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学习资料共享

清峰

<p class="ql-block">墨轩聊书法</p><p class="ql-block">2021-12-05 12:</p><p class="ql-block"> 智永版本的草书《兰亭序》,用笔精湛,是难得一见的草书精品。《兰亭序》是王羲之和众多好友聚会时写的。由于书写时出现了错字,回家之后王羲之想要从新写一遍,可是写了好几遍都没有刚开始的那一幅写得好。于是就此作罢。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兰亭序》是流传千古的书法经典范本,历代有很多书法家都曾临写过。像欧阳询、虞世南和赵孟頫都有临本传世,大家应该都见过。但还有一个版本的《兰亭序》却十分少见,就是智永用草书写的版本。</p><p class="ql-block"> 智永书法有家学渊源,他是王羲之的后代,曾用心研习王羲之书法。他独创的“永字八法”,是后世学习书法的典范。他的代表作品《真草千字文》更是影响深远,被我们作为经典书法教材使用。</p><p class="ql-block"> 智永的《草书兰亭序》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由于过去都是秘藏在博物馆里,所以知道这本帖的人不多。智永的《草书兰亭序》属于小草作品,他继承了王羲之草书的笔法,作品字字独立,用笔秀润圆劲,清俊流美,不逊于王羲之的《十七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行书法帖《兰亭序》全文和释文</p><p class="ql-block">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并由羲之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死,以真迹殉葬。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兰亭序》繁体全文:</p><p class="ql-block">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 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 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p><p class="ql-block">是日也,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p><p class="ql-block">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 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 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 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 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 哉!</p><p class="ql-block">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 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 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文翻译</p><p class="ql-block">晋穆帝永和九年,干支纪年是癸卯年,这年三月初三,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春禊活动。众多贤能之士都来参加,王、谢家的小辈长辈也来。兰亭这地方有高高的山,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翠竹,还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这些景物交相辉映,环绕在兰亭四周。把溪水引来作为漂酒杯的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环曲水道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的热闹场面,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这一天,天空睛朗,空气清新,春风和暖,使人舒畅。抬头纵观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地上万物之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畅舒胸怀,尽情地享受眼观耳听的乐趣,确实很快乐啊。</p><p class="ql-block">人们相处在天地之间,一生很快就度过了。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自己爱好的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而纵情游乐。虽然人们对事物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不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暂时感到得志,就会喜悦满足,竟然忘记了人生衰老之年很快将要来临。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感情也随着事物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跟着发生了。原先所喜爱的事物,转眼之间就变成了陈旧的遗迹,对这些尚且不能激起心中的感触;更何况人的寿命的长短完全由造化安排,最终归于消灭呢。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啊。”想到这一点,怎不令人悲痛呢!</p><p class="ql-block">每当看到古人文章中对死生问题所发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慨的总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自己心中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看成一样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量齐观也是胡说。人总是要死的,后代的人看不到现代的人,如同现代的人再也看不到古人一样,这真可悲啊!所以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兰亭集会的人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编成诗集。即使将来时代不同,世事会发生变化,但人们因死生问题而会产生感慨,这个情致是一样的。后代的人读了这本诗集,也将与我这篇序文有同样的感慨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作者:胡玉琢的博客 </p><p class="ql-block">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 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 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 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众友 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 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 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 者好景不长, 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 共二十八行, 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 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 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 亭》为“天下第一行书”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 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 ,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牵丝引带、神韵,都得以体 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 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 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p><p class="ql-block">《兰亭序》 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 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 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堪称绝妙的比喻。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 ” 。</p><p class="ql-block">1、最能体现原貌的摹本——冯承素摹《兰亭序》 冯本》 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 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 ,因使用“双钩 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p><p class="ql-block"> 2、最能体现意韵的摹本——虞世南摹《兰亭序》 虞本》 为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 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 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最能体现魂魄的摹本——褚遂良摹《兰亭序》 版本</p><p class="ql-block">《褚本》 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 因卷后有米芾题诗, 故亦称“米 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 身洒落,深得兰亭神韵。</p><p class="ql-block">4、最能体现风骨的摹本——欧阳询定武《兰亭序》 《定武 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 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 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gt;</p><p class="ql-block">5、《兰亭序》黄绢本(褚遂良摹本,领字从山本)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原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兰亭序》 兰亭序》 纵 24.5 厘米、横 65.6 厘米。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 印”、“子由”二朱文印, 印文已模糊不太清晰。 《兰亭序》“唐 人五大摹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神韵, ,卷中 领字从山,正文质地为绢本,黄褐色,亦称“黄绢本” ,其 是后世兰亭两大体系的鼻祖:一是以虞本、褚本、冯本、黄 体系并行于世,孕育了后世无数大家。唐人五大摹本,曾被 收入清乾隆内府,后流散四方:虞本、褚本、冯本现藏于北 京故宫博物院,黄绢本、定武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隔海 相望。</p><p class="ql-block"> 这两大 绢本为宗的贴学体系 ;一是以定武本为宗的碑学体系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 ,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 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 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 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 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 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也有人认为兰亭之会是讨论军事的秘密会议,是以书法之名 掩人口目。无论如何,其书法地位是不可动摇的。</p> <p class="ql-block">冯承素慕之神龙夲</p> <p class="ql-block">冯慕绢本</p> <p class="ql-block">文征明</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