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 砥砺前行 | |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施课堂成果推广课题活动三

小陈院长¹

<p class="ql-block">  为促进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成果应用类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完善,课题组各成员于2023年2月17日上午9:00在琼海市海桂中学微格教室开展线上线下同步的教研交流与探讨。</p> 与会人员 <p class="ql-block">王理想省教研员、符程老师</p> <p class="ql-block">课题组成员、琼海市初中物理老师</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授课老师:陈丽</p><p class="ql-block">授课内容:《压力的作用效果》</p><p class="ql-block"> 陈丽老师通过播放视频片段,导入新课,再通过演示“钉子扎气球”的实验,设置问题、进行猜想,分组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理解压强及公式,建立教学任务驱动,让学生感知压强的概念和应用。</p> <p class="ql-block">  整堂课贴近学生生活,做到讲练结合,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关注学生过程性的评价。</p> 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一、专家点评</p> <p class="ql-block">王理想省教研员:1.实验、备课充分;2.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活跃;3.任务驱动设置全面;4.通过实验体验,突破重难点;5.运用比值法,常态化教学;6.围绕课标,紧扣物理核心素养;7.发挥评价育人功能;8.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p> <p class="ql-block">二、课题成员评课</p> <p class="ql-block">李双老师:本节课注重从学生身边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励学生提出修正意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刘蕾老师:本堂课设计流畅,清晰,学生学习、思考氛围浓厚,孩子们参与实践活动积极,师生互动好,通过实验的现象和孩子们的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p> <p class="ql-block">梁立坤老师:通过手指与手掌挤压气球的活动,能够同时发现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将课堂精简,更加高效。课堂上大胆放手给学生,锻炼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共同讨论,凸显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p> <p class="ql-block">陈振翔老师:本节课重视教学目标、重视评价任务设计,通过多个实验演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时,整个课堂以“学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让学生了解压强以及压强的应用,体现教学评的高效模式。</p> <p class="ql-block">高程程老师:整节课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明确,问题设置高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度很高,动手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学生参与度很高。</p> <p class="ql-block">朱雨昕老师:本堂课在难点突破上,利用了创新实验“重物压钢尺”突破了压力和重力的关系,通过动手实验,清感受到二者关系。但由于备课时间较短,导致在部分内容处理不够妥善,如:学生在归纳总结时出现的描述不完善,没有及时进行纠正。</p> <p class="ql-block">张艳青老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老师以任务驱动为主,师生相处和谐自由,学生在观察体验活动中,探究类比的方法中中掌握学科知识。</p> <p class="ql-block">田静老师: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师生互动顺畅,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教学基本功较扎实。</p> 活动感悟 <p class="ql-block">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教师的成长是一场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百想齐思,思附践行,只要我们一起勇敢向前,努力就不会白费。</p> <p class="ql-block">图文:陈振翔</p><p class="ql-block">审核:李 双</p>

学生

教学

老师

课堂

实验

素养

师生

压力

压强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