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光流逝,蹉跎岁月,一晃悠五十五周年。蓦然回首,一起走过的这些时光,真的很美很美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军人,一个响亮而崇高的称号。在血洒疆土的见证下,我们向祖国宣誓,随时为国捐躯。有我们当兵人,国泰民安,祖国才这般强大,富有、安康,祖国人民生活才能过上平静的生活,我们的付出都是渺小都是应该的我们问心无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年2月17日是当兵的日子,此情此景还在,此情此意还在。每到这一天,大家都要聚在一块聊聊当兵的趣味。孙仪表是这次聚会主持人,为了这次聚会他在微信里早就放出信息,要在四合院搞庆祝活动,由财大气粗担任北京四合院销售部的经理,赞助。儿子听说一口承诺大力支持并且把他手里经营挨着和坤居住的《恭王府》附近四合院腾出让战友们使用。有了他儿子的话,心里有谱。可战友们找门牌号码犯了难,它不在门面上北京寻找就靠嘴问,就靠着不耻下问,嘴甜有礼貌,否则你就抓瞎。胡同套胡同像迷魂阵,你就转玄着吧,问了好几个人,终于找到,东煤厂胡同6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当看着轰六飞机在祖国宝岛巡航,轰六k、轰六E、轰六N这么多先进机型装备到部队,而且装备了好几个师,大家为祖国的强盛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大家畅所欲言也感叹到,回顾当时轰六正牌只有两架次,其它都是阎良172厂出的国产飞机,质量达不到位,每回飞行起落后,工厂的技术人员都是重新铆一遍,机翼抖动。…现如今这些飞机已经全部淘汰送到北京航空博物馆供后人参观了。当时就是如此落后劣势装备由几代地勤人员维修保养让苏联专家和军事家佩服五体投地。十三架杜四飞机二十年仍然在投入随时随地都可以出航,各种装备都是完好无损的。记得我们当兵就是在西北大雪纷飞的天气,地勤人员穿着笨重工作服顶着刺骨的寒风爬到机翼上面扫雪,下面推梯子爬上机翼上,大头鞋穿上,地下很滑,走一步都心惊胆战怕从二层楼之高的机翼掉下来,慢慢地,小心意意的,用托把沉雪清理干净。(现在都用上扫雪车清理)冬天,我们在零下十几度天气钻进发动机检查各种零件是否完好。我们为了战鹰从来没有掉过链子。师副政委政治部主任林学礼和108团68年兵后担任机务大队政委阎文生说出我们心声,为国防建设,为祖国的安危,我们做出奉献,虽然好多战友因此落下职业病,终生心脏病可在所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英勇善战地勤兵,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论在执行14号地区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和平叛乱匪和救灾物资投放…我们都圆满完成中央军委和国务院交给各项任务。受到上级单位授功立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伟在部队当了二十二年兵,正营级干部娶了北京姑娘,大家都冲着他开玩笑"北京姑爷"他真是笑咪咪从来不生气。今天又带来三条三鲜鱼供大家品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十五的蹉跎岁月,我们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默默无闻的为国家做出奉献,为军队作出贡献,我们无怨无悔。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人生。问论沉浮,是部队沉淀了我们的思想,历练了我们毅力。当兵历史虽短,我们最难以忘怀的依旧是那份深厚战友情!大家情不自禁唱起《我是一个兵》这歌声响彻小院四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