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继罡《璞石传奇》</p><p class="ql-block">原载2017-06-15 鹤壁日报</p><p class="ql-block"> 璞者,蕴于石中、未经雕琢之玉也,其貌与常石同,玉人亦难测其华。《战国策》载“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乃天下著名美玉,其下落竟无可考……</p><p class="ql-block">一、石璞其人</p><p class="ql-block"> 石璞,祖籍顿丘,乃一名中学教师,初时主教英语,兼授书法,后“弃英投汉”,专授习字之道,至今三十年矣。他之教“书”育人勤勤恳恳、无怨无悔,渐至桃李满园,硕果飘香。由今观之,石璞之教书法,既是出于个人爱好,也是顺应甚至引领了时代潮流。</p><p class="ql-block"> 石璞为人善良但不失个性。他的见解往往很别致,做事风格特立独行。</p><p class="ql-block">他说,文学是书法的上游,书法是文学的影子,文以载道,书以载文,离文谈书乃离体谈魂。</p><p class="ql-block">他说,书法是文人必备的劳动技能,就像驭夫会打鞭子——打着打着就打出了花儿,末技而已,不值独炫。</p><p class="ql-block">他说,中国虽有那么多书法家,但中小学生习字状况实在堪忧。当务之急应是让少年儿童把汉字写好,从铅笔字抓起,到钢笔字,再到毛笔书法。</p><p class="ql-block">他说,书法不是美术的分支。美术主要源于对物象的直接描绘,它的主体是人物、风景等具象的“物质”;而书法写的是汉字,汉字已是精神领域的产物,是“意识”。两者的起点不同。</p><p class="ql-block">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教育也是一门艺术。书法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筑梦大业,是一门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综合艺术。</p><p class="ql-block">所以,石璞应该是艺术家。书法技艺,架构着他的人生:左右,代表逢源;上下,喻示求索;包围,标榜攻坚;独体,彰显人格……方圆,包容生命!</p><p class="ql-block">石璞,就是方圆。</p><p class="ql-block">二、石璞的方圆</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创造汉字,汉字引导着中国人前进。中国书法经历代而传承至今,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在基础教育领域,临摹格式的继承与创新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传统的方格、田字格只是界格,无从定位字体内部结构;米字格、九宫格欲彰示汉字规律而不能。这就导致精彩绝伦的汉字没有一个可以舒舒服服安身的家!</p><p class="ql-block">英文可以在四线格中妥妥帖帖。汉字的习字格式难道只能定型于初期陋式,不能升华到准确定位、表达结字规律的高级阶段?</p><p class="ql-block">其实,早在上个世纪,石璞就开始探索安放汉字的方法了。</p><p class="ql-block">石璞开始从汉字的缝隙中摸索规律。汉字书体有五:篆、隶、楷、草、行。但是,不论挺拔纤细的甲骨文,浑圆质朴的金文,还是左右舒展的隶书,规矩宁静的楷书,浪漫唯美的行书,豪放不羁的草书,它们都有一个隐性的特点:字体端庄的“方”,字势雍容的“圆”,“四面劲射”“八方神收”的体方势圆,都难逃或哲学或文学或书法的“方圆”。之后,以圆形规度名帖、以电脑垒叠汉字——汉字者,方圆字也!</p><p class="ql-block">于是,方圆习字诞生了!</p><p class="ql-block">1998年,石璞所研制方圆格获国家专利;2008年,石璞创立的方圆式再获国家专利;2011年,石璞归纳提炼汉字结构七型廿八式;2016年,石璞编著《方圆定位习字法》;2017年,《方圆定位习字法》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可以想见,在未来的书法教学实践中,《方圆定位习字法》当为教科书之一种。</p><p class="ql-block">“潜心研究三十载,推陈出新一本书。方圆定位字法见,理性书写笔自如。”石璞从冷僻的领域做起,苦心孤诣,孜孜以求,以至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为汉字安了一个舒适的家,使习字学书者看字明法则、下笔有准绳……</p><p class="ql-block">此时的石璞,逐渐展露玉石本色——</p><p class="ql-block">庠序执教,但使桃李满园;</p><p class="ql-block">杏坛授徒,誓将金针度人。</p><p class="ql-block">师生同台,书写经天纬地;</p><p class="ql-block">老幼咸宜,方圆博古通今。</p><p class="ql-block">三、方圆的石璞</p><p class="ql-block"> 石璞是艺术征程里的跋涉者之一,也算一个苦行僧。他把对艺术的追求当作旅行,而不是旅游——旅游仅仅是用双脚和眼睛;旅行还要带上灵魂和梦想。</p><p class="ql-block">石璞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造福于人的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p><p class="ql-block">书法不能停顿,写字不能落伍。石璞的方圆实乃历史的必然。而“方圆”的意义又绝不局限于方寸之间。</p><p class="ql-block">《淮南子·主术训》云:“智欲圆而行欲方。”智圆行方历来被当作境界极高的人生道德和智慧。</p><p class="ql-block">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人生方圆,对我们而言,也许永远在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1998年金秋十月,太行东麓、淇水之滨,有少年拾一玉璧,外形循方、内孔趋圆,上隐古文八字,其师鉴曰:体方势圆,汉文永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