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文明展

马平

这个展览是和意大利做的文化交流展。因为疫情延迟了两年,意大利的多家博物馆提供了300多件组、500多件套的文物,大多数都是首次来华,此次展览不是从罗马建立到灭亡的整个过程,展品的时间跨度只是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建立的过程。 <h3><font color="#167efb"><b>1.序幕</b></font></h3> 从地图上看意大利是一个靴子形状,狭长的地理位置,生活了许多不同的族群,罗马帝国的建立,是各种文化、多个族群被罗马融合、统一的过程,像马赛克似的,这个展览前后分了10个单元,从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对罗马做了全景式的梳理。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罗马和希腊之间的关系。罗马人热衷于希腊文化,但与希腊不同,罗马人有战神基因,好战善战的民族特点,使罗马从一个南邦小城,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是其内湖的超级强国。 <font color="#167efb"><b>2.族群的记忆</b></font> <font color="#ed2308">母狼哺婴</font><br>对罗马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8世纪。图像中主要有三个人物,其中有两个牧羊人,左下角有一只狼在喂两个小孩,是著名的母狼哺婴的故事,两个婴儿是罗马城的两个建立者:双胞胎兄弟罗莫洛和雷穆斯,在狼和人物之间还有一只雄鹰。这两个孩子是战神马尔斯和老国王的女儿祭祀西尔维亚的孩子,俩婴儿被篡位的叔叔丢进到台伯河,没被淹死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神的血统,老鹰是天神朱庇特的化身,朱庇特是罗马神话的叫法,在希腊神话中他叫天神宙斯。台伯河现在是意大利的第三大河流。从这几幅浮雕可以看出当时罗马浮雕的形态,出土时是被掩埋的。意大利这个名字是来源于奥古斯都的一本书《功业录》中说“我要整个意大利都宣示向我效忠”。<br> <font color="#ed2308">休息中的拳击手</font><br>罗马和希腊在文化上是一种继承,随着罗马军事势力的逐渐增强,把希腊彻底征服,而希腊文化对文化落后的罗马是一种反向征服。人们以为罗马和希腊之间有很久的渊源,其实罗马和希腊之间的文明代差不到四十年的时间,但是两者之间影响非常深刻,从雕塑中可以看出来,希腊当时有好多石头雕塑,同时期中国玩的是青铜,希腊和罗马雕塑主要的区别为:希腊雕塑主要是神话人物的雕塑,神性非常强,有非常强的庄严感、仪式感,造型非常复杂。罗马雕塑继承了希腊雕塑的技巧、结构,但是进行了更人性化的转变,除了有大量的宗教神像外,还有一些普通人。比如这个拳击手雕塑,样式来源于希腊,根据古希腊的著名雕塑家利西波斯原有的雕塑,罗马人复制后还原了原有的样态,从雕塑的眼球中的空洞可以看出,这个铜像很薄,正常情况这两个眼球应该是用象牙或大理石打磨后塞进去的。这个拳击手雕像非常人性化,头掰向一边,这个坐姿是神像中不存在的,是拳击手打完比赛后休息的时候有人叫了他一下,他一回头。身上为了显示伤痕,在青铜铜像上嵌了红铜,人性化特点更加强烈,雕像坐姿表现得很生动,学过人体解剖和雕塑的人都知道,不要小看拳击手扭头的这一个动作,它牵扯到颈部、背部、脸部多组骨骼、肌肉的结构都发生了转变,罗马人对解剖学的理解更深刻。雕塑整体是非常稳定的三角架构形式。<br> <font color="#ed2308">双勇士之墓随葬品(公元前3世纪,意大利南部波坦察省)</font><br>意大利北部生活着凯尔特人,意大利西部生活着希腊人,希腊这些城邦与罗马人产生了战争,战死之人墓葬后有很多随葬品,展览中有一些墓葬品。<br>这些黑绘陶器和红绘陶器是典型的希腊风格,陶上的绘画能真实的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方法,这个时代是当时中国的汉朝,当时中国的牛、马鞍的安套方法(称系驾)都用牛马的肩受力,避开牛马颈前部的气管部分,大量的希腊及罗马的马鞍都横向挡住气管,所以骑驾方法很不同,荷马史诗里写道,为什么马战时奔跑起来翻白眼吐白沫,现在看来是因为马鞍勒住了马的气管。通过这些图可以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br><font color="#ed2308">红绘三叶口壶陶</font><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黑釉盘陶 </font>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 红绘康塔罗斯酒杯</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b06fbb"> 白釉三叶水壶陶</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三孔黄铀油灯陶 </font>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b06fbb">伊尼亚蒂亚风格酒杯</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黑釉壶陶 </font></h3> <font color="#ed2308">内尔卡.特洛斯蒂娅亚墓随葬品</font><br>公元前3世纪,意大利东北威尼托大区<br> <font color="#ed2308">蒙特福尔蒂诺女性墓随葬品(公元前3世纪)</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烤炉内支杆(青铜、铁)</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钉子和钩环(铁)</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香炉(青铜)</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b06fbb"> 女子像(赤土陶)</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戒指、丝带式手镯、项圈(黄金)</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滤锅、水壶、锅(青铜)</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断剑</font><div style="text-align: left;">公元前4—3世纪,原料是铁,剑刃上有一段铭文,为古拉丁语,是工匠的签名和生产地——罗马。<br></div></h3> <font color="#167efb"><b>3. 语言的流变</b></font> 意大利半岛上的族群使用不同的语言,意大利主要有三个族群,北部是凯尔特人,中部是伊特鲁里亚人,西南部是希腊人,存在一个语言变化问题。公元2世纪,这个地方已经被拉丁语统治,但是依然保留着土著伊特鲁里亚人的语系,它不属于现在世界认知的8大语系里的任何一个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马来-波里尼西亚、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它的语系来源于希腊语系,在这个基础上演变为拉丁文,书写方式是从右往左书写,下面这个肝上的字就是土著伊特鲁里亚语系,画出了16个区域,对应于天空16个天神,用于占卜。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占卜方式,中国商代采用甲骨,这里的人通过新鲜的羊的羊肝,观察它的颜色和形状,因为他们觉得肝能造血,是生命的源泉,通过观察肝部能知道人体生命的奥秘,能预知未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铜质羊肝,用于占卜</font></h3> <font color="#167efb"><b>4 诸神的崇拜</b></font> 罗马人相信,万物皆有灵,受希腊文化影响,古罗马人供奉多个神灵。这一部分是讲宗教信仰的内容。意大利半岛有很多的民族,不同民族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信仰,从而产生不同的神,一般一个文明征服另外一个文明,或者一个国家征服另外一个国家,除了在土地上、肉体上征服以外,还在精神上、信仰上征服,逐渐同化掉了。罗马在扩张过程中主要通过两大战争:三次萨莫奈战争,三次布匿战争,才完成了对整个意大利半岛的统一。罗马不是每一次都把所占的城邦或民族的信仰消除掉,而是进行吸收和融合,逐渐的纳入自己的信仰体系当中,形成了后来的罗马信仰,如希腊的信仰赫拉克勒斯。 <font color="#ed2308">丰饶女神——德墨忒尔</font><br>怎么辨认这个神呢?她左手上托着一只猪,这和丰收是相关的,和她相关的祭祀节日是地母节,只有女性才能参与,其中有一个仪式是把一些食物进行掩埋,第二年取出,食物已经腐化,埋入地里,希望可以使庄稼长得更好。这个雕塑发现的地点在意大利现在的阿里恰山谷,阿里恰山谷形成于一次火山湖排水,这个山谷非常有名,阿里恰地区生产世界特别有名的火腿,到现在都非常火爆,烤猪也是当地特色美食。<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陶制丰饶女神——德墨忒尔</font></h3> <font color="#ed2308">陶制安吉提亚女神</font><br>安吉提亚女神,头损坏了看不出来了,生活在意大利西北方向的马尔西人比较信奉这个女神,她的作用相当于中国所说的药神,马尔西人被誉为舞蛇者,他们的图腾形象当中有蛇,马尔西人认为供奉安吉提亚女神就能驱除病痛。这座雕像是按照希腊风格制作的, 虽然只剩半张脸,仍然能感受到她的柔美与庄重,残缺美很有冲击力。<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赤土陶制安吉提亚女神</font></h3> <font color="#ed2308">母亲雕像</font><br>公元前4世纪,新生儿的成活率很低,为了避免婴儿夭折,人们常常供奉母亲女神。雕像中母亲怀抱两个襁褓中的婴儿,象征着整个族群的繁荣。这个雕像是公元前4世纪的一个墓葬里出土。<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母亲雕像 凝灰岩</font></h3> <font color="#ed2308">维迪奥维斯像</font><br>他是古罗马神话中职司健康和医疗的众神之一。<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铜质维迪奥维斯 公元1世纪</font></h3> <font color="#ed2308">献纳品——祭品</font><br>不同信仰在祭拜过程中都会献上祭品,制作献纳品是人神沟通的基础之一,祭拜者以此证明他们对神的崇敬。这些陶塑的手、脚,眼睛、耳朵等,是在祭拜的过程中向神祈求所捏的这些身体部位健康,治愈这些部位的疾病。<br> 这些人头雕像都是当时真实存在的人的塑像,表明供奉自己,是这个人在祈求神的保佑。这些祭品都在水的旁边的祭台上。祭品中还有一些牲畜,表明人除了祈求神保佑自己,还要保佑牲畜兴旺,这些雕像也能看出当时罗马雕塑的技巧与水平。 <font color="#ed2308">休憩的赫拉克勒斯</font><br>赫拉克勒斯自古就是大希腊地区崇拜的神祗,是战争、贸易、农业、畜牧业等多方面的保护神,备受尊崇。真正休憩的赫拉克勒斯雕塑是希腊雕塑大师利西波斯的名作,创作于公元前3—2世纪,这个是公元前1世纪的仿品,也价值连城。左手下有一个特别粗的狼牙棒,然后上面搭着一张狮皮,赫拉克勒斯依靠在边上休息,背在后面的右手是一个抓握的手势,是握着一个金苹果。狼牙棒、狮皮、苹果是赫拉克勒斯的象征。这个雕像是这次展览的宣传封面,青铜像肌肉线条优美流畅。<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休憩的赫拉克勒斯雕塑</font></h3> <font color="#ed2308">卡拉斯</font><br>这是一个盾牌,蓝色使人误解为陶瓷的,实际上是特别薄的铜质的,这个形象应该是希腊神话中海神布达拉的儿子卡拉斯。罗马征服希腊以后给他改名塔利洛瓦。<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铜制卡拉斯</font></h3> <font color="#ed2308">月桂</font><br>月桂,有象征胜利的含义,常用月桂编成花戴在头上,桂冠的词就是从这来的,象征胜利。一起出土的还有金属铸造的葡萄藤,最早希腊种植葡萄,后来欧洲慢慢传播开来,罗马的土地、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合种植葡萄,欧洲有悠久漫长的葡萄种植历史和葡萄酒酿造历史,墓葬当中70%都有与葡萄相关的东西,随着罗马人东征西战,葡萄种植和葡萄制品随之传播世界。<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月桂</font></h3> <font color="#167efb"><b>5. 罗马的扩张</b></font> 罗马军队的组建大概在公元前6世纪初,当时中部的伊特鲁里亚人和拉丁人的战争基本已经结束了,政体从君主制向共和制转型,大概是公元前509年,罗马在扩张的过程中,被征服者有不同的身份,一种有意大利公民权的,和罗马人有相同的待遇,可以投票。另一种叫同盟者没有意大利公民权,但在罗马对外扩张的时候,同盟者要与罗马保持高度的一致,对外派遣军队。所以罗马对外扩张的时候出现过很多同盟者,也发生过同盟者联盟反抗罗马统治的同盟者战争。<br>罗马在历史上进行过两次扩张,萨莫奈战争和布匿战争,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两个战争几乎同时,只不过先完成了对内的统一,再完成对外的扩张。<br> <font color="#ed2308">双层浆战船浮雕</font><br>这幅浮雕是公元前50-25年制成,灰色凝灰岩制成。这个浮雕是一只战船,船头和船尾都有一只眼睛,显示着船能看到水下的危险,有避难的愿望在里面。有角可以撞击对方的船。全副武装的士兵们队形密集,举着盾牌,双腿分开,暗示着即将进行的战斗。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和奥古斯都时代早期,海战场景是浮雕上特别常见的主题,用于纪念公元前1世纪中期至奥古斯都在亚克兴对安东尼和埃及克娄巴特拉七世的决定性胜利(公元前31年)之间的伟大战斗。<br> <font color="#ed2308">战象献纳品盘</font><br>公元前2世纪粘土制品,非常精致,绘画的是一头披挂好准备出征的成年印度战象。众所周知,赫拉克利亚战役(公元前280年)、和贝内文图姆战役(公元前275年)中与罗马人对抗时使用过大象。一只小象的鼻子贴着成年象,这可能暗指和贝内文图姆战役中出现的决定性一幕,当时队伍中一只小象寻找妈妈,导致皮洛士的军队出现混乱,因此罗马人占了上风。<br> <font color="#ed2308">迦拉太人(凯尔特人)和希腊诸神战斗场景雕饰残件</font><br>这些雕塑是公元前2世纪赤陶土制,公元前295年,罗马打败了萨莫奈人、高卢人、伊特鲁里亚人和翁布里亚人组成的联盟,这一事件后来被证明是第三次萨莫奈战争和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的转折点。<br> <font color="#167efb"><b>6.城市的规划</b></font> 罗马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最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殖民市”,分为两大类:<br>a. 被称为罗马殖民市,通常由300个罗马公民组成,作为军事前哨,管控一片领土或一段海岸线。<br>b. 被称为拉丁殖民市,由不同社群混合而成,他们有自己的法律和一定的自主权,但要承担军事义务,在对外关系上与罗马共进退。<br>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到公元前1世纪,在意大利与新的地中海领土上建立了大量拉丁式殖民市,这种体系对坐拥辽阔疆域的帝国来说必不可少,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人物:马略、苏拉、凯撒、奥古斯都。<br> <font color="#ed2308">铭文石碑</font><br>该石碑发现于庞贝古城城门内,公元前2世纪制成,庞贝古城现在已被掩埋,虽然我们能通过文献了解当时罗马城的基本布局和一些情况,但石碑恰恰反映了庞贝古城被征服后,罗马城的阿波罗神殿、公共浴室、街道、医院等等规划,石碑的布局与考古成果是一致的。<br>庞贝古城距罗马约240千米,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东南脚下10千米处。庞贝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公元79年8月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及修复持续至2022年,2016年,庞贝古城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br> <font color="#ed2308">建城仪典浮雕</font><br>公元前1世纪,大理石制品,这是连环叙事建城浮雕之一,图像描述通过耕地划定一座新建城市边界的仪典场景,这幅雕像镶嵌在城门上,或为纪念这座城市的建立。<br> <font color="#ed2308">测量仪器</font><br>这是复原件,原件为公元前1世纪庞贝古城件。<br> <font color="#ed2308">戴奴隶镣铐的马耳叙阿斯像</font> 公元前3世纪的青铜像,在希腊神话中,马耳叙阿斯是森林之神,他因为在音乐比赛中挑战阿波罗,被绑在一棵树上活剥皮以示惩罚。在罗马世界他是城市自由的象征。 <font color="#167efb"><b>7 信仰的演变</b></font> 宗教是罗马司法、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基石,宗教同罗马人的日常生活相伴,祭司分为四类:大祭司、阿格、维斯塔、弗拉门。著名的罗马政治家、律师、作家西塞罗认为:罗马人敬仰众神是罗马共和国伟大的直接原因。<br>罗马信仰的雕像都是对希腊信仰雕像的继承或拷贝,罗马12女神的形象与希腊的几乎相同,只不过把名字做了更换,比如天神宙斯变成了朱庇特,雅典娜变成密涅瓦,赫拉变成朱诺,唯一没有换名字的是太阳神阿波罗,在希腊和罗马神话当中都叫阿波罗。<br> <font color="#ed2308">卡皮托里尼山三主神</font><br>公元前2世纪 大理石雕像,是罗马的三位守护神,朱庇特居中,密涅瓦在右侧,朱诺在左侧。怎么判断雕像里的人物身份呢?三个主神各自的传统职能和象征的圣物:朱庇特是闪电和鹰,他身边有一只老鹰,是天神宙斯的化身。朱诺是孔雀和权杖,朱诺身边有孔雀的形象,手中握着一个石榴。右侧雕像希腊神话叫雅典娜,是智慧女神,罗马神话里就改叫密涅瓦,她的圣物是猫头鹰。<br>所不同的是在罗马神话里他们三人的关系变成了父亲、妻子和女儿的关系。希腊神话中他们是互相守护的关系。<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三主神像</font></h3> <font color="#ed2308">十二神祗祭坛</font><br>这座圆形祭坛,由希腊本土出产的大理石制成,各部分分别加工,然后拼接起来。上部框架有胚珠和柳叶刀图案,下部框架有心性叶子图案,两者之间描绘了十二位神祗,中心人物是王座上的宙斯,随后,从左到右依次是赫拉、得墨忒(tui)尔、波塞冬、阿佛洛狄忒、阿瑞斯、赫菲斯托斯、赫尔墨斯、赫斯提亚、阿波罗、阿尔忒尼斯、雅典娜。这些雕像均以公元前四世纪的伟大作品为原形,可能是奥林匹亚群雕的复制品,由公元前一世纪后半叶(奥古斯都时代),由一家希腊式工坊制作。<br> <font color="#ed2308">被闪电劈过的石碑</font><br>埋藏闪电及被击中物品,是伊特鲁里亚古老的仪式,被闪电劈过好像有了神迹,具有了特殊的含义,被闪电劈过的地方要圈起来,一般人不能靠近,不允许进行贸易或其它人类活动。被闪电劈过的东西要被埋起来,整个仪式伴随着葬礼歌曲和祈祷,还要献祭一头两岁的羊。这是罗马人从被征服的伊特鲁里亚人那里继承的信仰。恺撒有好多雕塑,曾经有一个雕塑被闪电劈了,正好劈到他的首字母C处,在伊克努比亚语中和拉丁文中,C代表神的意思,寓意100天后要变成神,恰恰在100天后,恺撒在元老院被刺身亡。<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被闪电劈过的石碑 公元前一世纪 大理石 </span></div><font color="#b06f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匾(带有小祭坛) 青铜</div></font> <font color="#ed2308">赫拉克勒斯雕像 被打捞场景浮雕</font><br>赫拉克勒斯能化身为预言神和命运保护者。浮雕展示三个不同的情景,最右侧是渔民网到一尊赫拉克勒斯雕像,还有装有占卜签的盒子,两队渔民拖动着大网. 中间场景是穿战服的赫拉克勒斯正从盒子里抽签进行占卜交给信使。左侧浮雕是占卜师福尔维斯.萨尔维斯。这是一块残壁,左侧还有被胜利女神加冕的人物。<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公元前1世纪,希腊大理石</font></h3> <font color="#ed2308">戴头盔的雅典娜头像</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公元前一世纪 大理石</font></h3> <font color="#167efb"><b>8.奢华的时代</b></font> 征服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世纪)、同盟者战争(公元前91年—公元前88年),在这个过程中罗马成为一个希腊城市。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罗马人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包括:战利品、奴隶、被征服人口的税金、被征服地原材料,贸易范围和利润空前膨胀,上述现象带来了新的文化、行为和艺术模式。<br>突破了多项技术,如混凝土的发明及拱形建筑结构的应用,这个时期,人们的行为举止、世俗、宗教、住所、审美品味、生活方式等都有了创造性的复兴。<br>公元前2世纪,对希腊化的推崇在罗马和意大利蔚然成风,将希腊和中东的富丽堂皇带入新型阶层的生活,将公元前6世纪僵化的希腊艺术变得更加灵活。<br> <font color="#ed2308">阿波罗铜像灯座</font><br>当时男子雕像都仿照阿波罗形象,但这个雕像是贵族家族男仆的雕像,眼珠是象牙或大理石磨成的,他身上的斑点是生锈了,手心的圆孔是当灯托使用,实际上这是一个贵族家庭的烛台座。男子形象富有异国情调,说明这是异国的奴隶。<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公元前1世纪,青铜</font></h3> <font color="#ed2308">高脚酒杯</font><br>这是雪花石酒杯,是用整块石头雕刻成的,那不勒斯博物馆馆藏,很具有罗马特点。它有两个作用:平时盛放水果或带壳的贝类食物,主人死以后放骨灰,送葬时排在第一的人举着盛满骨灰的杯前行。<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公元前1世纪 雪花石</font></h3> <font color="#ed2308">水晶缠枝纹杯</font><br>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火葬逐渐代替土葬,贵重的骨灰盒需求量增大,大理石和玻璃材质的骨灰瓮批量生产。更有雪花石、彩陶、水晶等昂贵材质的骨灰瓮。<br> <font color="#ed2308">双耳瓶</font><br>公元前1世纪 雪花石 庞贝古城出土<br> <font color="#ed2308">骨灰瓮</font><br>公元前1世纪 蓝绿玻璃 庞贝古城出土<br> <font color="#ed2308">花瓶</font><br>公元前1世纪 彩陶 庞贝古城出土<br> <font color="#ed2308">酒杯</font><br>公元1世纪 黄玻璃 庞贝古城出土<br> <font color="#ed2308">双耳高脚杯</font><br>公元前1世纪出土 青铜 庞贝古城出土<br> <font color="#ed2308">棺床</font><br>公元前二世纪—公元前一世纪,青铜、木材<br> <font color="#ed2308">送葬队伍浮雕</font><br>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石材。从死亡到下葬一系列仪式,事关死者及族群的口碑与荣耀,这块碑描述了送葬仪式,队伍最前面是乐手,后面两位是雇来专业哭葬者,逝者躺在8个人抬着的“克里奈”躺椅里,逝者家人及仆人在最后,女人们披散着头发以示哀悼。<br> <font color="#ed2308">四季之神</font><br>公元前1世纪 大理石<br> <font color="#ed2308">仿古普里阿普斯像</font><br>公元1世纪 大理石<br> 我们在中国看到的很多玻璃制品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从罗马来的,当时中国不用玻璃,主要用铜和陶瓷,其实当时中国也可以烧制玻璃了,但是陶瓷更加可以量产和廉价。为什么说中国的玻璃生产技术不是从丝绸之路传过来的呢?因为两边玻璃的成分不一样,罗马及中亚地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钠钙,中国生产的玻璃主要成分是铅钡。 <font color="#167efb"><b>9. 众生的面相</b></font> 很多罗马治下意大利时期流传下来的普通人石雕肖像、肖像画,记录了当时的风貌,类似于今天人们喜欢拍照片。古罗马时期人们都穿戴头巾式的衣服,女人戴的叫帕拉,男人戴的叫托加。 <font color="#ed2308">头像</font><br>公元前1世纪,大理石<br> <font color="#167efb"><b>10. 凯撒的后裔</b></font> 屋大维是凯撒的甥外孙,是凯撒姐姐女儿的儿子,后被恺撒收为养子。公元前43年凯撒被元老院的贵族们刺杀身亡,屋大维继承了他的位置。屋大维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他结束了罗马帝国长达百年的战争,结束了罗马帝国的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罗马帝国开始出现长达两百年的和平发展时期。<br>公元前32年,屋大维被封为“奥古斯都”,在罗马这是对神的称呼。<br>屋大维的第三任妻子莉薇娅,她长期作为屋大维的顾问,死后被称为奥古斯塔。他们俩的婚姻有52年但无子嗣。屋大维死后立莉薇娅与前夫的儿子提比略为新帝王。<br>屋大维刚即位时并没有什么力量,最有实力的两个人是安东尼和雷必达,屋大维在元老院的支持下和这两个人组成了三巨头。三巨头将罗马帝国分裂,<br>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帝国疆域最大时,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br>395年后分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日耳曼人废黜西罗马帝国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br> <font color="#ed2308">戴头巾的奥古斯都</font><br>公元前1世纪末 大理石 公元前27年,36岁的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br> <font color="#ed2308">胜利女神</font><br>坎帕纳陶板 赤土陶 奥古斯都时代 罗马出土<br> <font color="#ed2308">胜利女神与战利品</font><br>坎帕纳陶板 赤土陶 奥古斯都时代 罗马出土<br> <font color="#ed2308">胜利女神与纪念物</font><br>公元前1世纪 大理石<br> <font color="#ed2308">日晷</font><br>标有黄道12宫 公元前1世纪 大理石<br> <font color="#ed2308">伊西斯仪式壁画</font><br>公元1世纪 壁画 <br> <font color="#ed2308">阿斯克勒庇俄斯胸像</font><br>公元前2世纪末 大理石 发现于“四柱神庙”附近。<br>四柱神庙、赫拉克勒斯神庙、圆形祭坛组成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圣地。阿斯克勒庇俄斯是阿波罗之子,希腊神话中他是神医,他的传统形象是头发浓密,他的母亲因不忠被阿波罗烧死,在火烧时阿波罗心软剖母腹救出阿斯克勒庇俄斯交由马人抚养,“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代表“医学”。<br> <font color="#ed2308"><b>伊西斯壁画</b></font><br>公元1世纪 庞贝古城出土<br>在当时的埃及地区,伊西斯是最受当地人崇拜的女神,她手拿船舵象征着她是航海保护者。旁边的男子可能是她的儿子荷鲁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