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春意盎然好彩头!

和硕县第一小学四年级1班

<p class="ql-block">  在农家人眼里,农历二月二是很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个时节,年庆刚刚结束,雨水逐渐增多起来,田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因而人们称它为“春农节”、“龙头节”,有农谚曰:“二月二,农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由于“龙”与“农”谐音,又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春农节又被叫做“春龙节”、“龙头节”。</p> <p class="ql-block">  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传说是尧王的诞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区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在北方,节日期间也有吃猪头肉、理发(剪“龙头”)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二月二剃头流传到今天300多年,1644年清军入关,官方要求所有男子必须留那沙壶头,四周没有头发,中间一绺,编个小辫子。清朝以前, 汉族人十八岁以下都剃秃头光光的,等到过十八岁弱冠之年一加帽子,这头发就永远都不能理了,一直到死都不能理,为啥?这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汉族的男子是不理发的,但是清兵入关以后强迫理发,实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强硬政策,所以老百姓就有这么一个相约,咱正月谁都不理发,到二月二日在剃头,为什么啊?正月剃头死舅舅。实际是“思旧”,所以叫“正月剃头思旧”。</p> <p class="ql-block">  其次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 民间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相传,唐朝武则天当上皇帝,改国号为周,玉皇大帝知道了非常愤怒,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行云布雨,不久,苍茫大地,遍野哀鸿,一片枯黄。司掌天河的龙王不忍看到人间这种惨景,为救黎民百姓,竟不顾玉皇之命,为人间降了一场透雨。玉帝勃然大怒,将龙王打下天宫,压在凡间的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p> <p class="ql-block">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宴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p> <p class="ql-block">  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p><p class="ql-block">1、“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p><p class="ql-block">2、搅团: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p><p class="ql-block">3、“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  二月二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从古沿革至今,体现的是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样一个有着美好祝愿的日子里,希望我们不废耕耘,收获美好!最后,祝大家“二月二,龙抬头”新年新气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