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欣赏毕加索 梵高 莫奈名画

盎然

<p class="ql-block">波士顿是“眺望美国历史的橱窗”,作为美国最早开辟的最古老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p><p class="ql-block">具有百年历史的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是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藏品丰富。</p><p class="ql-block">今天已是第二次来博物馆了,呆了三个多小时还是没有仔细看完,算是又一次走马观花浏览一下吧。</p><p class="ql-block">亲眼目睹毕加索 梵高 莫奈三位大师的绘画作品,拍下来并收藏做为一种纪念。</p> <p class="ql-block">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馆藏物品非常丰富,有很多藏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迹。展品有按地理位置分布的,也有按展品类别分布的。从地理位置上分,有亚洲馆、非洲馆、美洲馆、欧洲馆等。按展品类别分,有古典艺术、乐器、当代艺术、欧洲绘画等。由于展馆众多,展品丰富,如果每件展品都要细看一番,那就是在博物馆呆上三天,也许就看不完全部展品。所以,只有波士顿当地市民才有可能对每件展品都品味一番。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全都只能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下,或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展馆进行重点参观。</p><p class="ql-block">古典艺术品是该馆的重要藏品,包括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古希腊、古罗马、伊特拉斯坎的青铜、陶瓷、雕塑、钱币、宝石、金银器、玻璃等。该馆还拥有世界上除法国外最大的C.莫奈绘画馆和世界第一流的19世纪美国艺术馆。它的埃及古王国实物收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927年该馆设立附属艺术学校。</p> <p class="ql-block">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p><p class="ql-block">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p><p class="ql-block">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p><p class="ql-block">代表作品:《格尔尼卡》《和平鸽》《亚威农少女》《生命》。</p><p class="ql-block">被认为是最高产的艺术家之一,留下的作品之多以至于遍布全世界的博物馆都有所收藏,在巴黎、巴塞罗那等地甚至有专门为毕加索而建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毕加索 肖像画</p> <p class="ql-block">以下毕加索作品为别人拍摄,遗憾没看到,争取在来一次,作品介绍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强掳萨宾妇女》共两幅</span></p><p class="ql-block">在两幅《强掳萨宾妇女》(Rape of the Sabine Women)中,毕加索描绘了罗慕路斯与雷穆斯兄弟(Romulus and Remus)建立罗马的故事,并且参考了三个世纪之前普珊(Poussin),大卫(David)和德拉克洛瓦表现战争场面的方法。他在作品中使用20世纪的绘画语言,而这其中的许多实际上是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将近30年前的创作《格尔尼卡》(Guernica)是一句强有力的反战宣言,而这两幅关于萨宾(Sabine)的绘画与其相比毫不逊色。</p><p class="ql-block">《强掳萨宾妇女》的黑白画面表现出激烈的冲突,画面底部一具变形的女人体蠕动翻滚,呈现出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扭曲姿态:她的躯干弓起,头颅后仰并伸向自己垂坠的胸脯,同时画面上方的马匹抬起前蹄将她踏入泥土中。画中女子可能是罗慕路斯的妻子艾希莉亚(Hersilia)或是作为战争受难者的象征出现,但无论身份,她的姿态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的表现力。毕加索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这幅画作,手指画的粗糙质感与场景的动荡相互呼应。</p> <p class="ql-block">《强掳萨宾妇女》的姊妹画花费了毕加索较长的时间,这幅二十二天才完成的画作不仅包括扭曲的人体,它的色彩也富有戏剧性。我们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到画面下方,此时的女人体被鲜红的斗篷包裹着,身边站着惊恐地大张着嘴的女孩,她们与蓝灰色的马匹在绿色山丘的映衬下十分醒目。画面中所有的形体都有浑圆的夸张外形,好似奇形怪状的卡通形象。</p> <p class="ql-block">《绿衣女郎》(Femme en vert)作于1944年,画面中端坐的朵拉身着一条带有蓬蓬袖和荷叶边领口的深绿色礼裙,脸颊瘦削,仿佛在向艺术家和观众索取什么。此时毕加索已与年轻的弗朗索瓦丝?吉洛(Francoise Gilot)相识一年,而这时的朵拉似乎显得不如他预想那般具有可塑性。</p> <p class="ql-block">梵高</p><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天津市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他在矿区当过店员、商业经纪人和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p><p class="ql-block">主要作品:《吃土豆的人》,《收获景象》,《星月夜》,《向日葵》,《夜间咖啡馆》。文森特一生有864幅油画,1037幅素描,150幅水彩画,水彩画出类拔萃,与油画平起平坐。他独爱肖像画,一生共画了35幅自画像和11幅向日葵。</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梵高作品</p> <p class="ql-block">《农夫的围场》1889年10月</p> <p class="ql-block">《邮递员约瑟夫.鲁林》1888年</p> <p class="ql-block">《奥维尔的住宅》1890年</p> <p class="ql-block">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语:Oscar-Claude Monet,发音:[klod mɔnɛ];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印象”一词即是源自其名作《印象·日出》,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都有其推广。</p><p class="ql-block">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其画作中没有非常明确的阴影,亦无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此外,他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曾长期探索实验色彩与光的完美表达,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描绘。</p><p class="ql-block">以下是莫奈作品</p><p class="ql-block">《睡莲》1907年</p> <p class="ql-block">《日落大道》 1891年</p> <p class="ql-block">吉维尼的扬树。1887年</p> <p class="ql-block">吉维尼的牧场。1886年 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吉维尼附近的草地和干草堆 1885年 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小克勒兹山谷 1889年 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日本服饰 1876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