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共和国不会忘记》全国参战老兵名录编辑委员会(编辑部)2023年红色春晚,王成章战友的视频受到了众多红色网友的关注和点赞,目前在dy平台超20万人次的浏览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家好!我是王成章,我是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江北镇人,我是一名参战退役老兵,我参加过1979年中越边境对越自卫还击作。我的参战事迹刊登在《共和国不会忘记》全国参战老兵名录丛书第七卷第188页,就是这本书。我至今仍然保留了一些参战纪念品,与大家分享。这是一枚当年从越南战场上捡回来的122榴弹炮,铜质炮弹壳。这是当年从越南战场上缴获的越南币。这是中央慰问团向参战官兵赠送的纪念茶杯。这是中央慰问团向参战官兵赠送的纪念枕巾,这是中央慰问团向参战官兵赠送的纪念背心。在此新春佳节之际,向当年我们一同奔赴南疆战场,英勇杀敌的参战老兵战友们致敬!敬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战友上午好!我是王成章,四川泸州市人,参加过79年对越作战,现退休后随儿子居住在成都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小编第一次发布视频,剪辑得很短,把纪念背心的部分剪了,网友提醒应该有纪念背心。所以又重新发布了完整视频,让网友们看到了纪念背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复李宗(忠)厚战友关于我将炮弹壳捡回家的疑问:你说得对,在平时部队不管是实弹射击和演习,每打1发炮弹,炮弹壳和装炮弹的木箱都要上交回收,一发也不能少。但战时有些情况就不同了,我现在都还清楚的记得,我们撤军时路过望虚岭高地,偶遇堵车,就在公路边128师炮兵团的大炮正在猛烈射击,以火力掩护127师的部队撤退,炮阵地上堆集着几百枚炮弹壳。有部分人员已经在往车上装剩下的炮弹,射击结束他们也要撤了,由于运往前线的炮弹太多,没打完就宣布撤军了。当年运输车辆太少,光往回运炮弹都装不完,所以炮弹壳和炮弹箱都丢弃了。当地的小孩,大的挑两个,小的扛1个都在往家里捡炮弹壳。我还不止捡1个,我捡了6个放在车上,当时同车的战友都说没用,但等回到河南洛阳市部队驻地,连队领导和战友们都说你这个炮弹壳好漂亮,在战场上捡的有纪念意义,他们都想要,我说你们随便拿,但至少你得给我留1个,所以我最后就只剩下1个,我捡的这个炮弹壳完全不违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AKSG弓木兮,晚上好!解释一下,我参战时在43军,但你注意看我的微信头像那个保温杯上又是54军字样。其实我入伍时就是在武汉军区的54军。79年对越作战前夕,武汉军区第一次接到参战命令的只有43军,43军要扩编,因此我便从54军调到了参战部队43军,并规定调过去的人员,战后就继续留在43军,不再返回54军。后来参战部队扩大了规模,54军也参加了自卫还击作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成章)我平时比较注意保留一些东西,我的军装,水壶,被包,钢盔,望远镜,指南针都还保存完好。我还专门定制了一个玻璃柜来存放纪念品。</b></p>