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年年岁岁,春秋代序,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在这岁月不羁的当口,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还是如约而至,随之而来的还有“永不褪色”的新家园乡村民,尽管生活的魔方才刚刚扭正归位,但对热爱生活的村民来说,走过的磨难已成为过去式,重要的当下,这不,松一松筋骨、展一展笑颜、扭一扭身体,整装待发,</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span><b style="font-size:22px;">——</b><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啦</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还是那熟悉的中国红,还是那久违的鼓点,“咚咚咚……咚!”一瞬间,纵有万般愁绪,刹那间也烟消云散,全民狂欢、全民乐,你扭我也扭,你舞我也唱,好不欢快,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月圆之夜就这样在真挚的欢笑中出场了。</p> <p class="ql-block"> 人间烟火气,大美新家园,“朴实”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字眼,年关伊始,静谧的村庄还没有从生活的大地动中缓过神来,身心俱疲的像一位羸弱的老人,但随着时间一天天临近,回乡的人越来越多,于他们而言,他乡纵有当头月,不抵家长一盏灯,看着这些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村里的老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无论如何得有一场热闹,让孩子们乐呵乐呵”,可人手不够,那就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于是大家自发组织的秧歌就这样上演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干就干,人多力量大,街面的十字路口瞬间被装扮的有了节日的氛围,大红灯笼高高挂,欢声笑语尽开颜。</p> <p class="ql-block"> 中间的空地上,有经验的老师傅们带着年轻的小伙子们一招一式一抬腿,双手“啪”的一声,一个高前踢的动作就完成了,一排排,整齐划一,力量的美感扑面而来,新鲜血液的融入在此时真真为这种有特色的民俗舞蹈注入了活力,别具一格,他们时而单人表演、时而集体对舞,在漫天的锣鼓声中把生动活泼表现的淋漓尽致,引得围观的群众连连喝彩!</p> <p class="ql-block"> 而爱美的小姑娘们也不甘示弱,绸衣一穿,扇子一舞,在快出慢落、艮俏幽稳的律动中,盈盈地滑入了扭秧歌的队伍,笑声、热闹声、锣鼓声此起彼伏,仿若一切的纷繁杂事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乡野间的单纯快乐。</p> <p class="ql-block"> 忙忙碌碌一整年,对于村里的老百姓来说,这几天不分大小、不论年长,只博大家一乐,于是扮成小丑的姑娘出场了、叼着烟袋锅的老太太晃晃悠悠的也出来了、脑袋上插着一枝花的媒婆更是随时想把人群中的大姑娘拉进来,花红配柳绿,大家极尽夸张,怎么样,俺们“美不美”?扮相、表演的滑稽生动,更是让人们开怀大笑!</p> <p class="ql-block"> 随着喜气洋洋的秧歌队的临近,祝福声、拜年声、锣鼓声伴随着欢声笑语弥漫在村里的大街小巷……</p><p class="ql-block"> “我今年76岁了,没想到断了好几年的热闹还能再次看到”</p><p class="ql-block"> “咱们不仅要给村里人拜年,更要把我们的精气神传到外面……”</p> <p class="ql-block"> 于是正月十六,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新家园乡秧歌队在怀仁市以“欢天喜地闹元宵”为主题的民俗活动中亮相了!当喧天的锣鼓敲起来、唢呐吹起来、秧歌队扭起来时,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不一会儿功夫,就把秧歌队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尤其是踢鼓秧歌队走到哪儿,孩子们和一些大人们也会跟着队伍走街串巷,热闹了一路,快乐了一路!</p> <p class="ql-block"> 作为晋北地区传统的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由于在表演时男角动作以踢为主,再加上今年不少年轻人的加入,让这种秧歌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以后我们更要大力培养年轻人,把这种优秀传统活动很好地弘扬与传承下去,同时也能让村民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更体现了老百姓新时代、新征程的精气神。”一位干部说到。</p><p class="ql-block"> 好的民俗文化是一村一寨精神上的根,它让人们纯良的本性贴的更近、更有凝聚力,也让人们对生活更有希望,所以我们就满载着这个力量和希望出发去迎接岁月静好的小欢喜,更迎来国泰民安的大欢喜。</p><p class="ql-block"> 团圆共此时,又一个春天如期而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