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风箱

🍎风轻云淡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在我们老家,家家的灶台旁边,都有一只木制的风箱。那是每家生火做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p><p class="ql-block"> 木制风箱,看起来比较简单。它就是一只侧着放的木头箱子,前后各有一个进风口,箱子的一头有一个木头握把,握把上连着两根拉杆,从箱子的两个小孔里穿进箱子,与箱子里一块四周都沾有鸡毛的木板连接,制成活塞。</p><p class="ql-block"> 箱子的侧面中间有一个出风口,与灶堂底部连接。前后推拉木把时,箱子里的木板就顺着拉杆前后移动。把箱子里的风压往出风口,送进灶堂里以助火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灶台边的木制风箱</span></p> <p class="ql-block">  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逢年过节时,母亲在灶台上忙不过来,都会叫我帮她去烧火。当时我就经常拉动木风箱鼓风来增加火的旺度。</p><p class="ql-block"> 到放暑假或寒假时,做饭就是我和二弟俩人的任务了。我们在开始点火或小柴爿烧火时,都要靠这风箱来助火。特别是遇到下雨天柴禾不大干燥时,更离不开风箱了。</p><p class="ql-block"> 每到做饭的时节,家家的厨房里都会传来“叭嗒、叭嗒 ”的风箱声。风箱声起,烟囱里冒出一阵阵的袅袅炊烟。不一会,就会飘来阵阵的饭菜香,使乡村的生活气息更加浓郁芬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修理风箱</span></p> <p class="ql-block">  木制风箱,究竟起用于什么时候,好象没有一个确切的年代。但风箱的制作原理,据历史记载,战国时代就已存在,那时候称其为橐。</p><p class="ql-block"> 《老子.道经》中用橐比喻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到了汉代,记载的文字较多,当时不是木箱,而是皮橐。</p><p class="ql-block"> 皮橐主要用于冶炼,提高冶炼炉中的温度。通过压缩皮橐,使橐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阀进入到输风管,最后进入冶炼炉中,以增加火势,使火烧得更旺,炉内温度更高。橐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冶炼技术。</p><p class="ql-block"> 双动活塞式风箱是中国在鼓风技术方面最重要的发明。公元1280年印制的《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中,刊载有一幅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动式活塞风箱图。相传此书是唐代初期的袁天罡所撰,宋代初次刊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修理活塞板四周的鸡毛</span></p> <p class="ql-block">  活塞式风箱正逆行程都是有用功。用手拉动箱子里的木板,每一行程一端排气鼓风,另一端同时吸进等量空气。因而能连续提供风流,提高鼓风效率,是鼓风技术的重大进步。</p><p class="ql-block"> 欧州直至公元1716年才发明了类似的双动往复式水泵,为后来的活塞式机械打开了道路。</p><p class="ql-block"> 风箱的使用,历史悠久,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为人类提高了冶炼技术,而且为人们日常做饭提供了方便和加快了速度。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家用电动鼓风机的普及流行,传统的木制风箱逐渐被替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家用电动鼓风机</span></p> <p class="ql-block">  岁月匆匆,往事漫漫。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常生活越来越方便,农村的大灶台已逐渐消失。现在多数家庭用的是管道煤气,只剩边远的少数人家,还在使用液化气。小型电动鼓风机也已经没有人再使用了。</p><p class="ql-block"> 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木制风箱,终究还是被替代和淘汰,无奈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供人观赏的“老古董”。</p><p class="ql-block"> 2023.02.22.</p> <p class="ql-block">撰 文:军营里的小兵</p><p class="ql-block"> (风轻云淡)</p><p class="ql-block">图 片:下载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