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匣沟一带的二人台与社火文化

思故乡牛智勇

石匣沟一带的二人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匣沟一带的二人台历史比较久远,据刘映元《内蒙古西部戏曲史话拾零》(原载于《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七辑,1985年版)中就有比较详实的记载。同治年间在石匣沟勿拉厂北村的“老狗头”曾经造就出好几个菊部艺坛的明星。</p><p class="ql-block"> 老狗头是石匣沟阳坡窑子附近大南沟的人,在自己家里打(招收)了一班娃娃,聘五秃红担任教师。最著名的有三子、根换子和金锁子。这几个娃娃打成以后,轰动了整个土默川,引起归化城吉升班的嫉妒和羡慕,派出二十多个打手,硬从石匣沟抢到城里。三子学的是须生,因为往回逃跑,被班主捉住将嗓子弄坏,再不能登台演唱。根换子艺名筱蝴蝶,因为演唱卖劲得了痨症而死。金锁子就是狮子黑,以后成了山西梆子的名净。“老狗头”经过这次打击,便再不领班。</p><p class="ql-block"> 此后,石匣沟一带的二人台就一直没有过断层,在解放前一直以“打坐腔”为主,解放后组成了剧团,演出多为传统剧目,也有根据当地的奇闻异事编撰的,其中就有史润才和张明娃根据日本人杀了李天娃妈挖掉心脏的事件改编成了二人台,一度让人们记住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当年的演员主要以里、外阳坡夭(现在的楼子店)和后沟为主。主要演员有里阳坡夭的张明娃、李觅罗、石锁娃、刘唐娃、牛六娃、张老娃、牛五旦等,外阳坡夭有张密牢、张满喜、张银换、史白娃、李二白、李花娃、李银花、史兰凤等,后沟的闫连女等。</p><p class="ql-block"> 1984年,在上级部门的号召和指引下阳坡夭的二人台更是达到了空前,阳坡夭的二人台剧团采取以老带新,特派一些优秀演员到凉城县乌兰牧骑学习,让二人台更具有了专业化,每年正月都要在临近的一些村里去演出,至此在这一带名声大震。演员们除了老演员刘唐娃、牛五旦之外,有了尹刚如、牛三桃、刘有仓、牛十斤、刘二有、李应花、李翻身、李林镯、石志威、石志金、史银旺、牛爱盘、牛九红等这些新生代。从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大部分年轻都外出打工,这一带的二人台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由于石匣沟一带地处在东路二人台和西路二人台的交汇处,所以兼容了东路和西路的唱法特点,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们的喜爱。</p> 撂   份   子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概 述</span></p><p class="ql-block"> “撂份子”是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唱腔,它是在民间社火的活动基础上发展而来。“撂份子”开始于清朝中期,成形于清末,“撂份子”是一种不同于爬山调和二人台的民间文艺品种,它是人人均可参与的秧歌曲子的演唱。基本无定词、无定曲,只有鼓乐伴唱,没有丝弦或管乐配器。是以表演为主,使用一种唱腔形式,似唱似说,浅显易懂。在音乐风格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鼓点”和“唱曲”。“鼓点”既是套路,又是音乐曲牌,有不同音阶。曲子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词曲朴实上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的内容一般为人物、典故、时令花草及大实话、农村生活为主。“撂份子”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在早期反映了人民疾苦,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后期更多反映了广大农民的风土人情,描绘了农村美好生活的风貌等,从风格上讲,其唱腔浑厚粗犷,似说似唱,似叙似述,地方气息浓郁,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独特文化表演艺术形式。撂份子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但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这项表演没有长期性的展示平台,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时代精品,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生存空间逐渐萎缩。年轻一代大多对其不了解、不熟悉,所以有待于我们大力加强保护和传承。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撂份子的几种解读</span></p><p class="ql-block"> 解读一:聊(撂)份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分子”。它是走西口的产物。记录了山西北部的农民成群结队地出走西口的情景,他们来到我们这一带,住在几间破窑里,休闲娱乐之际,逗笑取乐。稍有才华者将此逗乐之句编写成章。你对我接,这大概就是撂份子形成的过程吧!撩份子虽比不上当时河西对面的“对山曲儿”、土右旗老双羊的二人台,但也是我们这一代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它参与人员广泛,道具简单,一鼓一镲足矣。故普及率很高,几乎人人都会几段。解放前在我们这一代相当火爆,虽是下里巴人之作,但对我们这一代文化繁荣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解放后,从1953年开始逐渐被大秧歌、二人台所取代。</p><p class="ql-block"> 解读二:撂份子是一种歌唱形式,每四句为一段,其曲调简单而动听,形式多样而灵活,内容新鲜而广泛,多为演唱者即兴而作。“撂份子”是正月十五闹红火中特有的唱腔和唱段。每到一个场地鼓乐刹下来后,撂分子的人便清唱几段, 起着承上启下,填补空隙的作用。只要他唱出来下个节目的题目,该节目就须出场。如:一刹锣鼓喜气升,我把那秧歌往上分,这一班子秧歌该谁来呀?拉扯的老板你扭上来。“撂份子”是一种灵活多样的演唱形式。只要几个人凑在一起,锣鼓家伙煞下来便可清唱。为准备正月的活动,腊月排练时,先到的人便敲起了家伙,能唱的便来上几段。过了年迎喜神,闹红火的人也基本上参与进来,迎罢喜神便聚在街上,你一段,他一段,只要愿意,任何人均可参与。他们虽然没有歌星的嗓子,作家的文采,有时还有点跑调,更有的人唱了两句忘词啦,让听众空等好大一会儿。但不管出现啥情况,围观的群众总不愿离去,因为这是一个宽容,欢乐祥和的场面。“撂份子”的唱词都是村民的即兴创作,四句为一段,押韵上口,内容十分广泛,有歌颂英雄人物的,有歌唱现实生活的,有时也来几段充满生活气息的诙谐幽默和调侃的唱词。</p><p class="ql-block"> 解读三:撂份子是一种地域文化,在这些年的探讨和挖掘中发现,撂份子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凉城永兴的周边地区,它的曲调继承了山西忻州的调韵。和林格尔以西地区则传承了雁北地区的调韵,呼和浩特郊区一带完全传承了朔州地区的大秧歌调韵。总之,我们这一带无论是方言、戏曲还是撂份子大部分还是传承了山西部分地区的一些文化。</p><p class="ql-block"> 解读四:撂份子是当地正月里闹红火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文化。撂份子的人是全场活动的一个主持人,因为红火的项目较多,所以需要有个有序的安排,另外,现编现唱的撂份子既体现了人文情怀,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与欣赏性,试想一晚上走街串户即兴编唱,少则唱百八十个,多则几百上千个,实属不易。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欢腾中的撂份子</span></p><p class="ql-block"> 撂份子可谓玩意儿中的灵魂,一般在踩街的那一天就开始了,黄昏时刻随着鼓乐队《鸦儿落嘈》的结束,村里的撂份子高手开始此起彼伏、各显其能了!先是有人开唱了,起:“你们爱听我爱唱,咱的心思都一样。行家里手请上台,热热闹闹聊起来”。接:“打得不好唱的赖,还请听众多担待。担待担待多担待,你家辈辈出员外”。“正月里来正月要正,九爹胡儿是下战文,那战文下在一个金銮殿,金盏盏,盏盏金,金皇玛出圣旨,七个狼,八个虎,七郎郎,八虎虎,哎嗨嗨,过九州。”“胡麻开花一片蓝,赵匡胤领兵下江南。呼延庆将军为元帅呀,沙少弟兄们上梁山”,“守卫京城有三关,杨六郎镇守雁门关,杨六郎本是英雄汉,一箭射在大青山”。起:“高高山上有一家,媳妇骑驴公公拉。有人说我是骚八头,你们想骚没有家”。接:“高高山上有一家,媳妇偷把公公嫁。养下娃该叫啥?明叫爷爷暗叫大”。起:“石匣沟古道真有名,古代就叫参合陉,太春西口留脚印(呀),八路军剿匪抗日军”。接:“永兴本叫田家镇,光绪年间(是)宁远厅。后来改名旧凉城(呀),有山有水好风景”。起:“东棚的萝贝北棚的蒜,板申的姑娘不用看,姑娘剥葱又捣蒜(呀),永兴的豆腐真解馋”。接:“老爷庙来建明清,古来客商拜神明,如今兴建天福寺(呀),雄伟壮丽气势宏”。就这样你一句,他一句的接唱,他们虽然没有歌星的嗓子,作家的文采,有时还有点跑调,更有的人唱了两句忘词啦,让听众空等好大一会儿。但不管出现啥情况,围观的群众总不愿离去,因为这是一个宽容,欢乐祥和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晚上的“踩院”是玩意儿中的高潮,在鼓乐队吹奏的《过街嘈》起开始踩院,踩院也叫转户子。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去,“撂份子”这一名次很大程度也是来源于此,意思是每家给撂一份子。这一晚上撂份子高手更是把撂份子唱到了极致,全是现编现唱,看见什么唱什么,而且善于捕捉院内和主人的特征。如第一家:“这个院子宽又宽,四边又把那骡马拴,骡马那成群人富贵,辈辈下来做高官”。接着就是:“旺火不旺加上柴,我把那秧歌往上排,下一班子玩意儿该谁来呀?拉车的老板你扭上来,闺女媳妇一起来”。到了下一家根据门洞的特征就会唱:“这个门洞圆又圆,里面住着个活神仙。保佑儿女多通顺呀,发财你发财万万年”。“一把扇子九根材,我把红火往上配。这个红火叫谁唱,两对鼓子你踢打上来”。再一家:“这个院子修得好,房上长着灵芝草,灵芝草上结元宝,咕噜咕噜往家跑”。“一刹锣鼓喜气升,我把那秧歌往上分。这个红火叫谁来,拉车的老板你扭上来。”就这样一晚上走街串户即兴编唱,少则唱百八十个,多则几百上千个,实属不易。这种现编现唱的撂份子既体现了人文情怀,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与欣赏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撂份子的行家</span></p><p class="ql-block"> 这一带也出了好多撂份子高手,有楼子店的史天才、张文秀,后沟的赵三娃,阳坡夭的马全社等。</p> 楼子店的船灯和武社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楼子店的船灯</span></p><p class="ql-block"> 楼子店的船灯兴起于解放后,楼子店的红火玩意儿在石匣沟一带算是比较早的,为了玩意儿更具有传统性和专业性,起初的几年都要去左云请李兴师傅到楼子店指导糊船灯和排演活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船灯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 从结构上来看楼子店的船灯除了较其他地区复杂以外,形象更为逼真。船架子长2.4米有余、宽0.7米,高1米左右。除了船架子外皆由各色的彩纸彩绘而成,起脊的顶部为拱形瓦,两头分别为两个五角星,四根柱头分别挂着一个灯笼,前面的两个为西瓜灯,后两个为鼓形灯。四根柱子上面贴着对联,内容为四季平安、吉祥如意、风调雨顺等。下盘的前后分别有两盆花,每盆插五支花,船尾插着一杆坐叾旗,白色的布围上面画一些浪花水纹。这样复杂的工序曾先后造就了史三、卢三、史海金、史庆春等一些巧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角色的分配和领头人</span></p><p class="ql-block"> 一般除了开船老汉外就是架船的人,架船的分白蛇和黑蛇,曾经的架船行家里手有牛羊小、牛中央和史白娃等。</p><p class="ql-block"> 起初那些年的红火玩意儿都是由大四女执领,后来由史宝才执领。</p> 武  社   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武社火即武术社火,它起源于山西,由于旧时的战乱多数人自幼习武护身,在走西口的路上通常也会遇到土匪路霸,对防身护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楼子店的武社火跟开店有关,初有史、刘、李三家在此开店,因为住店的人杂,难免出现打砸抢的情况,为了“顶住门户”,所以店主们安排家丁和会武术的师傅们学习一些刀枪等。后来在每年的社火中给人们表演,为了增加武社火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在秋收后专门要从山西左云请一些师傅们进行一些对打套路的教授,后来从东沟门和胶泥沟请了仝三娃和全栓子教授。期间参与学习和表演的有史补娃、张满小、史润才、史三娃、史四娃、李板三、李秃三、李四小、卢成娃、李喜娃、史二娃、史庆春、史卯成、李全生、张贵生等。</p><p class="ql-block"> 常用对练套路有:单刀破矛、两矛对一空拳、三矛对一空拳、关公大刀破双矛、一空拳对两刀、八把七子对空拳(七子是匕首的土称)、一矛对一三节鞭、连环棍对一矛等。</p><p class="ql-block"> 据村民卢成娃讲,武社火除了在社火中娱乐外,在那个土匪、谍报猖獗的年代对护村护社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一年,土匪要抢村民李高锁的东西,李高锁起来反抗,结果让土匪打死了,大四女和李白银领上李高锁的儿子李福小与土匪展开了激烈的对抗,直至把土匪打跑。谍报头子“夏团”把卢花女男人打死后,看上了卢花女,要将她“请走”,村民李白银仅用一个箩头和一根鞭子把十八个谍报们都打跑,救下了卢花女和被抢的小毛驴。</p> 独具特色的车子灯和独龙杠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石匣沟一带的车子灯又称花车子,这一带的车子灯独具特色,与其他地区的相比较石匣沟地区的车子灯的装饰要复杂的多,每年要经过村里的巧工们的精心制作、而且每一部分都寓意深刻。石匣沟地区的车灯架子长要求2.3米,车宽1米,轿棚四周高1米,中间高1.2米。这样的长度和高度近似于一连枷杆长,一连枷扇高,寓意为勤劳致富;各种花和装饰品皆用十二色草帘子纸和布料做成,顶部四周插有四杆小旗,写着四季平安,或风调雨顺等。上盘弧形前沿后横放着一个金色的大元宝,如旧时的撂份子所唱的“地里庄户拾掇完,四套马车下关南,走时拉的草和料,回来拉的金银和元宝”据说大元宝就是根据这些故事流传下来的。是人们企盼新的一年财源茂盛。车顶中央为天鹅灯,象征着高贵、纯洁,四角处为莲花灯,有着四季花开、五谷丰登之意。四角分别挂着四朵蜂窝花。蜂窝花是“福分和财运的象征”。顶棚四周挂着带有鹳雀或勾连万枝的轿帘。在中华文化中,鹳雀是“执着”的象征,当地百姓心中的勾连万枝实际是缠枝莲,缠枝莲又名“万寿藤”,寓意为吉庆。下前沿弧形处粘有三朵牡丹花,中间为红色,两边为粉色,四周四个莲花盆,手护两处分别是两个花瓶,里面插满了各色的花朵,其余的空白地方沾着金银花,象征着花开富贵,吉祥如意。底盘下面是一块围帘,两侧中央位置画着两个车轱辘。从一架小小的车子灯上看,到处都寄托了老百姓多少美好的向往,也无不彰显着中国的文化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车子灯上的“灯”</span></p><p class="ql-block"> 旧时使用的灯,主要是瓷制的灯盏,名为“灯瓜瓜”,以棉花搓捻,以胡麻油等植物油为燃料。清末之后,“洋蜡”进入国门,当地开始使用“洋腊”。由于灯的用量较大,瓷制灯盏有限,因此人们想了很多办法自制灯盏,即取土豆或萝卜一截,挖成中空,将“洋腊”融化注入,中间置捻,冷凝成型。用的时候,将灯放入留有口的花灯内,展示的时候点着即可,有些地区则用类似的方法以羊油代替洋蜡。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步由电池和小灯泡,LED灯所取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车子灯中的角色</span></p><p class="ql-block"> 老板拉车,手拿笤帚,媳妇驾车,老汉推车,孙子孙女帮车,落毛小子耍着霸王鞭,二小头扎一个小辫,拿鸡毛掸子打场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表演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 各角色采用夸张、滑稽的形体动作引人发笑。鼓点节奏一般是是先慢后快,最后在欢快中结束一段。转户(踩院)的最后一般是到最富有的人家,所有的人开始放开手脚的扭,直到车灯燃着为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闻名于一带的阳坡夭和后沟的车子灯</span></p><p class="ql-block"> 阳坡夭和后沟村子不大,但这两地的车子灯因做得精致花哨而有名,出名的巧匠有阳坡夭的张明娃、张润娃、马润女、吴爱叶、仝培林,后沟的李四板、张白鹅、赵引弟、武兰梅、贾二和、赵美云、赵喜林、郭美玲等。</p> 阳坡夭的独龙杠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独龙杠,又称独龙杆,俗称翘翘棍、压亦压,由板凳龙改编而来。独龙杆很早以前是为驱邪而做的原始表演,后来逐渐演变成具有戏剧性的民间表演,再后来转化成了传统社火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民间社火中,独龙杠又称抬灯官,是由明朝初期流传下来的一种舞蹈兼灯彩艺术,每年元霄节晚上都有灯官爷查看灯火的表演。</p><p class="ql-block"> 与传统的灯官爷相比,阳坡夭的独龙杠更具特色,由数名穿着彩妆的年轻人抬着,在锣鼓开道彩灯簇拥下,由张根杰扮妆成老太太的模样,一个手拿笤帚,骑在一根5~7米长的独杠上,在上面口说着一些吉庆的顺口溜,时而做着滑稽的动作让人捧腹大笑,时而可以撒开双手随木杠上下振动左右摇摆,惊险的动作令人心惊胆颤,随鼓点颤悠前进,骑独龙杠必须具备一定功夫和技艺,虽然如此,但一晚上折腾下来浑身酸痛,甚至走路都困难。</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牛智勇 内蒙古凉城县人,和林格尔县职业高级中学音乐教师,呼和浩特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和林格尔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和林格尔县作家协会理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