果的可怕有关;可是,像《纪念刘和珍君》这类公开发表的文章,鲁迅表现出的对请愿的态度却是比较积极的,这是因为鲁迅要以刘和珍等人的支持者的身份,对执政府和流言家进行抨击。积极和消极的分量上的转变,体现出鲁迅在公与私、真与善的层面上,对青年学生请愿等革命行为的复杂认识。</p><p class="ql-block"> 明确:文学作中的鲁迅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为刘和珍鸣不平,与执政府和流言家做斗争;心灵深处的鲁迅对请愿则持消极否定的态度。鲁迅撰文属于公开的表态,从爱国的层面对刘和珍进行肯定,尤其要揭发执政府的残暴和流言家的可耻——这体现出其对善的追求;但在私人的场域中,鲁迅从爱人的层面痛惜一个青年的丧生,对其鲁莽请愿的做法并不苟同——这体现其对真的追求。爱国与爱人、公与私、真与善,在鲁迅那里是冲突的。事实上,鲁迅是伟大的爱国者、革命者;但他比一般的爱国者、革命者更为注重保全人的生命和保存革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2.刘和珍等人的追悼会上,鲁迅未赠挽联,但撰写的《纪念刘和珍君》,寄寓了鲁迅的哀思。假如鲁迅要写挽联,他可能会怎么写?</p><p class="ql-block"> 参考:</p><p class="ql-block"> 周作人的挽联:“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震耳,弹雨淋头。”</p><p class="ql-block"> 刘和珍未婚夫方其道的挽联:“生未同衾,死难同穴,劳燕每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疆场空有约,白宫溅血泣黄泉。”</p><p class="ql-block"> 写挽联,首先要弄清楚鲁迅的真实意思。鲁迅一方面对刘和珍是热情赞颂的。他认为刘和珍远胜过“苟活到现在的我”,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不仅如此,刘和珍的爱国行为慰藉着无数的英雄志士,给中华民族带来希望的光。另一方面,鲁迅对刘和珍是深情惋惜的。他制止许广平请愿;在《纪念刘和珍君》的第六节中,他也十分消极地表示刘和珍之死“在中国是不算什么”“意义”“很寥寥”,对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没有丝毫的帮助;他引用陶潜的诗歌表达对刘和珍之死从真挚到平淡的悲痛。其次,要用挽联形式表达。学生参考周作人和方其道的挽联可以发现,挽联的基本要求是:上下联大体讲求对仗,意思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 参考:</p><p class="ql-block"> 示例(1):冷眼观书,鲜血寂寞浇沃野;慷慨赴难,笑意浩荡伴春风。</p><p class="ql-block"> 示例(2):执政府前请愿,尸骸为证,郊原遍洒英雄血;宗帽胡同求学,笑影作念,山阿已同赤子身。</p> <p class="ql-block">【名师评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沉浸文本语言体会真实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郑杰老师课堂教学管窥</span></p><p class="ql-block"> 童志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浙江 金华)</span></p><p class="ql-block"> 在新课标背景下,一些“老“课文的教材功能新定位与效用新发挥,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记念刘和珍君》(以下简称“《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一。《记》是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p><p class="ql-block">的纪念性散文”,是“纪实性较强的散文”。需要注意的是,在统编版教材中,《记》与《包身工》《荷花淀》《党费》等课文编排在一起,构成的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专题单元。这就决定了这篇经典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乃至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有异于以往的新做法、新内涵。郑老师的教学设计,是紧紧立足于上述教材定位的,当然也就有效地确保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定的合理性与合宜性。通过对鲁迅作品的研习,了解鲁迅的革命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有利于丰富和加深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理解。其体而言,是“通过不同文本的联读和对读,对鲁迅的至情与理性进行分析,对两者的纠葛进行观照:在分析与观照中,深化学生对鲁迅的认识”。作为整个教学设计主体环节的“品析鲁迅的至情与理性”与“情理纠中探寻鲁迅的心理”,最见郑老师之匠心,也是本次教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优点一,郑老师始终扣住文本,带领学生通过对文本深人“研读“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前面两个大环节自不得言,完全是就文读文、就文谈文;即便是第三个环节的“不同文本的联读和对读”,引人了《记》之外的《鲁迅日记》、林贤治的《人间鲁迅》片段等文本,救学的着眼点还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本:让学生在互文对读中,获得对课文(包括关键讲句)的深人理解,实现对课文的“深度教学”,从而“了解鲁迅的革命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有利于丰富和加深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一一我称之为阅读教学,之“成然理性的读者”,拥有基于阅读与教学规律的应有“定力”,值得肯定。</p><p class="ql-block"> 优点二,从多个文木的调用和简洁的活动设计可以看出,郑老师拥有相当出色的活动设计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如果要刻意地求新求异,变着花样摘一生情境教学,项目学习的名堂,不是什么难事儿。可是,在整个教学中,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扎实面有效的活动环节与活动方式,诸如“按时间顺序植理刘和珍的生平事连,活鲁迅对刘和珍的印象,制作《刘和珍简明档案》”,“用1一3个词语概活每一节的情感,梳理文章的情然脉络”,等等。哪怕是和珍的印象,制作《刘和珍简明档案》”,“用1一3个词语概括每一节的情感,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等等。哪怕是最后的代鲁迅拟写挽联的活动,也不是为了“求时髦“而进行的喧宾夺主的额外活动,就是简单的语文任务:“在刘和珍等人的追悼会上,假如鲁迅要写挽联,他可能会怎么写?”一一我称之为“三新”背景下的“成熟理性的我有于语文课程教华休的力,殊为不易。</p><p class="ql-block"> 当然,从《记》本身的阅读与教学要出发,从本单元的任务群及人文主题要求出发,本课设计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篇至情至理的纪念性散文,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记》中“情”的成分。通过阅读去把握鲁迅贯注于文字中的情感,从文字中读出真实的革命烈士刘列珍与鲁迅先生的光辉形象,是教学的第一任务。可是,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看,郑老师设计中较多采用理性的活动方式。比如第一环节梳理制作《刘和珍简明档案》,可以使信息呈现得更为直观”,这是一种实用文阅读的活动设计理路。即便是“品析鲁迅的至情与性”环节,采用提概括关键词的方式,将“一篇浸润着哀与愤的墨写的文字”“(郑杰语)概括为:“……同情、悲哀一一消极、失落、遗憾—振奋、激越”等干巴巴的词语。虽然,郑老师自称此举目的是“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笔者还是认为,像《记》这样情感丰沛、语言富有张力的文本,是不应该将时间耗在这样的理性的认知活动上的,更多的应该采系用重点语句品味、大声朗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共鸣。—一包括读书机札记环节,将鲁迅情理兼备的语句概括为“我从这句话中读到了鲁迅的愤怒” “我从这句活中读到了鲁迅的矛盾”等论断,笔者认为也是不可取的。</p><p class="ql-block"> 因为,达样的做法,既有悖于《记》作为散文阅读(<span style="font-size:15px;">“透过精准个人化的语言文字云把握作者的独特情思——王荣生语)</span>与教学的规范,事实上也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了解”“斗争历程”,“体会““革命精神”的单元目标要求。从文本字里行真切“体会”到鲁迅的“愤怒”情绪,同自称“我读到了鲁迅的愤怒”完全是两码事;从语言文学中感受到作者的情绪脉搏,与脱离语言去概括“情感脉络”也是两码事。——沉浸于文字中去咂摸品味,而不是浮皮潦草地通读之后就高调“谈论”,这可能是“研习”革命文学作品时要格外注意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