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深耕,笃定前行——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英语综合组个人发展规划分享

elppa2007

<div> 万物逢春可复苏,天道酬勤铸不凡。2月19日晚上,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英语综合组的三位导师和10位学员再次相聚云端,围绕“我的个人发展规划调整——指向成长的思考”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div> 首先,10位学员分别介绍了个人发展规划的调整和执行情况,并分享了成长规划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生活的情况和产生的变化。每一位学员反思教学,提炼总结,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学员常芳芳交流了在读书、上课、科研和写作方面的规划和成果,有条不紊,稳中有新;学员褚梦凌分享了融合阅读书籍,对教学进行的思考和创新,以读促研,巧思善用;学员白晨昱结合读书感悟和优秀课例的观摩进行了交流,注重维度,厚积薄发;学员葛秀云关注学情,植根教学,小步快走,分享了自己的点滴成长:学员石宇阳以艾宾浩斯曲线为例,分享了将所学所思付诸于教学实践的过程,有策略意识、反思意识和作为意识;学员仪铭分享了自己坚持阅读,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体会,专业引领,稳健大方;学员刘倩倩对标个人规划,交流了阅读英文书籍的感悟以及课题的进展情况,身体力行,积极正向;学员谢永双详细地分享了自己坚持语音学习、原版阅读和参与讲座的心得体会,温和有序,踏实肯干;学员王晓从背诵单词、语音打卡、原著阅读和研读课标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成长轨迹的独特思考,利落干脆,善于执行;学员刘培培分享了参与专家讲座和观摩名师课例的心得体会,进取积极,求新突破。 随后,三名导师对10位学员的发言进行了点评。李敏老师首先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听到了思考的声音,感受到了学员的成长。然后,她以精确的语言对每位学员的分享进行了反馈,对每位学员分别总结了十二个字的个性化评语,既有鼓励和赞扬,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最后,她建议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情的变化,做到去模板化;不能墨守常规,敢于去程序化;功夫下在平常,不断提升语言素养,而不是准备公开课时依赖团队其他成员,做到去团队化。 张萍老师鼓励老师们用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多读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高深的教育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指航之路。她引用李政涛老师提出的:新学生、新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指出老师们应当不断研究学生,进行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做到家校协同。另外,张老师建议大家多研究名师的课,从听课起步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公开课上的越多,成长越快。她同时指出,成长是有梯度的,教育学生是慢的艺术,成长也是慢的艺术,成长应该有一个一个点小目标,鼓励大家从容而坚定的走好自己的路,激发内在潜能,实现人生价值。<br> 梁承锋教授指出通过此次线上活动,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们发生的变化。通过交流和反思,激发了教师成长的内驱力,主动学习和坚持学习的必要性已经被感知,变化已经发生了。老师们重视语音学习,更新了书目,将阅读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成长。另外,梁教授指出,当我们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生活中,将会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和全新的影响,不断学习和成长正是未来卓越教师应具备的姿态。最后,梁教授对本月的学习任务进行了布置。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两个多小时的分享交流,让每一位学员受益匪浅。大家表示要坚持读书反思,提升学科素养,优化日常教学。<div>仪铭: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成长的内驱力,还要有任务的执行力,发展规划是一个教师对工作中自身弱项的总结,对自身问题的反思,是个人职业发展中的方向引领,具有导向作用,但强有力的执行力才能使得规划落地,只有规划落地,才会有能力提升。<br></div><div>王晓:这次指向成长的思考的线上活动让我触动很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把成长规划融入日常生活,善于反思,及时总结,用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语音水平,让成长成为一种习惯。<br></div><div>刘培培:一场关于成长思维的碰撞,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成长方向。成长规划要和日常教学相结合,多读书,多思考,每天进步一点,突破自己一点,超越自己一点。成长永无终点,我心向往,定会不断努力。<br></div><div>谢永双: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思考,教思结合,加强自我反思,加强学习,锐意创新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多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多学一点点,就是进步的开始;每天多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教育在路上,学习永不停止!<br></div><div>白晨昱:成长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而是不断鞭策自己的过程。以终为始的发展规划,像导航一般,指引我的成长,不断校正前进的方向。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