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故宫的故事》之寿康宫

于志文

<p class="ql-block">寿康宫</p><p class="ql-block">位于北京故宫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侧。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建,至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寿康宫南北三进院,院墙外东、西、北三面均有夹道,西夹道外有房数间。院落南端寿康门为琉璃门,门前为一个封闭的小广场,广场东侧是徽音右门,可通慈宁宫。</p> <p class="ql-block">寿康宫为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皇帝每隔两三日即至此行问安礼。乾隆朝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嘉庆朝颖贵太妃(颖贵妃)、道光朝的孝和睿太后(孝和睿皇后)、咸丰朝康慈皇太后(孝静成皇后)都曾在此颐养天年,慈禧太后晚年也曾在此小住。</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三宫、四所等宫殿供太妃太嫔等居住。寿康宫常驻大夫,备有常见药材,有厨师和卫士。清代皇太后身边宫女为12人,太后每年可得20两黄金、2000两白银、124条名贵兽皮、400个银纽扣等,这是后宫中的最高待遇。</p> <p class="ql-block">乾隆将生母迁移到“寿康宫”的原因是因为“慈宁宫”太老旧了,毕竟上百年的建筑了,即使是经常维护也是会旧的,因此乾隆认为“慈宁宫”这座曾经的太后颐养天年之所已经配不上他自己生母的身份,所以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他就为自己生母重新建造了一座更为富丽堂皇的宫殿,这就是“寿康宫”。</p> <p class="ql-block">之后的历代太后自然也更乐意居住在设施更新的“寿康宫”啦,如此曾经的太皇太后、太后居所“慈宁宫”也就再也没有太后、太皇太后在此居住了。</p> <p class="ql-block">寿康宫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竣工于乾隆元月十月(173年)。竣工后一个月,乾隆帝便亲奉生母崇庆皇太后住进了寿康宫。</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位皇太后就是《甄嬛传》里的钮祜禄.甄嬛,也就是孙俪粉丝们熟知的熹妃娘娘。崇庆皇太后是寿康宫的第一位主人,在此住了42个春秋,活到82岁才寿终正寝,应了乾隆帝给寿康宫取名的寓意:“住进寿康宫,便福寿安康。”</p> <p class="ql-block">寿康宫作为清代的皇太后宫,见证了乾隆盛世直至清末内忧外患的局面。在这座院落里,既有体现皇太后母仪天下的各类隆重仪典,也有体现笃信藏传佛教而礼佛写经的日常,更有体现太后与皇帝母子关系的闲叙家事国事、同喜同忧的亲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