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再见,上半场!

与你同行

<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工龄三十年的我</p> <p class="ql-block">1987年8月---1989年7月在浙江省工商学校就学的我,制服是向函授班的老乡借的。</p> <p class="ql-block">时间都去哪儿了,三十多年在岗一晃而过,已经走完人生的上半段旅程,诸多感慨,诸多不舍。回想当年,我也曾经是个少年。</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的我,初中毕业照中能找到我吗</p> <p class="ql-block">高一学期结束要分班了,2班留个念。班主任是朱良,嘉兴海宁人,自从我们上高二他回嘉兴后一直没见过,甚是想念。</p> <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毕业照是等到高考过后去学校看成绩拍的,有些同学便没有去,所以这张照片55位同学没有到齐。班主任一个接一个换,最后毕业时是袁成民。</p> <p class="ql-block">高一第一个学期亮了唯一的红灯,考核等第还是甲,是那年的数学特别难,还是我真有那么优秀啊。再翻,三年全甲, 是我。</p> <p class="ql-block">偶尔看到了高中学籍册里夹着毕业证书和准考证,弥足珍贵,估计拿得出的人不多吧。</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险起见,高考我报了中专,少考一门英语,可命运弄人,也应了我们班主任袁的乌鸦嘴,揭榜时差了5分。但那年我们县中专文科录取分数为男生330,女生360,30分的分差啊,只能望分兴叹。也沉沦了一阵子,想着去找份水泥厂的工作帮着养家,是姐姐的坚决反对让我放弃了这个念头,她鼓励我高复一年来年再战,她的遗憾不能在我身上继续。下半年收到董才宝校长(我们曾经的高一政治老师)的邀请信,于是背起行囊去四中高复,期间结识了一些新朋友。谢谢亲爱的姐姐,要不是你做出牺牲和你的坚持,我的人生轨迹就不是这个样子。这是最爱的姐姐和弟弟妹妹们。</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四中高复同租一户的室友,后排左起四中朱玲海,二中虞丹凤,三中的我,前排二中曹向阳,三中吴芝琴。三个月后高复班解散,各回各家。朱玲海中专毕业后居然也分配在白水湾,我们又成了下班后形影不离的小伙伴,经常去邮局找话务员陈蕾一起玩。到县城后不仅同住一个小区,而且是同幢同单元的上下层,真是缘分哈!</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白水湾的小伙伴陈蕾,可爱甜美。前几年姐妹仨又一起加入两山公益,为爱同行。</p> <p class="ql-block">改变命运的2年中专生活,收获满满。捧上了铁饭碗,每月定时发到26斤粮票和20多元的生活补贴,但宁波属于沿海开放城市,物价高,这点钱男生只够喝俩顿酒,我们女生会紧着点用,把省下来的粮票拿到小商品市场去换塑料盆衣架什么的,再不够时还是会写信向家里要点。毕业于1989年7月。</p> <p class="ql-block">这样看看我还是有学霸气质的(学霸由来是2015年北戴河和坝上草原游,女汉子朱因一个出生年月对照表而得)。</p> <p class="ql-block">优雅知性美丽大方的班主任刘骏老师,是我们班永远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亦师亦友的应跃鹏老师,是俩位师兄的班主任,没有老师架子,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被我们敬为老大哥。目前应老师也在写书法,又成同道中人了。</p> <p class="ql-block">8702班班干部和团支部成员</p> <p class="ql-block">511室友。上图为室友丁茜,宁波人,跟我们同班一个学期后举家迁往国外,失去联系。每次同学会大家都会提起,于是在2019年同学会前想方设法想找到她,未果,挺遗憾的。下图左起衢州的郑梅英,常山的汪晓燕,我,平阳的姜爱茹,永康的胡珍珠。</p> <p class="ql-block">入学后新学员队列训练</p> <p class="ql-block">因为学校操场比较小,没有合适的比赛场地,首届校运会是借学校对面的纺织学校开的。越野跑是绕着学校跑一个大圈,考的是耐力,适合我这种胖子的,所以进前八不足为奇。</p> <p class="ql-block">与87届安吉籍函授学员合影。好羡慕他们带薪学习,想干啥就干啥。</p> <p class="ql-block">8701和8702共同组织的绍兴游</p> <p class="ql-block">学校附近晚饭后必去的散步地——铁路小树林,距离学校一公里左右,笔直的一条机耕路,每天晚饭后大家争先恐后往那儿赶,只为着看那一抹夕阳的余晖,或者近距离感受火车轰鸣后水杉树的阵阵摇曳。</p> <p class="ql-block">在宁波农技师专就学的高中同学王英,这是咱俩换着穿的衣服还记得吗?</p> <p class="ql-block">毕业前两个月的实习,图中为实习老师陈国庆,后来成为了我们的副局长。制服是借的,肩章由最初的软章换成硬章了。</p> <p class="ql-block">工作第一站的白水湾工商所,老旧房子,院子外面是沙石路,车一经过灰蒙蒙一片,衣服洗了是万万不敢晾外面的。</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工作证,后来好像也没办过这种的,成古董了。</p> <p class="ql-block">工作第一年年终总结大会,白水湾所全体干部合影,应该是最早的制服照。中间两位是刘震世局长和潘洪福副局长,我旁边的那位是所长朱基财,他的包公脸让人望而生畏,又隐隐透着和善,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感觉还是蛮公正惜才的。</p> <p class="ql-block">全体女干部合影。照片中的大部分人已经退休了。前排左一是钱股长,已经八十多岁了,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那是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十分荣耀。</p> <p class="ql-block">县局仲裁员培训,有董师兄,汪学弟,冯妹妹也终于入镜了。上次发了个朋友圈,就是上图,冯妹妹说怎么没有她,哈哈,哪能少了你呢。</p> <p class="ql-block">1991年依法收贷。工商因为有合同仲裁职责,承担了为农村信用社催讨欠贷的任务,我是一名光荣的合同仲裁员。</p> <p class="ql-block">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认真干活,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工作第二年被评为湖州市先进工作者,跟着局长所长们去参加市局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在安吉局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p> <p class="ql-block">1992年白水湾工商所迁入新址,一楼办公,二楼三楼商品房每人享一套居住权,白水湾所一跃成为全县条件最好的工商所,所长也换成了徐阿荣,并且有新同事加入。徐所长退居二线后倪元中接班,年轻所长给所里带来了朝气。在这里我完成了结婚生子。</p> <p class="ql-block">早期制服衬衫有俩个口袋,可以放个钥匙纸巾什么的,还是蛮方便的。裙子也是前面一个大褶,可以昂首阔步的,无拘无束。这是和妹妹在家乡的田埂上。</p> <p class="ql-block">1992年和董家明王永平搭档参加市局工商知识竞赛获第二名,奖品是一套铝锅,有大小三个,给老妈用了好多年。</p> <p class="ql-block">靠在新居的阳台上满眼尽是欢喜,笑容格外灿烂。</p> <p class="ql-block">看到我们的大音响了吗,那个年代结婚必备,满大街都是港台歌星的歌,咱也不落伍。</p> <p class="ql-block">唯一一张怀孕的照片,与所里年轻人一起去孝丰烈士陵园祭扫英烈。</p> <p class="ql-block">可爱又乖巧的宝贝女儿,像不像我无所谓,那绝对是亲生的。</p> <p class="ql-block">爸爸、宝贝和狗,都是杭垓张姓家的。</p> <p class="ql-block">1997年调入县局经检大队,和小方同事在315现场服务,那时多年轻啊。那时局长是余强。</p> <p class="ql-block">大红花,戴起来。姚良根局长是我进工商的第三任局长,公安调过来的,是我最敬佩的局长之一,非常厉害,跟我们小年轻一样,在五十多岁时执法考试一次能过四门(只能报考四门哦),一个字,牛!</p> <p class="ql-block">1999年工商学校毕业的校友们第一次活动,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次,感谢沈培玉科长的组织(仲裁庭右座便是沈培玉科长)。那时我和董家明在沈科长手下,他是十分看好我们工商学校出来的这批科班生,逢人就夸,我们这批人也都老实,不滑头,活成自己的样子。唯一的遗憾是我们活动组织太少,这里要批评一下俩位师兄,不组织授个权啊,学弟学妹们都挺乐意为大家服务的。接下去一个个都要跨入退休行列,宁波工商这个群应该能活跃吧。</p> <p class="ql-block">专科读的是杭州大学工商行政管理函授,期间适逢杭州高校合并,毕业时成了妥妥的浙大生,对我们来说也只是一张文凭而已,没有一点用处。</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工作笔记本</p> <p class="ql-block">2000年我以浙江赛区选拔赛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知识竞赛,从左到右依次为我,钱江啤酒集体的徐立,钮建(省局法规处组织者),萧山的顾小华和诸暨的陈洪军。</p> <p class="ql-block">2000年5月19日县政府成立办证中心,我是第一批入驻的工作人员,当时刚到企业管理科担任副科长不久,带了两位同事和所有的企业新设及名称登记工作,撑起了整个办证中心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业务量。有一次姚局长去看我们,硬生生让他站着空等十多分钟没说上话,因为不能怠慢了办证照的群众。也曾是注册线上的业务能手,笔记本记了厚厚十多本,在我离开后赵力科长还会经常拿这事教育科室干部。曾经带领同事们过关斩将勇夺全市企业注册监管业务竞赛第一名。2003年~2004年负责企业监管线,在全省首创责任区监管模式,被省局通报表扬。</p> <p class="ql-block">仅有的一张全局集体照,十五年前的事了,不惑之年。</p> <p class="ql-block">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工商女将换了一拨又一拨,我在队伍中成了年龄被仰望的那一拨。那时局长是吴骁。</p> <p class="ql-block">2008~2010年在法规科任科长三年,队友胡建鹦给力,法规专家,我们业务线连续三年市局考核第一,我个人也是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记三等功一次。那时局长是刘克毅,吴兴调过来的安吉籍人,属于知人善任型的,我们工商学校毕业的这批科班生在各自岗位上锦上添花,人生价值不断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难得与总局领导合个影,都不知道是哪位,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带妆演出照</p> <p class="ql-block">真心祝福万事如意少投诉</p> <p class="ql-block">2011年~2013年我在消保委担任秘书长,2012年9月兼任消保科长。2014年遇机构改革,几个部门合并成立市场监管局,我主动让贤退出中层,之后一直在消保线,直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是我中专毕业时教经济合同法的黄悠翔老师给我的毕业赠言。我一直十分感恩这份工作,感谢工作中的每一次相遇,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人生座右铭,认真履行职责,对单位挚爱忠诚,工作的样子真的很美!</p> <p class="ql-block">换装啦,于我来说是最后一次,定格于2022年5月。</p> <p class="ql-block">各个时期的证件照</p> <p class="ql-block">说说我的业余生活。2003年左右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冯妹妹说她在和文安打羽毛球,于是跟她们去了球馆观战,看着球馆里个个身手矫健,我也是蠢蠢欲动,于是就爱上了,有种一发不可收拾之势,高光时刻的我小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2018~2019年参加公益合唱团</p> <p class="ql-block">2014年退出中层岗位后一下子空闲了,于是又跟着文安去看她上书法课,在祝嚞老师那儿直接办齐了书写装备,没事的时候读读写写。2019年童伟慧把我带去了她们的笔墨人生公益班,我又将先生拽了去,一起学一起玩。</p> <p class="ql-block">2017年下半年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两山公益组织关爱弱势群体的活动照片,热心肠的我在了解该组织后,被戚月琴理事长的事迹深深感染,于是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五年来只要有空余时间我都会去参加活动,初心不改。退休以后将会一如既往地热心参与其中,发挥点余热,给有需要的弱势群体送去关爱与温暖,共同前行。</p> <p class="ql-block">聊聊我的家人们。老爸是个出了名的篾匠,十里八乡的老人们无人不晓。听爸爸说他在12岁时跟着姑姑和姑父从上八府永康来安吉讨生活,于是扎根在这里,做了姑父的学徒。为了生计,他跟着姑父转辗安吉的毛竹乡村,去过姚村缫舍港口大溪等公社大队,带上大罐梅干菜,一待就是半个月以上,做的最多的是毛料垫子晒谷垫和道板篾。改革开放后老爸会买些毛竹在家里接活,为乡亲们做竹篮子饭烧箕,编箩筐扎扫帚等等,最绝活的是编篾席,这是个功夫活,篾丝厚薄要刮均匀,席子编有花纹,全程自己做,一条席子要好几个工时才能完成。女儿说她和姐姐小时候经常在外公的席子上玩,看着篾丝在外公手上欢腾很是神奇。吃苦耐劳的老爸干了大半辈子手工业,双手都变形了,我们姐弟四个轮番劝他挂刀歇业,也该享享福了,可闲不住的他改行种菜了,也是种啥得啥,我们姐妹几个经常回去拿,蔬菜基本不用买了,老爸在另一个领域又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这是永康老家叔叔和老爸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老妈是个女强人。因为老爸做手工业,不仅不能帮老妈把一家人的口粮,垫猪窝的稻草及猪食草籽从田间地头搞回来,还要向生产队交口粮钱,所有的农活都是老妈一个人做,在那个年代不强势点是要被人欺负的。老妈虽然强势但做事十分得体公道,通情达理,深得社员们信任,以至于像分稻草分草籽这种得罪人的活都交由我妈来做,口碑也是出奇的好。由于年轻时太拼命,老妈也是落下一身硬伤,腰腿都有毛病,但她乐观开朗,带给我们的始终是阳光坚毅,永远是笑声爽朗,如沐春风。妈妈仁慈、正直、豁达、友善,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姐妹几个都特别善良、真诚、大方、热心,朋友们与我们相处毫无负担,轻松愉悦。老妈也是个戏迷,记得小时候一听说哪里晚上有戏班子她都会赶去,最远的一次跟人家自行车去30里开外的县城递铺看,平时时不时的也会哼上几句。我给老妈备了个小度,平时没事的时候她会跟着小度做做简单的甩手操,也会边晒太阳边听戏,自得其乐。年前因为大家都阳着我们也不敢去看他们,小妹提议网上开家庭视频会议,老妈又是唱老歌又是唱越剧,好听的声音一下子拉满了儿时过年的喜庆味,可惜了老妈这副银铃般的嗓子埋没在乡间田野。上图兄弟姐妹难得齐聚,摄于大姨90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奶奶是我最爱的人。听妈妈说我五个多月的时候奶奶从上海来到安吉我们这个家带我,此前她在上海给人家做佣人。她个子小小的,往后梳着整齐的银发,腰背笔挺,穿着干干净净,裹着粽子一样的小脚,整天满面笑容,见谁都客客气气的。从我家到大姑家要穿过整个村子,一路上来来回回碰到的人没有不叫“阿婆”的,尽管不一定听得懂她的永康话,深受大家尊敬。我们姐妹几个对大上海的最初印象都是从奶奶这儿来的。奶奶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她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脑海里,偶尔在梦境中相遇,慈祥可亲。去老家时我会经常对着奶奶的遗像驻足默念。</p> <p class="ql-block">公公婆婆是我十分敬重的人。公公曾经在乡林业站工作,属于林业技术人员,退休后家里经常有同行来交流或请教,德高望重。婆婆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是这个家的定海神针。有一年我和老公带他们去隔壁的安徽水东玩,老俩口特别开心,坐着休息时婆婆说都没去过中南百草原,我一下觉得很汗颜,第二天又去杭垓把他俩接出来带去百草原。之后又专门抽时间带他们去了安徽宏村,了却他们的心愿。公公走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和老公每个星期都回杭垓陪婆婆,尽管这样她会受累点,但我知道失伴老人对亲情的渴望远远胜于身体的劳累。2018年9月我们又带着婆婆和我父母去了千岛湖,汪同学给力,专门安排一艘快艇载着我们环游诸岛,看着他们开心幸福的样子,我们由衷感叹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父母莫不如此。</p> <p class="ql-block">女儿儿时的小伙伴。她们这代人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多了,五六岁带去舟山看大海,南京游海底世界,青岛大连看海豚表演,方特坐过山车,温州爬雁荡山等等等等。</p> <p class="ql-block">我的小家,长相依,一起向未来,奔赴星辰大海!</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足迹到访的地方。有与同事一起的单位疗休养,有闺蜜组团的自由行,也有女儿请我的爱心母女团,人在旅途,开心无限!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展示,留待怀念吧。</p> <p class="ql-block">台湾泰国腾冲宁夏</p> <p class="ql-block">桂林丽江西藏内蒙新疆</p> <p class="ql-block">三亚西双版纳贵州北戴河坝上草原。图六为学霸女汉子大师姐和小萝莉,这些绰号就是那次取的,现在我们还在叫。</p> <p class="ql-block">柬埔寨香港澳门广州母女团</p> <p class="ql-block">福州丽水五台山茶卡盐湖华山衡山黄山</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闺蜜团,幸福时光有美篇为证。</p> <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20周年同学会在三中母校举行。图三为毕业30周年山河中学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2019年中专毕业三十周年舟山同学会。之前曾经在千岛湖、金华和萧山分别召开过,在我的前期美篇及PPT中有展示,在此不再一一赘述。</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人们,爱你们到永远,永远是亲人!</p> <p class="ql-block">走完了人生上半场,我光荣退休啦,谢谢亲爱的学长学弟学妹们,有你们的陪伴,完美收官!</p> <p class="ql-block">日常一起撒欢的亲们,诗和远方在召唤,解锁下半场,腿步不停,笑声不断,快乐无限哈!</p> <p class="ql-block">往后的日子,只剩开心,福多,康宁,长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